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有勇力,善骑射,好武事,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有勇力,善骑射,好武事,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至镇,数于内斋以牛酒犒之。又私作锦袍、绛袄,欲以饷蛮,交易器仗。长史高平刘寅、司马安定席恭穆等连名密启。上敕精检。子响闻台使至不见敕,召寅、恭穆及谘议参军江悆、典签吴修之、魏景渊等诘之,寅等秘而不言;修之曰:“既已降敕,政应方便答塞。”景渊曰:“应先检校。”子响大怒,执寅等八人,于后堂杀之,具以启闻。上欲教江悆,闻皆已死,怒,壬辰,以随王子隆为荆州刺史。

上欲遣淮南太守戴僧静将兵讨子响,僧静面启曰:“巴东王年少,长史执之太急,忿不思难故耳。天子儿过误杀人,有何大罪!官忽遣军西上,人情惶惧,无所不至。僧静不敢奉敕。”上不答而心善之。乃遣卫尉胡谐之、游击将军尹略、中书舍人茹法壳帅斋仗数百人诣江陵,检捕群小,敕之曰:“子响若束手自归,可全其命。”以平南内史张欣泰为谐之副。欣泰谓谐之曰:“今段之行,胜既无名,负成奇耻。彼凶狡相聚,所以为其用者,或利赏逼威,无由自清。若顿军夏口,宣示祸福,可不战而擒也。”谐之不从。

谐之等互江津,筑燕尾洲。子响白服登城,频遣使与相闻,曰:“天下岂有儿反!身不作贼,直是粗疏。今便单舸还阙,受杀人之罪,何筑城见捉邪?”尹略独答曰:“谁将汝反父人共语!”子响唯洒泣;乃杀牛,具酒馔,饷台军,略弃之江流。子响呼茹法亮;法亮疑畏,不肯往。又求见传诏;法亮亦不遣,且执录其使。子响怒,遣所养勇士收集府、州兵二千人,从灵溪西渡;子响自与百馀人操万钧弩,宿江堤上。明日,府、州兵与台军战,子响于堤上发弩射之,台军大败;尹略死,谐之等单艇逃去。

上又遣丹扬尹萧顺之将兵继至,子响即日将白衣左右三十人,乘舴艋沿流赴建康。太子长懋忌子响,顺之之发建康也,太子密谕顺之,使早为之所,勿令得还。子响见顺之,欲自申明;顺之不许,于射堂缢杀之。    (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七·齐纪三》)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于内斋以牛酒之  犒:慰劳    B.长史之太急  执:拘捕

C.子响闻台使至不见  敕:诏令    D.使早为之    所:居住的地方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子响“有勇力”的一组是

①执寅等八人,于后堂杀之   ②子响白服登城   ③今便单舸还阙

④具酒馔,饷台军           ⑤于堤上发弩射之 ⑥乘舴艋沿流赴建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州刺史萧子响是一个勇猛有力,善长骑马射箭,喜欢军事,处事粗疏的人,最后被萧顺之勒死。

B.荆州刺史萧子响私下制作锦锈长袍、红色棉袄等,意欲自立,后被逼与朝廷军作战,将朝廷军打败。

C.荆州刺史萧子响对谐之等反复申述自己的心迹,但不被接受,双方展开激烈战斗,萧子响亲自指挥作战。

D.荆州刺史萧子响,带领人顺江奔赴建康,欲洗清罪名,但是不为太子所容,被勒死在射堂。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具以启闻

(2)官忽遣军两上,人情惶惧,无所不至。

(3)法亮亦不遣,且执录其使。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子响临死,启上曰:“臣罪逾山海分甘斧钺敕遣谐之等至竟无宣旨便建旗入津对城南岸筑城守臣累遣书信呼法亮,乞白服相见;法亮终不肯。群小惧怖,遂致攻战,此臣之罪也。”(选文出处同上。)

 

