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这些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①角度自选;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教养的芬芳 心灵的花园,如果以思想为种,教养为花,那么当繁花似锦之际,心香数朵,就能芬芳自己的人生,也能芬芳他人失落而寂寞的心灵。瞻仰前贤,我们敬佩他们的为人,并仰慕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馨香。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直上九万里。”庄子以他的空灵、澄静、豁达而闻名于世。他不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曳尾于涂中”,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孤独的树,从而为我们树立一个难以企及的心灵高峰。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何不委心任去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悠闲的轻唱,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云无心以出岫”的逍遥,追求的是不受世俗污染的超脱尘世的洁净之乡。他放弃了头上的乌纱帽,归隐山林,在没有车马喧闹的山野之中,寻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这一切都源于他那“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铮铮铁骨。 如果说身处乱世而能寻找心灵栖息之所,“出淤泥而不染”是很有教养的话,那么面对逆境仍能至死不渝地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修养更能让人扼腕长叹。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苏武挥舞着节鞭,将敌酋的“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承诺看得比鸿毛还轻,比粪土还臭,而将“生是大汉臣,死是大汉鬼”的高贵誓言在心灵深处高高擎起。胡笳幽怨,大漠飞雪,苏武,这个铮铮铁骨的男儿,没有退缩,像高山雪莲那样在恶劣的环境里仍能保持圣洁的品行,仍能对理想执着的守望。他用自己的睿智和忠诚,在史书上写下了不朽的传奇,亘古长存,不会随时间地推移而尘封。 对信念的忠诚,对理想的执着,这也是芬芳四溢的人生教养。这人生的教养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散发着沁人的芬芳。 歌德与席勒的友情是足以照彻欧洲的人文历史。年长的歌德给了席勒无微不至的呵护,而年轻激越的席勒也给歌德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和热情。这段被誉为经典的“魏玛佳话”,展现了人性的宽容和理解,展现了真诚和敬重的真正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良好的教养,芳香四溢,能给人以心灵的洗礼。当大地普降甘霖,芳草必将绿遍天涯。同样,当心灵之花朵朵盛开,我们必将生活在一个芬芳的百花园里。 [简评]: 文章语言凝练流畅。紧扣“教养”,立足“芬芳”来选择材料,通过对“庄子”“陶渊明”“苏武”等人的抒写,阐述了文题的独特内涵。在行文中,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习作者能把教材上所学的内容,巧妙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来,具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教养的芬芳 “你这孩子真没教养,不知道你父母是怎么教的”,七、八岁时的我常听别人这样训斥我。当时一听到这话,我就大声的反驳。爸妈做生意不常在家,身边只有爷爷奶奶,他们怎么教我呀,再说了,教养能当饭吃吗?因为当时还小,真不知道是什么,模糊之中,“没教养”大概就是“没人管”的意思吧,现在想来都觉得好笑。 在遇到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之前,我承认,我确实是一个没有什么教养的人,我甚至会乱丢垃圾,而且总会制造一些恶作剧,所以所有的人都不怎么喜欢我,除了这个新来的班主任之外。 她是一个20出头的漂亮的老师,笑起来好甜,声音也柔和动听,一来就我就对她有了好感,因为她是第一个说我是个有教养的人。 那是在下课的时候,因为一个男生在纸上画了一只小鸭子,扁扁的嘴,长长的脸,上面有我的名字,旁边写着“没有教养的某某某,某某班”,我想把这张纸抢过来,却被他弄成了纸团,乃了下去,天哪,要是平时,我才不会去在意这个纸团呢。