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时代邮刊》2012第9期刊登桑柳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时代邮刊》2012第9期刊登桑柳的《咱们中国人的十大矛盾》,其中第十条是“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其解释如下:

一夜暴富、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都会口诛笔伐。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自己还真不一定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其实我们一直很纠结,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不过当脚踏实地时却自惭形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 《时代邮刊》中的文章一语道破当今中国社会现象中的巨大矛盾,那人们作为抨击者和不良价值观实践者的双重身份。 其实这一现象早已屡见不鲜。鲁迅先生一个世纪前就书中写道:“在中国,尤其在城市,看到有暴病倒地或摔倒的。走上去扶的人少。多数是嘲笑和旁观。”一个世纪后的佛山“小悦悦”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可那些义愤填膺、口诛笔伐之人又有多少真正拾起内心的道德与良知? 抨击不良价值观本身并没有错,可一味地抨击唤不回社会的长久进步。相反,缺乏实践的抨击将撕裂社会共识的基础,它在人们心中埋下恐惧与忧恨的种子,使社会陷入呼唤着道德却不见道德的恶性循环之中。看看随地扔垃圾的人几个没有嘲笑过国人素质差?看看那些仇富仇官之人,几个不想涉足官场,又有几个能保证自己清正廉洁? 当抨击走在实践前面时,除了人心惶惶,民心动摇,社会能迎接多少肩部希望的曙光呢? 因此,让实践先行,让抨击滞后,才是今天之国人急需认清的道理。 实践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也许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的出现,一次次“最美”的彰显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持久而丰沛的道德力量,不虚张声势,不矫揉造作,却能刹那间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让人心凝聚在他们道德光环的周围,使社会向善向美,这便是实践的力量。 在当今这个丑陋事件频发的年代,这股力量更为重要。正如白岩松所说:“在社会的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的背景下,人们心中向善的愿望并没有泯灭,却因此变得更加强烈。”没错,抨击丑陋不是长远之计,只有道德理想也不是根本途径,唯有用自身的道德之光侵吞社会的黑暗,才可能换回光明的明天。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一味地抨击不过是高难度的道德绑架,不过是粗暴的权力炫耀,不会让社会的冷漠消散。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唯有实践的开拓才能真正使崇德善行扎根于中国广袤的社会土壤,开出耀眼的和谐之花,芬香四散。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用一言一行筑牢国家发展的道德基石,让道德星空照亮你我通往道德高地的路途。 【解析】 试题分析: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是批判他人的不良价值观,更应该从自己做起去践行道德。纠结的关键——我们自身的道德不能战胜我们对利益的渴望。两种偏颇的情况:一种都是现象评述,一种强调道德的意义。此作文属于时评类,只一味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五十步笑百步、遵守道德视为偏题。 精彩片段: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脚踏实地却自惭形秽,这真切是我们。 当人们对小悦悦的遭遇感到震惊,对那十八个路人口诛笔伐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我们路过,我们是否会伸出自己的双手? 当人们对游人其实农民工,不愿与农民工坐同一辆地铁的事件而议论纷纷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有多少人拿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当人们对“宁在宝马里哭”的拜金主义批评指责的时候,回顾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不是崇拜享乐主义,向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当人们如今对“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热议不断的时候,回顾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行动起来,遵守交通规则了呢?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甲】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

【注】①闻斯行诸:听到就做。②兼人:好勇过人。

【乙】 复旦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钱文忠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文中提出了“惩戒”教育观,认为父母、师长等以爱的名义不断向孩子“让步”,其实是毁了他们的未来;教育向社会的不断“让步”,则会毁了国家的未来。

1.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对学生有怎样的要求?甲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6分)

2.对甲、乙两段文字提出的教育观,你更赞同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12月21日,是谣传中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一些人鼓吹行星撞地、地磁倒转、地球漆黑三天等怪论,骗人敛财,扰乱秩序。一些影视节目热播灾难场景,放大恐慌效应。有人抱着调侃心态,消费“世界末日”,形成谣言、迷信与流行文化掺杂传播的独特现象。“世界末日”说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读。当太阳再次照亮地球时,要让公众走出误区,人类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1.请给上述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写一则新闻评论,不少于150字。(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个诗人的生命

[加拿大]迈克·弗洛里安

建筑物的大片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红砖和白色的墙体。窗户上连玻璃也没有。三月的雨一直下着,地面上积了一个个小水坑。很久以前战斗刚打响时村民们就离开了这个名叫罗斯多夫的小村庄。村子里有二十所小房子、一座东正教教室、一口井和几条泥泞的小道。一百公里之内几乎看不到人。

有两个俘虏坐在泥地里,低头盯着自己的膝盖。因为他们的其中一只手被一根粗的绳子和旁边站着的伙伴的手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所以不得不举着它。

一百米开外处,一个黑衣女人站在一辆马车后面默默地看着他们。那匹没有上套的马背风立着,长长的马尾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女人把马拴在村中央的一口老井的手柄上,朝这群俘虏走来。