1.D 2.C 3.B 4.(1)将这一情况全都报告给了武帝。(3分,大意1分,“具”“以”各1分)(2)陛下忽然派大军向西而去,使人们感到恐慌,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3分,大意1分,“西”“至”各1分)(3)茹法亮也不肯派官差前去,反而将萧子响派来的使者关押起来。(3分,大意1分,“遣”“执录”各1分) 5.臣罪逾山海/分甘斧钺/敕遣谐之等至/竟无宣旨/便建旗入津/对城南岸筑城守/臣累遣书信呼法亮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必须回到原文中。根据原文最后一段“萧长懋就秘密告诉他,让他早点儿把萧子响置于死地”,“所”是致死之地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②④表明子响不想以武力对抗朝廷大军;⑥表明子响欲赴京请罪,接受朝廷处罚。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回到原文第一段中,“意欲自立”之说无据。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信”“达”原则。翻译时还要注意把剧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1)关键词“具”译为都,“以”,介词,译为把(2)“西”名词做状语,译为向西,“至”译为到的意思(3)“遣”译为派遣;“执录”译为抓捕。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断句要抓住文言文标志法,此题结合上文,抓住人名“谐之”“法亮”,称呼词语“臣”,等便可断出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及断句译文: 荆州刺史、巴东王萧子响,勇猛有力量,精于骑马射箭,喜欢军事,他亲自挑选六十名贴身武装侍卫,这些人都很有胆量和才干。他就任荆州刺史后,多次在自己的内宅设宴,用牛肉、美酒犒劳侍从。同时,萧子响又私下制作了锦绣长袍、红色短袄,打算将这些东西送给那里的蛮族,换取武器。长史高平人刘寅、司马安定人席恭穆二人联名暗中把这件事报告武帝。武帝下诏要求深入调查。萧子响听说官差到来但没看见武帝的诏令,于是,他就把刘寅、席恭穆和谘议参军江悆、典签吴修之、魏景渊召集在一起,盘问他们,刘寅等人仍保守秘密,不回答。吴修之说:“既然皇上已经下了诏令,就应该设法搪塞过去。”魏景渊说:“我们应该先做调查。”萧子响勃然大怒,就把刘寅等一行八人抓起来,在后堂将他们杀了,并将这一情况全都报告给了武帝。武帝本来打算赦免江悆,但听说他们全都被杀死了,大怒。壬辰(二十七日),任命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 武帝打算派淮南太守戴僧静率兵讨伐萧子响。戴僧静当面报告说:“巴东王年龄小,而长史刘寅等人逼得太急,所以,一时生气,而没有想到后果。天子的儿子由于过失误杀他人,有什么大罪!陛下忽然派大军向西而去,使人们感到恐慌,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因此,我不敢接受圣旨。”武帝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很赞赏戴僧静的话。于是,派卫尉胡谐之、游击将军尹略和中书舍人茹法亮率领几百名武装侍卫前往江陵,搜捕萧子响左右那些小人。并且下诏说:“萧子响如果放下武器,主动回到建康请罪,还可以保全他的性命。”任命平南内史张欣泰做胡谐之的副手。张欣泰对胡谐之说:“这次出行,胜利了没有什么名,而失败了却要成为奇耻大辱了。萧子响聚集的是一帮凶狠狡诈的人,他们之所以听从他的指挥,是因为有的人是贪图赏赐,有的人是害怕他的声威,因此,他们还不会自行溃败。如果我们在夏口驻扎军队,向他们讲明利害、福祸关系,就可以用不着动武而能抓获罪人。”胡谐之没有接受张欣泰的建议。 胡谐之等率领大军抵达江津后,在燕尾洲兴筑了城垒。萧子响也穿上便服登上城楼,多次派使者到胡谐之这里陈述说:“天底下哪有儿子反叛父亲的呢?我不是想抗拒朝廷,只不过是做事粗心鲁莽。现在,我就乘一只船回到朝廷,接受杀人罪的处罚,你们何必兴筑城垒,派大军来抓我呢?”尹略一个人回答使者说:“谁跟你这种叛父的逆子讲话!”萧子响只是哭泣流泪。于是,他杀牛备酒,要犒赏朝廷派来的大军,尹略却把这些酒菜扬到了江里。萧子响又喊茹法亮,茹法亮疑虑畏惧也不肯前去。最后,萧子响又请求会见传达武帝诏令的官差,茹法亮也不肯派官差前去,反而将萧子响派来的使者关押起来。萧子响大怒,将他平时所训练出来的勇士和州衙、自己府上的二千多名士卒组织起来,从灵溪渡河向西进发。萧子响亲自率领一百多人,携带万钧弩箭,在长江江堤上驻防。第二天,他的军队和朝廷派来的大军展开激战,萧子响在江堤上用弩射击,结果,朝廷军大败,尹略战死,胡谐之等人跳上一只小艇逃走。 武帝又派丹杨尹萧顺之率军继续讨伐。萧子响当天就率领平民侍从三十人,乘坐小船,顺江而下,直赴建康。太子萧长懋平时就忌恨萧子响,当萧顺之从建康出发时,萧长懋就秘密告诉他,让他早点儿把萧子响置于死地,不要让他活着回到建康。萧子响途中遇上萧顺之,打算自己申诉明白,但萧顺之没有答应,就在演习堂里用绳子把萧子响勒死了。 萧子响临死前,给武帝写了一封信,报告说:“臣的罪过已超过了山河湖海,理应甘心接受惩罚。可是,您下诏派胡谐之等人前来,竟然没有宣读圣旨,就树起大旗进入要塞地区,在与我的城池相对的南岸,兴筑城池防守。臣几次派人送信呼唤茹法亮,乞求穿便服见他一面,但茹法亮却始终不肯见我。手下一群小人又恐惧害怕,于是导致了双方的激战,这些都是臣的罪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坚持全面发展,就不该突出发展个性;主张发展个性,就是否定全面发展,把发展个性与全面发展放在对立的位置上。这里,我们首先要对全面发展作一些分析。目前对于全面发展一般有两种提法: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个性的全面发展。他们是不是一回事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格的全面定展,即指个人心态(心理面貌)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心理面貌还包括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二者的结合即马克思所说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发展个性要求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这恰恰是为了使人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去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它教育和引导现实的有个性的人在突破某种均衡发展中,去努力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应该大胆地、理直气壮地承认学生的个体存在价值,对个性教育的种种顾虑,是不必要的。