可是如果被别人捡到,那我不就丢死了,不就出名了,而且是臭名远扬吗? 我迅速地下了楼,就在捡起那个纸团的一刹那,看到了她——我们年轻的班主任。她微笑着向我走来:“某某某,你真不错,这么小就知道爱护环境,可真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听到这话,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不过,真是弄拙成巧了。天呀,竟然有人说我是有教养的人了。 当天,她就在班里表扬了我,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可是那个男生突然站起来了,说我是个有教养的人,还说出了我的种种“恶行”,我当时就被他气哭了。 这时她说了几句话,可能是我一辈子也忘记不掉的。“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花,花的名字叫教养,当这朵花开放时,你们就会闻到教养的芬芳,来自心底的芬芳。” 原来,教养就是一朵花,当这个人的行为有教养时,就像是甘露一样,浇灌着这朵花,使其开放成最美的花,让人闻到教养的芬芳,让人不可抗拒。 自那以后,我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别人再也不说我是个没教养的人了。他们会说:“瞧瞧人家,多有教养,我家的孩子如果像她一样,那该多好。” 请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播种一个叫“教养”的种子吧,当它成为花时,请用甘露浇灌,就可以闻到教养的芬芳了!只要人类还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这朵芬芳的花就应该永远盛开。 教养的芬芳 辛勤的老师教给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美,伟大的艺术家教给我们在古典的画卷里欣赏美,严谨的科学家教给我们在飘渺的宇宙里电亮美。知识美好如茶,越品越醇;艺术如酒,越品越冽;科学如花,越开越多。然而在我的心目中最美、最平凡的花朵是奶奶用干枯的手,教给我如何释放仇恨,开阔心胸。 奶奶已去逝几个年头了,每当想起大门上那副旧得褪了色的对联,我就会想起奶奶,想起她那凹陷在满是沟壑皮肤里的眼睛,那么干枯,像早已干涸了的泉眼,想起她那瘦小如柴的身体,想起了她那枯树枝似的手。每当想起这些,我就不禁流下了泪水,这泪水和在奶奶走的那天流的一样苦涩,然而又带了点释然。我想,我终于还是原谅了奶奶,也原谅了自己对奶奶的不屑。 我不是奶奶唯一的孙女,生在一个农村的封建大家庭里,我总是挣扎,总在反抗,为什么天天如此,凭什么让妈妈承受那些姑嫂鄙夷的眼光,为什么要她承受那么多的恶言恶语甚至遭受虐待也不许反抗,就连爸爸也要畏惧到帮着她们责骂甚至殴打妈妈。可怜我的妈妈过早的长了一头的白发,而且精神上也出了问题,可是妈妈并不反抗。为什么要逆来顺受?我真的想问一问:“奶奶,妈妈是的儿媳,也是家里的一员,为什么你要这样的对待她?” 渐渐地,不满和怨恨在我的心里滋生,我不能向妈妈一样忍气吞声,我要保护妈妈,他们休想在伤害妈妈。可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奶奶对妈妈的故意刁难,于是在心里默念着“如果你死了,我不会流一滴眼泪,真的一滴也不流。” 可是在奶奶弥留之际,我内心的伤心和痛苦却超越了一切,反而强烈希望奶奶仍能活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真的能让坚冰融化。 奶奶走的那天晚上,大人孩子们都站在他的床前,悲伤地看着她,爸爸叔叔都哭了,毕竟是一个人,在无依无靠的困难的境遇中把六个儿女抚养成人。我静静地站在妈妈的身后,泪悄无声息地流着,此时奶奶那纸片似的身体,如柴的脸颊在我的视线里模糊。 最后,奶奶吃力地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的人,灰色的眼珠暗淡得没有一丝光彩。当她看到我时,突然眼睛一亮,居然伸了伸手,示意我走到她的身边。低低地而又断断续续地说:“孙女啊,我知道你恨我,可是我要走了,你就让你的恨给我带走吧,我对不住你和你的妈妈。”说完,她那干瘪的双眼缓缓地闭了起来,流下了两行浑浊的泪水。望着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的奶奶,满腔的恨与爱随着泪水一起决堤了。 奶奶啊!为什么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教会我敞开心胸,学会不去恨一个人。抛去恨的种种缠绕,去宽容一个人,你的心胸因获得某种解脱而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惬意,这就像花一样,在给人美丽和芬芳的同时自己也有缕缕的馨香。 教养的芬芳 似有一层薄薄的雾,飘飘荡荡,笼起那条遥远而又遥远的小路,模糊而又模糊。但是,那淡淡的,如紫萝蓝一般空灵,像独自徘徊在月下不时飘来的箫声的清雅的芬芳,时时将我拉回往昔。 很小的时候,我和妈妈到外婆家玩。几个小伙伴一起聚积在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我跑啊,跳啊,喊啊,玩得满头大汗。