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杨国荣
①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②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③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④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⑤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这类观念。孔子的学生曾向孔子请教有关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学生又问有关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来,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那种超越的对象,不是远离现实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总之,从“道不远人”的观念出发,儒家处处把目光引向现实的世界。
⑥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之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以上意义上的“中”,其实质的内涵集中体现于“度”的观念。这种“度”的意识,同时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⑦以“度”为内涵的实践智慧,体现于不同的方面。《中庸》曾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本体论上看,这一命题意味着对象世界中的诸种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据,彼此共存于天下。从人的实践活动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便成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实质问题,在这里,所谓“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度”的中道原则,恰当地处理、协调社会共同体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这种协调方式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实践生活的具体形态来加以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就体现了一种“度”的智慧。
(节选自《中国文化中的“道”》,原载2010年6月12日《文汇报》)
1.下列有关“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用即道”,道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B.儒、道两家学说中“道”都涉及到人,说明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
C.道是抽象的,道的意义只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方可呈现出来。
D.道的品格具体表现为“中”,它体现了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在儒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
B.孔子只关心自身的现实存在,而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
C.儒家的“中道”,实质内涵则集中体现在“度”的观念上,可以看作一种实践智慧。
D.从哲学的视域来看,“道”具有“不远人”的品质,即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自身的生活过程 联系起来。
3.下列表述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儒家的“中庸之道”,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B.深山中的花开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问题,因为其审美意义是要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得到呈现的,这就是“美不远人”。
C.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体展开于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体现了“度”的智慧,这种智慧能使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过程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
下面关于名著导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必须具备道义、礼仪、谦逊、忠诚等多种品质,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论语》
B.大卫是一个“遗腹子”,他在母亲和女仆的照管下长大。母亲改嫁后,继父把他看成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女仆的哥哥坡勾提先生家里。 《大卫-科波菲尔》
C.卡西莫多在艾丝美拉达被执行绞刑后失踪了,后来人们发现他们紧紧连在一起的尸骨,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了尘土。 《巴黎圣母院》
D.冯乐山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会上提亲,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马上答应,但是觉新和觉慧坚决反对,并且帮助觉民逃婚 。《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与国内的音乐教育不同,梅纽因音乐学校教学的重点不是基本功的训练,它注重的是音乐知识、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者说,是面与点的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
D.重阳节怎么过并不重要,也未必非得抽出时间登山,重要的是不能让延续了千百年的节日所传递的精神信息丢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东欧和北欧一些国家, , 。 , , 。
①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
②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③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④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⑤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
A.⑤③④②① B.④②⑤③①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⑤③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人指出,对李天一几次罚不当罪的处理无形中助长了官二代、富二代对社会现行法律的蔑视。
B.高中阶段枯燥繁重的学业负担不但没有消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反而让许多高中生甘之如饴,品味到了奋斗的乐趣。
C.美国政府对于本国公民斯诺登的危言危行,最终迫使他同意停止损害美国的利益。
D.曾经炙手可热的苹果手机正逐渐失去市场,许多人已经对它失去了兴趣。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勤政楼①
杜 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
【注】 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 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1.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