获胜的一方的十个士兵和他们的队长全身也都被雨淋透了,制服上沾着泥水和血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佩带手枪,有些人端的是左轮手枪,还有几个人的身边放着步枪。队长的左肩上缝着一块黄色肩章。右肩上的衣服被撕破了,露出了光光的皮肤和血淋淋的伤口。这个孤单的黑衣女人朝他走来。

队长几天前就注意到她了,她牵着马车,远远地站着。

“同志,”女人走到队长身边用俄语喊道。队长吃惊地看着她,发现她并不漂亮。她上身穿着黑罩衫,脚上是一双平底宽靴子。一只靴子的前头被磨破了,露出了乌黑的指甲和弯曲的脚趾头。她的两只手共用一只手套,抵御着冰冷的雨水的袭击。她的头上顶着一块破布,眼睛和她的靴子一样黑,四周有深深的黑眼圈。

“就是那个人,”她指着其中一个俘虏说,“他不属于他们的队伍,我要把他带回家。我已经把马牵来了。他不会给你们惹麻烦的。”

队长低头看看她的靴子,转过身对他的士兵们说:“准备列队。”

“他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她又重复了一遍,“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俄国人,和我一样,是我的丈夫。”

队长没有搭理这个女人,而是背对着她,对他手下的士兵说:“站好队,每个人瞄准一个人头。”

“我已经跟踪你们五天了,他真的不是和他们一伙的,他是一个诗人。”她用俄语说。

队长仍然没有转过身来,他的士兵们排成了一行。

这个阵势把女人吓坏了。她看着她的丈夫,那一排被绳子连在一起的人中的倒数第二个。他站在那里,是唯一一个没有倚着墙的人。他的两只手臂被旁边的或坐或躺的人直直地朝下扯着。有些俘虏在抽泣,有些在祈祷,还有几个也像她丈夫一样沉默地站着。

她用一种被克制的急促的腔调说着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奥地利语、斯洛伐克语等等,甚至尝试了俄语和捷克语。当她用斯洛伐克语说“他和他们不是一伙的”时,似乎看到队长动了一下,因此她就继续用那种语言说:“那个人两边的队伍都帮。他没有枪,只是给两边的伤员们提供药品和酒。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只是正当他在那边的队伍里时被你们的人抓到了,是运气不好。同志,他不是你们的敌人。”

队长仍然背对着她坐着。女人不敢接近他或碰他。她继续说:“他救了很多你们的人,也救了很多你们的敌人。他就像一个傻瓜一样带着酒不顾一切地穿越前线去救那些伤员。当他的马被一颗地雷炸死之后,他就跑着去那儿。”

“我跟着他翻过一座座高山。他想阻止杀戮和死亡,这个傻瓜。他是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士兵。看,这里有他写的诗。”她轻轻地挪到队长跟前,把一摞写满字的纸放在他身边的泥地上,纸上有不知是被雨水还是被泪水冲出的一道道水渍。

队长站起来走开了,那些写满诗行的纸被他的靴子踩进了泥地里。他走向那个人——女人的诗人,她的爱人、丈夫、傻瓜,她的生命。他从枪套里拔出左轮手枪,命令他的士兵们站在每个俘虏的身后照着他的样子做。

当他发布枪决令的时候,黑衣女人目击了这一幕情景。但是她的眼里只有队长、队长手里的枪以及她的丈夫。当蓝色的硝烟在一片血淋淋的尸体上方飘浮的时候,她的男人……

(选自《译林》2012年第6期,有删改)

1.概括小说首段环境的特点并指出其作用。(4分)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3.分析作者把俘虏的身份安排为“诗人”的深意。(5分)

4.根据语境,用一句话在文末省略号处补写出小说结局,并说明补写理由。(8分)

补写小说结局:她的男人                                                  

补写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作《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在美国,它位居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为它卖力吆喝。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另一半人则在问:“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的有钱人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的情景。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该地区取景,比如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都曾先后出现。身兼词、曲创作和演唱的“鸟叔”(原名朴载相)自我剖析说:“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小子”,做着成为江南名流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于是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种种解读又进一步构成了“《江南Style》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大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这正是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江南Style》从本土迅速蹿红全球,在英国和美国分别成为本月第一周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和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

B.尽管江南地区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却因为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令许多韩国人对此心怀不满,这种情绪在《江南Style》里得以找到共鸣。

C.《江南Style》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于是人不自觉地就有了跟着节拍一起舞蹈的冲动。

D.歌曲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聆听《江南Style》甚至能令精神病患者病情好转。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质疑江南地区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因而“鸟叔”运用了讽刺手法,在MV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却在歌词里揭示“我”只是一个做着成为江南名流的黄粱美梦的人。

B.在音乐评论家看来,《江南Style》的音乐风格既没有违背韩国歌迷的偏好,又贴合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

C.尽管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但丝毫不妨碍《江南Style》像瘟疫般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

D.《江南Style》的一夜爆红,也可以从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等方面去寻找原因。

3.作者认为流行文化有其诡异之处,请简要回答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究竟在哪里。(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