当我看到伙伴来追我时,我一边退,一边喊,“咚”一下子撞到了一个人。 我回头一看,呆了。是个大人,被我撞倒在地,手被刮破了,汩汩流着血。那个女人抬头望了望我,脸色苍白,眉头紧皱,努力地站了起来,一只手紧紧地捂着另一只手。我当时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被骂、被打。我的眼泪包在眼眶里,谁知那人笑了一笑说:“小孩子,以后玩小心啊,摔着自己可就不好了。” 我忘记了回答。她笑着走过去,飘过一缕缕淡淡的清香。 晚上,我满嘴塞着东西,高声答应着妈妈。端着脚盆,看也没看,把洗脚水从窗口泼了出去。正准备飞奔回屋时,听见“啊”的一声,我回头一看,呆住了,一个浑身湿淋淋的人呈现在我的眼前。头发紧贴在脸上,水顺着头发流过脸庞,她用带伤的手挠了挠头发。我认出来了,她就是白天的那个妇女。一阵恐惧涌上心来,我突然“哇”地叫出声来。 妈妈和外婆慌张地跑了出来。我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头也不敢抬一抬,妈妈和外婆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他婶,真是对不住。小孩把水泼到了你的身上了。”妈妈满是抱歉地说。我把妈妈紧紧地抱住,心都揪到一块儿了。 “哦,没有什么关系。我把你家孩子吓着了吧。”那妇女的声音很轻也很柔,就像妈妈哄我睡觉时的声音。我止不住抽泣起来。 她笑着,走上前,抚了抚我的头,轻声对我说:“小孩子,没有什么,放心好了。”然后,她很礼貌地向妈妈和外婆点了点头,微笑着带着缕缕的清香离去。 很多年过去了,我闻到了那股熟悉的香味,那是茉莉的清香,我终于明白了,那人为什么会原谅我,为什么会如此温文尔雅。 滚烫的开水,投几片茉莉花茶,清香立刻萦绕在我的身边,我望着渐渐舒展开的叶子,不禁陷入沉思:我能够像她一样有教养,像她一样温文尔雅,心胸开阔么?我能够在别人伤害我的时候,仍能坦然地微笑着面对他?如此,不但能够芬芳自己的心灵,还能芬芳周围的环境。 教养的芬芳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之道,处世之方,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都会体现出自己的情感。这情感或快乐,或忧伤,或真诚,或欺骗……这都源于我们每人各自的教养。有教养的人往往能拥有迷人的芬芳的魅力。 美的教养,是我们人格的体现,是我们正确的人生选择。感受教养的芬芳,他能让我体会到人性美;感受到教养的芬芳,它能让我们提高自己的素养,精益求精,更进一步;感受到教养的芬芳,它能让我们在人生的真谛中翱翔漫步。 有教养的人,同样拥有宽广的胸怀,大公无私和热爱奉献的精神。有教养的人,同样拥有敢于拼搏,敢于奋斗的人。钱学森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五年回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历经艰辛,毅然决定回到自己落后的祖国,以奉献自己的祖国。这是他人格教养的体现,不爱财富爱祖国,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可爱的祖国,这是他散发出最有人格意义的而有教养的芬芳。面对国内落后的条件,他毅然挑战自我,在他的领导下,在中国相继出现了原子弹和导弹。钱学森他那爱国拼搏的精神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拥有教养,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承受着挫折和灾难,意味着我们能够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司马迁就是这样一位有教养的人。不畏强权,不惧高官,敢于批评,虽遭遇极刑,他也没有倒下,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人生道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登上了人生的顶峰,为后世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的人生是坎坷的,也是辉煌的。他以高尚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教养的芬芳。 教养对于我们每个都很重要,提高自身的教养,或许我们不能像伟人那人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是一个新的高度。 让我们提高自身的教养吧,让自己的教养在人身中散发出纯正的芬芳。 教养的芬芳 教养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是个人品质的载体。教养给人以和善与友好,教养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微笑,一声谢谢。有时它是一张纸的厚度,是一步远的宽度。这点点滴滴,举手投足就是教养的最好诠释。 