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张抗抗在《地下森林断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张抗抗在《地下森林断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请你以“风与墙”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这是一道典型的命题作文。

 

【解析】 试题分析:1.从形式上来说,属于“材料+命 题”作文。这类作文的中心在命题,材料只是一个引子,是为了引出命题。当然,材料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很多作文题目的材料能引发学生对于命题的联想,拓宽考生的视野,帮助考生确定写作方向。也就是说,考生如能找到材料中心与命题的契合点行文,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切合题意的。本次“风与墙”作文很难找到材料与 命题的契合点,尽管网上有老师试图将二者结合,认为“风”意味着客观条件,“墙”意味着人的主观判断,由此挖掘最佳立意“客观条件对人的判断力的影响”,个人认为此观点有些牵强。对于这样很难发现材料与命题契合点的作文,个人认为考生不妨将考虑的重点放在命题上,毕竟命题才是作文的核心。 2.从 形式上来说,属于关系型词语式作文。既是关系型,考生首先要弄清“风”和“墙”二者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恰恰难倒了很多考生。个人认为,要审好这一题目, 要明白三点:一是“风”和“墙”应更多地考虑其比喻义和引申义,而非其实指的本义。“风”有好风也有不好的风,“墙”有该砌的该保护的也有该拆该推的。二 是思考“风”与“墙”的关系,大多数事物间无外乎三种关系:相反、一致、相依存。三是注意内容的主次,一般的并列词语式作文,因为涉及到两事物,故在写作 侧重点上最好有主有次,不要平分秋色。 3.本次作文立意参考: ①风是改革,是创新,是潮流,是时尚;墙则是顽固,是保守,是旧思想。肯定风,否定墙,希望风能摧毁这道墙。 ②风是世俗,是偏见,是歪风邪气,是诱惑;墙则是良心,是信念,是处事原则,是真理。肯定墙,否定风,希望墙能阻挡这股风。 ③风是挫折,是磨难,是失败,是打击,是流言蜚语,是悲痛,让我受伤;父母的安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信任恰似一堵墙,替我抵挡伤害,遮风挡雨,为我构筑了一个避风港。 ④老师的开导,同学的谈心,如一股温暖的春风,推倒了我心中那堵厚厚的高墙,帮我解开了心结,叩开了内心紧闭的大门。 ⑤一个人既要有风的灵动、变通、气势,也要有墙的执著、坚强、踏实,才能走向成功。 ⑥母爱如风,父爱如墙,共同伴我成长。 ⑦风是动的,墙是静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动静结合,方显智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你参加2014年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请你就“最喜欢的报纸或杂志”作一段推介。要求:运用2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

 

查看答案

鲁迅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一段: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圈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上段文字中,有一处连用了“运气”一词,请说明这样用的妙处。

 

查看答案

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空中授课”,请你对此意义作出评述。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对称,字数不超过3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皮实的诗

王蒙

1979年冬,我首次遇到吴祖光兄,还是在法国驻华使馆的一次请宴上。但见他头发虽已花白,仍然神采奕奕,风度翩翩,一脸的喜气;与其说是像劫后余生,不如说是像漫游归来。

自我介绍后,我赞道:“您可真精神!”

祖光答曰:“咱们这样人,皮实!”

地道的北京话。“皮实”的“实”,读轻声。

皮实,善哉斯言也。我的解释便是援引北京旧日卖布头自卖自夸的顺口溜,叫道:经铺又经盖,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您说皮实不?

后来诅光应我请求给我题写了“皮实”二字,我裱起来,悬挂在寒家的“厅堂”里了。

最近又读到祖光在“五七干校”就读深造期间写的一首打油诗,为之拍案叫绝。诗云:

眼高于顶命如纸,生正逢时以至此;行船偏遇打头风,不到黄河心不死。

今试析之:“眼高于顶”者,有眼光、有志向、有“格”也。实是那段时期“命如纸”的根源。

“生正逢时以至此”,诗眼是“正”字。叫做不偏不倚,您真赶上点儿了。祖光告我原写“生不逢时”,后改“不”为“正”;改得好,着此一字,尽得风流;着此一字,尽得皮实之要领。着此一字,便有几分铜豌豆的英风豪气了。

“行船偏遇打头风”。第三句接得平平。

“不到黄河心不死”突然翻上来了,石破天惊了,诙谐中显示出慷慨悲歌的火热来了。

“行船”句与“不到”句,孤立看来,都是俗滥之句,把这两句这么联起来,便化腐朽为神奇了。命如纸也罢,以至此也罢,打头风也罢,既然生逢其时,便要皮实到底,直到黄河之清,直到中华振兴腾飞之日,壮矣哉!还要继续皮实下去呢!

正是:莫道打油成一笑,皮实深处气凛然!                         写于1986年9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

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对吴祖光的外貌勾勒看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B.吴祖光说“咱们这样的人”,含有一种自谦而又自怜的心情。

C.文章虽未对吴祖光生平事迹作详细描写,但从文中仍可看出吴祖光慷慨、凛然的形象。

D.“不到黄河心不死”表明吴祖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E.作者对吴祖光的“皮实”怀有深深的敬意。

2.文中说“后改‘不’为‘正’;改得好”。作者为什么称赞“改得好”?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

3.“皮实”代表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4.文中说“把这两句这么联起来,便化腐朽为神奇了”,对此你是如何体会的?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2.养生丧死无憾,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奋六世之余烈,        。(贾谊《过秦论》)

4.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怀古》)

6.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8.        ,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