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爱,就别搂得太紧 人总是有一种占有欲的,就像那个爱花的学童想把那花占为己有一样。可是往往就是由于这种占有欲而令许多美好的东西因此而消亡,所以,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放开她,美才会存在得更久。 历史被如纱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细心聆听时,总会有一串串的名字在大漠中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在篮球的王国——美国我们发现了一个第一次以“状元秀”的身份到NBA打球的中国人——姚明。 中国制造的姚明可以说是中国男篮的绝对主力,我们全国人民都以他为荣并且很爱他。可是我们国家并没有让姚明只能在中国打球,相反,我们把他送出了祖国,到了遥远的NBA去打球。因为我们爱他我们便不能把他搂得太紧! 姚明,让他到美国锻炼,所以才有了2004年我们中国篮球队打败世界冠军赛黑队闯入雅典奥运会八强的辉煌。放开姚明,它的美才能在中国在世界上传递,他的美才能永存不朽。 “百姓们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这是拆弹专家王百姓的真实写照。     10年间,一点五万枚炸弹,王百姓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斗争。有人问他的妻子:“为何让您的丈夫做这么危险的事?”他的妻子平静地说道:“因为他是一名警察,更因为我爱他。”     确实是这样,正因为王百姓的妻子爱王百姓,所以她才放开他的丈夫,让王百姓去做应当做的事情,而不是把他捆在家中。因为王百姓妻子的放手,才让王百姓成为中国最美的人,他因此感动了全中国。两个苹果预示平平安安,这就是王百姓妻子深爱王百姓的真实写照。 我们中国人爱瓷器,但是我们并不把他放在中国,而是把他推广到全世界。放在中国,它的美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亡,但只要我们放开它,它的美才会永保不衰。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有些美常常因为人的贪念而被时间悄悄掩埋,有些美常常因人的占有欲过强而从此消亡。滚滚历史洪流中常常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放手吧!只有这样,你才会拥有更多更长久的美,你的心灵也会因此得到升华。 (2)(“转变思维”话题) 改变给予的方式(845字) 若是牧师听任孩子把花摘走会怎样呢?或许,美丽的花园从此会被毁,孩子们可能很久也不能再度拥有美丽的郁金香了。 所以,同样是慷慨的给予,但若是给予的方式不同,其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终会遇到许多人需要你的扶持或帮助。例如一个前来要饭的乞丐,你很可能给他几块钱就打发他走了。而乞丐揣着这些钱,顶多只能换来一顿饭,所以我们施与的恩惠只能停留在一顿饭上,对于乞丐自身,我们的恩惠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听说过一位农村妇女,她让前来乞讨的乞丐帮她搬砖,当乞丐搬完砖累得浑身大汗后,她才把钱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乞丐。然而这笔钱对于乞丐的意义已非同一般。这笔钱是他靠劳动挣取的,是他的血汗钱,在这施舍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人生活应有的尊严及劳动获得收益的无比喜悦,这些已激起了乞丐心灵的巨大波澜。后来那乞丐出人头地了。所以,妇女给予乞丐的不仅是钱,而是做人的尊严。 不是任何给予都能给受施予者以拯救的。对于从小就偷窃成癖的孩子,母亲若只是一味地宽容,那这宽容只能把孩子一步步推入深渊。给予需要讲究方式,因为若施予的方式高明,你所施予的将不会是物质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机遇,甚至是被施予者的生命转折。 曾经有一个富商,他想到他所要帮助的贫困山村视察。在那里,他发现村民们面色青黄,衣衫褴褛,境况可怜,让他深感捐助钱财的必要。但当他发现此村村民用竹子烧火时,他感到十分吃惊。原来此地竹子太多,所以村民们就用它来烧火。商人不禁感叹村民的愚昧:如此好的资源却不懂好好利用,导致如此境地,即使我捐再多的钱又能改变什么!于是他决定不直接捐钱,而是与村民做一笔关于竹子的买卖。后来商人用这些竹子发展了许多产业,并将利润回馈给村民,村民们也终于意识到本村资源的发展潜力,努力搞起了农村经济,于是这个村就慢慢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之路。 所以,施予恩惠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及其所带来影响或许都会比我们所想象的要深远。要知道,充满智慧的给予不是让人拥有一朵被摘下的郁金香,而是让人拥有一个永远生机勃勃的大花园。 【解析】 试题分析:如何快速审题立意,一个方法,就是找出材料主人公后,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结果找原因。如本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三个:牧师、学童、花,其中牧师和学童是议论的主要对象。我们可以分别就牧师的角度和学童的角度深入思考,进行发问,围绕结果挖掘原因。 (1)从牧师的角度看: ①牧师不希望花园里的花都被学童摘走而过早凋谢,那么我们可以发问,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摘下而过早凋谢呢?原因是他不希望花因个人占有而过早凋谢。 ――这其实是怎样对待花(美)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独占与共享、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等问题,得出“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分享让美丽之花更艳丽”“共同享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等观点。 ②牧师不是靠打骂,靠惩罚而制止学童摘花的,而是通过诱导,通过与学童商量使学生主动把花留在花园里的,那么我们可以发问:怎样做到既不引起学童的对立,又达到不让学童摘花的目的呢?或者问,为什么那年春天整个花园的花不但一朵都没有糟蹋,牧师还能结交了大批的朋友呢? 原因是牧师有好的教育方法,牧师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不是防和堵,而是导和疏,由此我们可以提炼观点:“教育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智慧”,“要转变思维方式”,“导疏的力量大于硬堵的力量”,“改变给予的方式”等。 (2)从学童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发问: 事实:学童开始是见花就摘,后来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提问:学童为什么愿意放弃摘花,而答应把花放留在花园里呢? 原因分析与回答:因为他们对花(也即对美,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认识变了,态度变了。这就引起了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已喜爱的事物?由此我们提炼观点:“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把爱留下人生更美丽”,“爱不等于占有”,“赠予的智慧”“不要鼠目寸光,而要放眼长远”“让心中的花儿开放”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达方面都存在用词不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4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大学毕业生想到一所中学应聘,在求职信中写道:“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

④情景四:某学习小组对《红楼梦》开展研究性学习,一学生指出:“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表妹,那么林黛玉应该称贾宝玉的母亲为姑妈。”

 

查看答案

在公汽、地铁车厢内吃食物,随意往车窗外扔垃圾,人们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已深恶痛绝。为禁止车内吃食物和往车外扔垃圾,请你分别写两条温馨提示语。要求语言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本意。每条不超过25个字。(4分)

 

查看答案

请你结合示例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副对联,要求能概括出文中主要人物的命运或形象特点。(4分)

示例:《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   上联:聪明伶俐处处留心,下联:小心谨慎时时在意。

《祝福》《素芭》《老人与海》《装在套子里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离珠峰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转身独自下山。在离峰项近在咫尺之处,克洛普为什么转身而返?原因在于他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而与克洛普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数登上了峰顶,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不过他们都因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葬身于暴风雪。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要鲜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