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对它骂几声。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④春天,一个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已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啦,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夭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暗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1.第①段和第③段在全文的作用各是什么?(6分)

2.赏析“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这句话。(4分)

3.作者笔下的春夜的“那团月亮”为什么会“美得夺目”?(6分)

4.作者对于月亮“盈满”与“亏过”、“燃烧”与“蓄养”的阐述,蕴含了怎样的人生思想?(6分)

 

1. 第①段将太阳和月亮对比,突出月亮修行有道。同时,引出写作对象月亮,为下文写春夜看到的月亮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  第③段写四季月光,表现对月亮的关注、喜爱,为发现“月亮燃烧”独特的美,进而领悟山丰富深刻的人生道理作铺垫。 2.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的动态之美,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2分) 3.“那团月亮”仿佛在燃烧,创造了盎然的生机和优美的意境。“那团月亮”是作者在黎明与黑暗之间,在半梦半睡、真切与迷离之间看到的,因而才摄人心魄,促使作者进一步感受到盈亏交替间更加美的人生哲理。 4.①“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亏损是为圆满做准备的,该圆时就要圆,该亏时就得亏,盈亏交替才能体现生命的张力。所以要理性对待生活中的起伏浮沉。 ②“盈”时要“燃烧”,关爱众生;“亏”时要“蓄养”,准备下一次的灿烂。不要“因为一次次的亏过,就不燃烧了”。燃烧才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人生因付出而绽放精彩,生活因造福他人而更加美妙。(每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意的同答)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文中语句或语段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思考:结构和内容。文中第一段写太阳和月亮,突出月亮修行有道,结构上引出了写作的对象为后文做铺垫,内容上流露出对月亮的喜爱;第三段写四季的月光,结合后文的意思可知其实为进一步写领悟丰富深刻的人生道理做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现代文阅读中对语句进行赏析时主要是从修辞的角度思考,一般答题时先判断使用了何种修辞,再赏析该修辞的表达效果。语句中“躺着”、“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送入我眼底”表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拟人的修辞一般具有赋予描写对象人的情感、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等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答题的区域在文中第4、5、6段中,从文中的一些语句中可以分析得出答案。如:“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通过这些语句可见“美得夺目”在于它营造的意境和让作者感到的人生哲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在解答时应注意体会文中月亮“盈”“亏”带给作者的“盈”时要“燃烧”,关爱众生;“亏”时要“蓄养”,准备下一次的灿烂的感受,月亮的盈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考生可选择不同的侧面结合自己的体悟构思哲理性的答案。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6分(任选6题,超过6题,按前6题计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兰亭集序》)

2.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山记》)

4. ,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

5.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 。(《短歌行》)

6. ,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7.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8.其声呜呜然, 。(《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时谪黄州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现,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请简要分析上阕三四两句的景物描写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海内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而之          乐:以……为乐    B.其图记        按:查核

C.遂书以其亭焉    名:出名          D.因为其山川    本:根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

A.①夏始饮滁水甘                ②顺风

B.①用武之地                    ②其闻道固先乎吾

C.①四方宾客所不至              ②五亩之宅,树以桑

D.①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不至    ②杳不知其之也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概述了滁地从五代到宋这段历史,主要歌颂了宋天子统一天下的“圣德”,但也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导致滁州“民生不见外事”的“闭关”政策。

B.文章虽是“亭记”,但重点却在“丰乐”二字,作者围绕这两个字,通过写景、议论、记叙,描绘出了当时滁州地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C.作者虽然政治上不得意,但仍对朝廷一往情深,这体现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D.本文词句平易精美,形式整齐错落,声韵和谐悠扬。体现了,欧阳修婉的平易、亮丽轻柔的散文风格。

4.古文翻译。(10分)

(1)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分)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分)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秦王方还柱走,惶急不知所为

(2)沛公不桮杓,不能辞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4)五亩之宅,之以桑,

(5)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余其能行古道

 

查看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孔子《论语》)

3.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公曰:“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6.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7.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