教养铸造完美的品质,当你的朋友在天明气清时乐意地把伞借给你,而在暴雨如骤时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要怪他,不要怨恨他,因为他只是不想两个人合用一把伞,并不是他没有教养地疏远你。这件事告诉你,以后凡事要学会宽容。宽容了他人,也就宽容了自己,也就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心情。教养铸就了你完美的品质。 教养有时仅是一张纸的厚度。当你不经意地走在路上,去上学上班时,路上的一张薄薄的纸片和周围美丽的环境极不相称,你是否会放慢你的脚步,谦逊地弯下腰来,张开你洁白的手把那张纸片捡起来呢?此时教养真的就是一张纸张的厚度,就是几步远的路程。 教养是一种沉着自然的心态。我小时极喜欢钓鱼,这是受到邻居王大爷的感染。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只要我俩一有空,便相约于S型的河道上,我那暴露在水面的浮漂,它竟纹丝不动。于是常常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而王大爷只是静静地呆坐在一个地方,不急不躁,往往满篓而归,而我就显得那么少了。我便询问有妙招,“你坐不住嘛!”这句话使我至今受用。的确,泰然处之需要平稳的心态,教养就是身处何处都能有坦然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教养。 确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颦一笑,无不反映出个人的教养。无意伤害了别人,一句轻轻的“对不起”“请原谅”,这往往能换来善意的理解。弯腰的捡起一张纸片,搀扶一下经过路口的盲人……这举手投足无不折射出你的光彩。 有了你的宽容,别人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有了你的帮助,别人就会获得一份力量;有了你的慷慨,别人就会得到一份温暖。获得收获,而不骄傲;面临挫折,而不灰心。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些都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教养。 教养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使受损的心灵能够痊愈。拥有教养的人不仅能芬芳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能芬芳别人的失落而寂寞的心灵。 教养的芬芳 大地之间弥漫着一种奇特的芳香,经过时间的历练愈加浓烈,愈加香远益清,它能净化尘世间的心灵,让人获得芬芳的教养。 教养的芬芳是品德的催化剂。不知何时,你和朋友之间有了摩擦,争辩得面红耳赤。然而静下心来,你就会渐渐地发现自己那颗宽容的心已渐渐地融化了对方的偏差。追根溯源,造就这颗宽容之心的主人是你自己,如你没有良好教养的催化,你是如何获得这颗珍贵的世人都渴望得到的宽容之心呢?又如何脱离世俗的风气登上心灵的最高殿堂呢?教养代表一个的形象,更是一个人被尊重的前提和基础。而你在与别人交流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出你个人的教养。被人偶踩一脚是破口大骂,还是笑脸相迎,在每一次不自觉的本能的选择中就折射出你个人的教养。 教养的芬芳是灵魂深处的正义之光。教养的芬芳点缀着我们的人生,让生命更加精彩,让社会更加安宁和睦。可是社会上有多少充满生机的花朵被送入了无情的监狱之中,是他们天生就是罪恶之徒,还是他们缺少了教养的引导?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审视自己,弥补不足,接受教养的熏陶,逐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进而营造自己的辉煌一生。 教养的芬芳是污浊心灵的明矾。不良风气不时地充斥在我们周围,稍不留心就会陷入歧途的泥潭,无法自拔,当自己所塑造的教养大厦轰然倒塌时,那你就会陷入泥淖的深渊,再也找不到一丝光亮和一点点温暖。即使是西北的寒风夹杂着雪花飘落在你早已冰凉的心灵上,即使在你陷入绝望之时,教养都会在你布满创伤的心灵上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融化一切污秽的邪气,引领出一条光明大道,让你在黑暗中摆脱恐惧。教养的芬芳如同明矾一样散落在你的心灵之泉,净化泉中的污秽。 教养的芬芳是品德的催化剂,催化我们高尚的品格;教养的芬芳是灵魂深处的正义之光,驱赶那邪恶的黑暗;教养的芬芳是污浊心灵的明矾,净化心灵的污秽……让教养的芬芳弥漫整个世界,让一切的不良风气灰飞烟灭,化作乌有,让教养的芬芳源远流长。 教养的芬芳 二零零八年的夏天势必成为一种符号,留存于世界的记忆中,鲜艳的中国红点燃世界的激情,也让世界各民族的人感受到中国教养的芬芳。 “最美的志愿者”微笑着告诉全世界的人:任何一个中国人遇到相同的情况,都会和她有相同的选择。不论倒下的那个人是曾经在中国土地上肆虐的日本的国民,还是在巴黎街头为抢火炬而呐喊助威的人,我们的选择都会一样,因为这是中国的教养。 