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7处)(3分)
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时既饱而嬉蚤夜以无为呜呼余其无知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
(选自韩愈《游箴》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郑亨,合肥人。父用,请老,亨嗣职。洪武二十五年,应募持檄谕鞑靼,至斡难河。
燕师起,以所部降。战真定,先登,进指挥使。袭大宁,至刘家口,诸将将攻关,成祖虑守关卒走报大宁,得为备,乃令亨将劲骑数百卷旆登山,潜出关后,断其归路。急攻之,悉缚守关者,遂奄至大宁。夜帅众破郑村坝兵,西破紫荆关,掠广昌,取蔚州,直抵大同。攻沧州,军北门,扼饷道东昌。战败,收散卒,还军深州。明年从破东平、汶上,军小河。战败,王真死。诸将皆欲北还,惟亨与朱能不可。
永乐元年,充总兵官,帅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备宣府。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寇至,夜举火,昼鸣砲,并力坚守。规画周详,后莫能易。三年二月召还,旋遣之镇。七年秋,备边开平。
明年,帝北征,命亨督运。十二年复从北征,领中军。战忽失温,追敌中流矢却,复与大军合破之。二十年复从出塞,将左哨,帅卒万人,治龙门道过军,破兀良哈于屈裂河。将辎重还,击破寇之追蹑者,仍守开平。成祖凡五出塞,亨皆在行。
仁宗即位,镇大同。洪熙元年二月,颁制谕及将军印于各边总兵官。亨佩征西前将军印。在镇垦田积谷,边备完固,自是大同希寇患。宣德元年召掌行后府事。已,仍镇大同,转饷宣府。招隆迤北部长四十九人,请于朝,厚抚之,归附者相属。九年二月卒于镇。
亨严肃重厚,善抚士卒,耻掊克。在大同时,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赠漳国公,谥忠毅。妾张氏,自经以殉,赠淑人。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请老,亨嗣职 嗣:继承
B.追敌中流矢却 却:退却
C.成祖凡五出塞,亨皆在行 凡:凡是
D.已,仍镇大同,转饷宣府 已:结束
2.下列各项全都表明郑亨作战有谋略的一项是( )
①应募持檄谕鞑靼,至斡难河 ②战败,收散卒,还军深州
③帅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备宣府 ④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
⑤攻沧州,军北门,扼饷道东昌⑥帅卒万人,治龙门道过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③⑤⑥
3.下列句子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王起兵后,郑亨率所部投降。真定之战,郑亨率先登城,晋升为指挥使。
B.郑亨随军攻破东立、汶上,驻扎小河。战败,王真战死,将领们都想回去,只有郑亨没有回去。
C.郑亨常年驻守边境地区,多次跟随皇帝出征,对敌用兵方法很多。
D.作为一个将领,郑亨不仅深受部下的拥戴,而且和家人感情也非常好。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招降迤北部长四十九人,请于朝,厚抚之,归附者相属。(3分)
(2)在大同时,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4分)
(3)妾张氏,自经以殉,赠淑人(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她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元嘉草草,_________ , 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 ,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
1.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1分)
2.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7分)
少年行(其三) 夜上受降城闻笛
令狐楚 李 益
弓背霞明剑照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
秋风走马出咸阳。 受降城外月如霜。
未收天子河湟地,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不拟回头望故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写到“望乡”,其情感内涵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2.这两首诗的上联在写作手法上有何不同?试作具体赏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