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提倡特色教育和专长教育,举办了不少特色班、专长班,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许多人把发展个性与发挥特长相提并论。个性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组织的整体,他表明个体在社会实战中所持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而“特长”是根据个人的优势和爱好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而且,个性培养的途径是极其广阔多样的,发挥特长仅属其中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熔成的最复杂的舍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因此,如果在开办特色班,使学生获得某些专长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充分自由的,那它对个性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如果仅仅是为办班而办班,忽视甚至剥夺学生主动发展的权力,那么就可能阻碍和压制学生个性合理、健康的发展。

总之,忽视学生个性在发展上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忽视学生自身素质的特点和内在的积极性,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都不可能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只会产生一种新的负扭。罗素说得好:“富有才华的个人发展,需要有一个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强求一致的压力的童年时代。”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二者是有区别的。

B.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包含在人的全面发展之内。

C.发展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是对立的。

D.个性存在的价值在于从突破某种均衡发展中去实现最高目标。

2.“特长”与“个性”既有相象又有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特长”不过是“个性”所包含的诸多要素的某个方面。

B.“特长”是一个人的“个性”在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C.“个性”的培养须突出地发挥“特长”才能成功。

D.“个性”是个多层次的有机组织的整体,“特长”可把“个性”发挥到极致。

3.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学生的个性在其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B.外界压力是一种新的负担

C.学生的自身素质在其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D.学生发展的动力是其主动性和内在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那就是“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雨果是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炮兽》节选自《九三年》。

C.《在桥边》是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小说叙述的是“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数掉了的故事。伯尔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药》的线索有一明一暗,明线是革命者夏瑜被杀,暗线是华家买药给儿子治病。华夏两家的命运暗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命运。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目前的测控通信网,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摸最庞大、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更高的系统。

B.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入准确预定轨道。

C.不管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程度颇受怀疑,但总体来说,它还是收集并提供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汉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    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    ,这才   

A.不禁    改变    东西    匪夷所思

B.难免    变迁    事物    难以想象

C.不禁    变迁    事情    不可思议

D.难免    改变    对象    难以琢磨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量    玩索    锱铢必较    自鸣得意

B.洗炼    烦燥    眉眼颦蹙    绿草如茵

C.疏朗    绵密    遥思远怅    风彩动人

D.辩别    飘零    轻鸢剪掠    居高临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