中国的教养没有法国薰衣草的美丽浪漫,也没有荷兰郁金香的神秘诱人,中国的教养散发的是夏日濯清莲而出的荷花那淡淡的、温和的芬芳。 中国的教养是“以礼为先”。在零八奥运会上,中国人的“礼”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奥运赛程中,我们不疯狂,不像足迷那样以疯狂的举动发泄不满,我们礼貌地坐在观众席上,为每一次的精彩奉献掌声,一声声“加油”足以表达我们对中国奥运健儿的鼓励与期待。 面对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我们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刘翔退出赛场,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将祝贺送给新的冠军;当中国男篮走下赛场,我们同样为他们热泪盈眶。这就是中国的教养,君子一样的莲花散发的芬芳。 中国的教养没有富士山的浪漫神秘,也没有乞立马扎罗山的绵延不绝,中国的教养是泰山一般的坚韧,蔑视一切灾难与困难的王者气概。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人后退,只有不顾一切的勇往直前。当生命在瞬间遭遇威胁,没有人放弃生的希望,只有在废墟下的坚强挣扎。草绿的军装站成山的姿势,抵住灾难的洪涛,勇敢的人们靠在山的肩膀上,让生命的奇迹一次次上演。 他哭着回头,哀求道:“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钢筋水泥下,他以希望为支柱,度过了八天八夜的黑暗……这就是中国的教养,泰山一样坚韧。 中国的教养不似多瑙河般温情,也不似尼罗河那般悠长,中国的教养是长江的波涛汹涌,激情万丈。 在异国他乡,中国人用自己的语言一遍遍述说中国文明的伟大;面对外国人的挑衅与辱骂,我们奋起反击,用炽热的激情捍卫祖国的尊严。 他用纯粹的法文作了精彩的演讲,告诉那些“蓝眼睛”中国有多伟大;她用法律维护中国人的利益,将美国广播公司告上法庭。这就是中国的教养,长江一般汹涌。 是君子荷花的芳香,是泰山王者的坚强,也是长江汹涌的正义。中国的教养,源远流长。 [简评]: 文章从三个角度诠释了中国的教养:温和大度、勇敢坚强、正义不屈,并分别以莲花、泰山、长江作为抒情载体,形象深刻地阐明了教养的内涵。行文结构整饬,思路清晰。文笔细腻流畅,文采飞扬。 【解析】 试题分析: 1、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这里教养应指一个人的良好道德或文化品质。芬芳即香气,这里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述,“教养的芬芳”应当是要表现一种良好的道德或文化品质及其对人的影响。比如题中所说的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等良好品质,这里一个关键是要写出影响,写出一种美好品质对周围人的正面引导、激励作用,联系现在的社会现实,这个作文题确实很好,体现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命题思路。 2、这个题目虽然说文体不限,但文体的指向性却非常明显,即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这样的文章容易写而且容易写得出彩。如写议论文很难做到观点新颖,容易落入俗套,从而被打入一般的平庸之作的行列,难以得高分。 构思: 1、最容易想到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构思就是精雕细刻几个能够体现教养的芬芳的经典画面,最好这几个画面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人的不同方面的教养,因为教养本来就不仅仅是指一种优良品质,而是具备多种良好品质的综合反映。而且一定要有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点题。 2、也可以写一个你所遇到的具有良好教养的人对你的灵魂深处的触动,不仅要写出触动你的事件(最好用细节描写),而且要写出自己精神受到触动时的感觉(最好用心理描写),也要注意在开头和结尾扣题点题。 3、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先教养对一个人成长、成功的重要性,再联系现实指出当今社会道德的沦丧、人的良好品质的确实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指出良好教养对当前改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呼吁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让教养的芬芳弥漫于我们的周围,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世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

