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添 算账 声名鹊起 厉行节约 B.砥砺 麦...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添             算账              声名鹊起             厉行节约

B.砥砺             麦杆              徇私舞弊             好高骛远

C.硫璃             称颂              关怀备至             有恃无恐

D.飞碟             疏浚              出尔反尔             突如奇来

 

A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B麦杆(秆);选项C硫(琉)璃;选项D突如奇(其)来。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杆”和“秆”“琉”和“硫”属于音近形似字,辨析时可用“形旁辨义法”,前提是先判断如果词语中的字是错别字,那正确的是什么,然后辨析哪个应该正确,如“杆”要错误应该是“秆”,“秆”从“木”,应和木质和和木质有关的东西相关,而“秆”从“禾”应是和草类有关。“麦秆”应是草类,所以“秆”应是正确的。“硫”从“石”应和矿物有关,“琉”从“王”应和“玉类”有关,“琉璃”是一种装饰品,应和玉类更接近,再则“琉璃”属于“连绵词”中的“双声字”,连绵词一般形旁都相同。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女(gōng)    安土迁(zhòng)   商(fǔ)    花团锦(cù)

B.临(lì)      大放词(jué)     制(xié)   头耷脑(yān)

C.然(jù)      精神抖(sǒu)     陷(tā)    一柱天(qíng)

D.弱(nuò)     年高德(shào)    两(qī)    人心脾(qì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可能被“逼”做过某些事情,也可能“逼”别人做过某些事情。例如,老师被学校“逼”着出成绩,老师又“逼”着学生做作业。一个“逼”字,几多甘苦,几多意味,几多奥妙,几多哲理。对此,你有什么体验或感悟?请以“逼”为话题,题目自拟,角度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有事实论据,论据要准确,力求做到典型,新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

1.请分别概括孔子、孟子对于古今学者和古今君子的看法,并指出他们看法的相同点。(6分)

2.古之君子,其过如日月之食,可为何“及其更也,民皆仰之”?请作简要分析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今之学者在这方面该如何去实践。(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段新闻采访记录,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村民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补贴,现在扣除每月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70%,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②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10年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③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6平方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题,儿子30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

1.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每点限6个字以内)(6分)

 ①                   ②                   ③                   

2.综合以上三个采访对象所谈及的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6分)

要求:①综合以上三段话的内容选取角度。②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寂    寞

                                   龙应台

⑴我曾经坐在台北市议会的议事大厅中,议员对着麦克风用狼犬似的声音咆哮,官员在挣扎解释,记者的镁光灯闪烁不停,语言的剑道在政治的决斗场上咄咄逼人,刀光夺目。我望向翻腾暴烈的场内,调整一下自己眼睛的聚焦,像魔术一样,“倏”一下,议场顿时往百步外退去,缩小,声音全灭,所有张开的嘴巴、圆瞪的眼睛、夸张的姿态、拍打桌子的扬起的手,一瞬间变成黑白默片中无声的慢动作,缓缓起,慢慢落…… 

  ⑵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⑶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

⑷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⑸冰箱永远是空的。好朋友上山探视,总是带点牛奶面包,像一个社会局的志工去探视独居老人。真正断炊的时候,我黄昏出门散步,山径边有农人的菜田,长出田陌的野菜,随兴拔几把回家,也能煮汤。

    ⑹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⑺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寞,该怎么分类? 

  ⑻有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十一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五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⑼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他一时无语。

 ⑽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写湖心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⑾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⑿“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笑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⒀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⒁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

1.赏析划线文中的句子。(4分)

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2.简要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并简析它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5分)

3.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联想到张岱,并引用其文章、墓志铭的意图是什么?(6分)

4.文章最后提到“有一种寂寞,也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作者对这种寂寞持什么样的态度?试列举相关人物或实例谈谈你对这种“寂寞”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