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注: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他于元和五年自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士曹参军,经历了五年屈辱生涯。元和十年春奉召还京,他满怀希望回到长安。可是,他正月刚回长安,三月就再一次远谪通州。五个月后,白居易也自长安贬江州,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写的律诗,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

1.请赏析诗歌前两句的主要表达技巧。( 4分)

2.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前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分) , 一是“春雪”与“秋风” 对比, 交待时令特点, “春”字含着希望,喜悦自明; “秋” 字透出悲凉, 悲戚立见。二是“君归”与“我去”对比, 一个奉召还京, 一个遭受斥逐, ( 2分) 用人遭遇的对比表达了命运无常、 官场风云难料的悲慨之情。( 1分) 2.后两句通过写诗人“循、绕、觅”的三个动作, 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 摩挲拂试, 仔细辨认的动人情景。( 2分) 表达了对友人真挚深切的怀念和牵挂之情。( 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这是前两句的赏析,应该注意表现手法,从文中看“春雪”与“秋风” 正好形成对比,“君归”与“我去”对比,答出手法后,点明表达效果,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情感的题目,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注释交代了做事的情景,结合诗中的“循”“绕” “觅”三个词语可见诗人渴望见到朋友的音讯,由此断定应该是对友人真挚深切的怀念和牵挂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说钓

清 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别塘求钓处,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①,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后出门        蚤:通“早”      B.其得鱼与午前   比:比较

C.更别塘求钓处    诣:到,去        D.暮乃归         逮:到,等到

2.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蹲视其浮子       ②位尊无功

B.①收竿持鱼以归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C.①无,浮子寂然     ②水澹澹,山岛竦峙

D.①吾将唯鱼求       ②寡人于国也

3.文中加水波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B.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C.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D.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多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患得患失而全然失去了垂钓之趣的“我”的形象,让人慨叹。

B.作者肚子很饿了,但却忍着不回去吃饭,继续钓鱼,主要是想钓到大鱼。直到看到村里很多人吃完饭到田里来了,才不得不回家。

C.作者借钓鱼阐发议论。他看透了世态,明白了得失,也明晓了得到与失去都不会给人带来满意。因为失去了就想得到,得到后更想得到。

D.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既是作者的智慧所在,也有几分无奈自嘲的意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饵钩而下之。(3分)

(2)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3分)

(3)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

②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

③但只要我们奋勇执着

④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

⑤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①②⑤③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④③①②            D.⑤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

后浪:我认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

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

向海

你读了这首小诗,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联系生活,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注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12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10字)(4分)

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什么样的教育主张?(2分)简要分析。(100字左右)(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对 岸

[印度]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本文以一个小孩的视角行文,有哪些好处? (5分)

2.请联系我国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描写,探讨“对岸”是怎样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200字左右)(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