1.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对待物欲方面的不同态度。(4分)

2.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15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的消息, 正在改变着中国各地未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两大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 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夏放透露,12日上午已经开会,敲定将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本。张夏放坦言,此前《透明的胡萝卜》也在备选之列,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对这篇文章入选教材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组的朱于国,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语文教材编写部门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很关注”,未来肯定会考虑增加相关篇目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容。但是,同时他也强调,语文教材的课文改变,需要由编委会确定,“魔幻现实主义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加入莫言先生的作品,会考虑选择浅显一些的文章。”

1.请为上述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分)

2.根据上述消息,就“莫言作品编入中学教材”, 写一段新闻短评。(10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汪 曾 祺

凸 凹

早就想写一篇汪老的文章,并不因为他是名人,是心里很想很想。

从来未见过汪老,只听人说,他身高不够七尺,是个很不起眼的老头儿,这让我感到很高兴。我总觉得不起眼的人,往往有很强的内在力量,因为人是生物界唯一不靠体力取胜的动物。

我固执地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文章与他本人应该是一种宿命关系。汪老文章很小,却有大的内力;他本人便不应该驴高马大、张牙舞爪。悄然而柔嫩地生活写作,于他于他的读者,都惬意。

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她。在我的办公桌上,内室的枕畔,便均备放一本汪曾祺。汪老的文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概因汪老的文章不浮、不滑,有一种滋润生命的温暖。

读汪老文章读得久了,竟幻化出这样一种情景:

在一个古旧的小木屋里,有一只泥抹的小火炉,围炉坐着汪老和我。汪老是一个爱讲故事的老人,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孩童。炉中无声地闪着桔黄色的光,照得爷儿俩的脸也一片桔黄。汪老平静地讲他的故事,故事也无大的波澜。他的故事讲得脉络清晰,里边的人物即便是丑角也有几分妩媚,即便是惊天悲哭也有间隙中的微小。使你感到,他不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而是在叙说自己的生活经历。见我听得很专注,便说:

“你看,人活着,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啊!”

见我不吱声,他以为我没听懂,便用绵温的手抚一抚我的头,“不必想它了。”他不强迫我懂,其实,我早已懂了。继续听他讲下去,后来,那个火炉与汪老竟成为一体了。

这一幻境,其实就是读汪老文章的感觉具象。他不强迫你读懂他,他不强迫你接受他,你却被他感染,心甘情愿地接受他。正如那悄然冒着桔黄色火苗的火炉,它不强烈地炽烤你,你却感到了撩到心尖上的温暖。

如果人有颜色的话,汪老便是桔黄色的。

他的故事,有一个总的主题:便是人活着,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汪老很尊重他的读者。汪老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人生境界的深厚,使他不愿展示伤疤,以逞英雄豪气;不愿发小我激情,以臧否纷繁的大千世界。而是取与读者平等的角度,娓娓的跟你谈些什么。使心灵的毛孔张开,需要的便是这种娓娓的气氛;这娓娓的情调,会给心灵以滋润。猛火给人以表皮的刺痛,文火才把温暖滋润进骨髓。汪老大睿智。

汪老很尊重他笔底的人物。他把笔下人物当作自己的友人,而不是一任笔尖拨动的玩偶。他爱他的人物,不忍心糟蹋他们。因为,在朋友眼里,友人只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短处,却没有大恶丑——

那个行医的王淡人先生(《钓鱼的医生》),痴迷垂钓,爱做傻事,傻到竟把抽大烟的病人接到家里,管吃喝,却不取分文。感于他傻得仗义,汪老在小说的结尾,写了这么一句:你好,王淡人先生!

这是在写小说么?这声你好,非经年老友说不出口啊!

