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 貂皮大衣 (美国)马克·吐温 收到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

貂皮大衣

(美国)马克·吐温

收到通知接受遗产的信后,阿曼达的快乐简直无以形容。她是多么希望她的丈夫还在世,这样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馈赠安享老来福了。

她并不那么穷,凭她的工作所得,她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她并不满足于25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那些她过去根本无力问津的东西。

阿曼达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令她暴富的信。那可是一大笔钱,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而今她所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花这么多的钱呢?当然消费方法成千上万,可是,在她的内心深处,答案早已存在:一件貂皮大衣。她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件貂皮大衣。

一旦决定,她马上走进一家皮草行,在那里看遍了所有的貂皮大衣,尔后选出了她最喜欢的一件。

“您穿正合适,夫人。”

当然了,那还用说,她感觉美妙极了,恨不得马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华贵,并向每一个人示善。她随便的数出了钱,傲慢地付清了账。

正是早春二月,其后的十余天里,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生平第一次,她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幸福和快乐。每晚就寝前,她都要仔细端详它,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它。所以,她真害怕这心爱之物会被盗去。她为它保了险,保金不菲。

在家呆着时她就放心,她的貂皮大衣不会遭遇不测。出门时她也不怕,她可以穿着它。尽管如此,也烦恼频生:要弄脏大衣可太容易了。

天气日渐转暖,阿曼达的烦恼也与日俱增。她不能穿貂皮大衣出门的季节来得太快了。四月的第三周,她突然发现世间万物中,她最恨的莫过于夏天了。在绝望中,她眼见夏天逼近,尽管她的绝大多数朋友都厌恶漫长的冬季,翘盼晴暖的天气。

夏天最终来到了。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阿曼达被迫只得待在家里与大衣为伍。她偶尔出去一趟,把大衣留在家里,却又惶惶然不知所措。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她跑出去,跳上出租车,直奔皮草行。

“我想退了它,”她说,“你们看,它还跟新的一样。”

可是店主告诉她,由于貂皮跌价了,所以她只能得回原价的五分之一。阿曼达的心凉了。

“真抱歉未能满足您的要求,夫人,”店主说,“再见。”

打那以后,阿曼达处心积虑地构想如何除去这个大包袱。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无法卖掉它,但她可以遗失它,不是吗?大衣是保了险的。如果她成功地丢了它,就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百分之百的赔偿。

要“遗失”一件貂皮大衣也绝非阿曼达所想的那般容易,但是她还是成功了。她坐上出租车,在闹市区下了车,并将大衣弃置在后座上,仿佛她真的忘了似的。然后她徒步回家,又变成了自由人。一到家,她马上写信向保险公司索赔。十天后,她去了保险公司。

“我们已收到了您的信。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要记住,保险政策第十五条给予我们以赔偿实物的选择权。我们正准备这样做。”

“什么!”

“很简单,您只能再选一件貂皮大衣。我们会付钱的。”

她乞求,她哀嚎,可都无济于事。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

1.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阿曼达的形象。(5分)

2.根据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下面空格。(每空不超过6个字,共3分)

接受遗产买大衣 ——            ——            ——            —— 获赔大衣

3.联系全文,说说小说最后一段的特点与作用。(6分)

 

1.阿曼达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最终被奢华(或财富)所累的形象。她不满足俭朴的生活,对奢侈品梦寐以求,拥有之后幸福快乐;最后又为奢侈品带来的现实的烦恼搞得焦头烂额,千方百计想摆脱却不得。 2.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接受遗产买大衣——享受大衣——看守大衣——遗失大衣——获赔大衣。 3.特点:出乎意料,情理之中(或欧亨利式结尾),发人深思。作用:①揭示悬念,点明标题②启发读者思考人生,原来追求财富,享受奢华,不惜铤而走险,只能葬送一生幸福,深化了主旨。 【解析】 1. 试题分析:从阿曼达“并不满足于25年来所过的俭朴生活,她向往的是五光十色的奢侈品” ,买到大衣后“她感觉美妙极了”,“貂皮大衣令阿曼达尽领了风骚”,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奢华”的形象,后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对貂皮大衣已经恨之入骨了”,保险公司要赔给她大衣,“她乞求,她哀嚎”,可以看出她最终被奢华(或财富)所累。先总述,后分析。总述3分,分析2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做这道题我们要先来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本文以大衣为线索,先写了阿曼达获得遗产暴富买大衣——故事的开端,然后是大衣让她尽领了风骚,她对大衣无比珍爱天天看守——故事的发展,进而发现大衣成了禁锢自己的牢笼想办法遗失大衣——故事的发展,最后本想找保险公司赔偿,没想到获赔大衣——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样我们就会得到本题的答案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分析一则小说最后一段的特点与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她必须有一件貂皮大衣,她被判了‘终生监禁’”,让读者明白,原来追求财富,享受奢华,不惜铤而走险,只能葬送一生幸福,这就深化了小说的主旨。(2分)结构上,结尾似乎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的作用就是,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深思,结合本文来看,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篇末再次扣标题。(点明结构特点2分,作用2分) (酌情给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他看上去既不象牧羊的,也不象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抛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再次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桥边的老人》

1.简析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的作用。(3分)

2.文中的“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请简析。(4分)

3.从“我一直在照管这些动物”在文中的反复出现,能看出老人怎样的生活遭遇?作者写这些的意图是什么?(4分)

4.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结合这一观点请指出文中划线的语句里所隐藏的语言和情感内涵。(4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B.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现代著名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

C.雨果,法国文学巨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红与黑》等长篇小说。

D.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其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部“非常及时的书”。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从来瞄不准,不要说野兔子,就连一只松鼠也没打到过。                                   。“天哪!如果我想打死德国兵,遇难的却是‘花大姐’,怎么办?”朱阿这样想,不敢贸然开枪。

①他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②他想对准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

③当他朝树上的鸟儿开枪时,它们甚至动也不动。

④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

⑤没人愿和他一起去打猎,因为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

  A.④①②③⑤        B.①④③⑤②

C.③①④②⑤        D.③⑤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行政院长刘兆玄看来,“江陈会”为扩大两岸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这不仅是东亚和平进程的重大事件,而且是两岸制度性协商的良好开端。

B.服装的得体与否,也能体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

C.在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D.我国目前的测控通信网,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最强的测控系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讨论春游计划时,男生主张去郊外探险,女生主张去博物馆,双方意见南辕北辙

B.5.7级地震给江西瑞昌、九江带来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惊叫声、呼救声,房塌楼倒的轰鸣声,声声振聋发聩

C.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某局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