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9分) 目送 龙应台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9分)

目送

龙应台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⑵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眼光和我凝望的视线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⑶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很明显地,他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⑷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⑸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⑹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⑻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⑼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⑽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⑾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⑿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注:华安为作者龙应台之子。

1. 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华安在儿童、少年、青年三个不同时期和“我”分别时或同路时的表现与心理变化过程。(3分)

                                                                

2.第⑵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3分)

                                                                

                                                                

3.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两句话的深层含意。(4分)

(1)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

                                                                 

(2)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4.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5.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5分)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1.不断回头,依依不舍,照例拥抱,感情勉强;行同路人,紧闭心扉。(各1分,共9分) 2.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1分,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1分)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1分)(或: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发生变化作铺垫。) 3.①分手时。面对已然长大的孩子。母亲深情涌动(1分)。而孩子却不为所动(1分)。②孩子离去母亲分明感到内心的失落(1分)和母子之间的隔膜(1分)。 4.①用目送表达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1分),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昧的理解(1分),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1分)。②前后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③反复感叹,使语言富有韵味。 5.评分标准:本题5分。观点,2分;阐发与分析,2分;表达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中找到叙述华安在儿童、少年、青年三个不同时期的语段,找出华安在三个不同时期的表现或者心理变化语句,一般情况下要找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用自己的话或者引用有概括性的句子进行回答即可。如在儿童时,文章第2段“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可概括为“不断地回头,依依不舍”;第三段,在少年时“他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可以用照例拥抱,感情勉强来概括;在青年时,文章第6段,“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概括为行同路人,紧闭心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要通过分析母亲和儿子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写出母亲和儿子各自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在结构上,要结合着下文内容关于孩子长大后的心理和情感变化来分析,可以用对比或者为下文做铺垫这两方面回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描写、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如第一个句子,以“长颈鹿的脚”来比喻孩子的高大,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母亲面对高大的孩子的深情,与孩子的无动于衷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母亲的失落之情。第二个句子,以描写“空荡荡的街”和“邮筒”来衬托母亲内心的失落,体现了母子之间的隔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方面来分析回答。内容上,要结合着母亲目送两代人的心理情感分析;结构上,要从文章的前后相照应的角度回答;表现手法方面,要从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情感上的强化,在语言上的感染力方面回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内容及主题所表现的价值思考,来阐述理由。可以从父母的角度,孩子的角度,从父母对孩子的爱,从人生成长轨迹等方面去分析即可。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9分)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1.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B.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3. 根据文意,概括“五四”以后中国思想界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3分)

                                                   

 

查看答案

 高三毕业在即班上要举办一场毕业晚会。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来发表你的毕业感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80字左右。(4分)

①《敢问路在何方》②《阳光总在风雨后》③《永远的朋友》④《光阴的故事》

 

查看答案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为“人文奥运”下定义。(4分)

(1)人文奥运是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发展的体育盛会。

(2)人文奥运依托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

(3)人文奥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和技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16岁的游泳小将叶诗文在赢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并打破世界记录后,在女子200米混合泳中再次神奇冲刺,以改写奥运会记录的成绩折桂。媒体以挥波劈浪,泳史再留诗文为题进行了报道。

材料二:在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比赛中,中国选手雷声先后战胜多名好手,并在决赛中以15比13战胜了埃及历史“第一剑”阿波尔卡西姆,拿到了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男子花剑金牌。

请你仿照“材料一”中画线部分内容,为“材料二”拟写报道的题目。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什么是高智商者?就是具有超强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当出色的科学家、工程师、学者、教师、技工甚至农民,社会对他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在这样的社会,高智商而低情商者也可以混得相当出色。有一位英国学者曾说过,如果英国突然丧失一百个政治家,社会将平静如常,但如果突然丧失一百个科学家,社会将遭受重大打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