还有在《八千岁》中写宋侉子,宋侉子是个混迹江湖的马贩子,乃俗鄙之人。花钱住在情人家,“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爱得天昏地暗。情意正酣,钱袋却瘪,宋侉子怎么办呢?汪老写道:

“(宋侉子)就说一声,‘我明天有事,不来了’,跨上踢雪乌骓马,没影儿子。在一起时,恩恩义义;分开时,潇潇洒洒。”

这俗鄙人身上的超然大气,一些正人君子能望其项背么?

所以,汪老文字,虽然平静,却是真性情之作。真性情是一种温暖的东西;深深地滋润到读者的心里去,便是极自然的事。

“人间送小温。”这是汪老说的。这便是汪老文章让人感到温暖的根本。

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

你好,汪曾祺先生!

1.从文中筛选出两个能体现汪曾祺为人为文特点且关系紧密的词语,分别填在下列横线处。(4分)

答:为人特点:         。为文特点:       

2.作者幻化与汪曾祺围炉而坐的情形时,提到“泥抹的小火炉”,简要分析这一物象使用的效果。(4分)

答:                                                                                    

3.“汪老文章很小,却有大的内力。” 联系全文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有哪些?(4分)

答:                                                                                    

4.文中提到汪老的两篇小说,其行文目的是什么?(6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你利用花,花也利用你

我们为何给人送花?赠人以花可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我们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种强大的心理效应,然而在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方面还没有进行过多少科学研究,尽管花卉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国际产业。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花卉能够激发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层心理变化,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他任何物种几乎都不一样;更让人好奇的是,花卉可能利用了它对人类的这种独特影响来不断进化。进化生物学认为,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物种而进化,从而使其不断传播开来。但是这种理论提出,植物——人类共同进化的根据是花儿带来的感情奖赏。

拉特格拉斯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和遗传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他们认为,人类至少5000年来一直在广泛种植花卉,与其他植物相比,它们拥有非常大的进化优势。他们还指出,花卉的形状和香味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为了验证其论点,这个研究小组给150位妇女带去不同的礼物,其中包括鲜花、水果和糖果等。结果发现,得到鲜花的妇女比得到其他礼物妇女要兴奋得多。他们通过另外的试验发现,鲜花不仅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能使人露出笑容、开口交谈,而且还能促进认知功能,比如提高记忆力等。有些人得到鲜花后的情感表现甚至完全出乎研究人员的意料。

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进化理论来解释鲜花带来的这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效应。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对风景和植物的欣赏跟人类原始时期的生存条件有关,当时人类要根据环境线索来寻找食物。由于花儿这种美丽的东西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人类变得“从感情上”欣赏这种美,所以会喜欢花。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意味着将来会结出果实供人食用,这样的地方也可能比较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然而拉特格拉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鲜花各种不同的感觉因素在共同影响人的情绪,因此鲜花是“超级刺激物”,通过多通道感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这些引起感觉注意的因素多数会造成我们的心理状态迅速出现深度变化。

对人类基本没有食用或其他生存价值的开花植物,利用对人的情感作用实现了与人类的共同进化,这跟狗的进化情况很相像。开花植物就相当于作为人类伙伴的动物。所以,下次你给别人送花就知道,你利用花的时候,花也在利用你。

1.人类喜欢花,应当说最先源于人类的              ,这是               理论持有的观点。(4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包括鲜花在内的植物,往往为了吸引众多不同的物种而进化。

B.无论是鲜花的形状还是鲜花的香味,都能引发人强烈的情感反应。

C.原始人类对花儿的喜爱,与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

D.对接受鲜花的心理效应问题,心理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对开花植物进化的认识是一致的。

B.鲜花不仅能使人露出笑容,而且还能提高记忆力,促进思维功能发展。

C.科学研究证实,鲜花跟食物采集息息相关,所以人类“从感情上”喜欢花。

D.对人类来说,开花植物既没有食用价值,也没有其他基本生存价值。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5分)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                      。(苏轼《赤壁赋》)

3.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5.                 ,靡有朝矣。(《诗经·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