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小诗,结合你对生活的思考,写一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面小诗,结合你对生活的思考,写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风可以吹走

一张

无助的纸片

却吹不走

一只

会飞的蝴蝶

 

成功的翅膀 有这样一个事实摆在我们眼前:在狂风俘虏了一张无助的纸片的时候,对面的一角,有一只蝴蝶却以与纸片不同的方向朝向纸片飞去,两者相遇,画面就此定格。我不禁产生疑问:“同样是轻如鸿毛,为何前者被风吹走,而后者却能顶风而行呢?”翅膀,对啊,是翅膀,以不断挥动的方式,与大自然做着持久的抗争。 其实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无助的“纸片”比比皆是。城市快速的节奏,每天一样的光景,麻木了一代又一道曾在年少时有远大理想的人。生存是他们的主旋律,于是他们便顺应着社会的“潮流”,随从着时代的风向,漫无目的的走向未来,最后抵达终点——平庸。恐怕这一切就在父母对他们说起“不好好学习只好扫大街”的时候,就此敲定。因为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成就非凡的动力,已被无情地卸去。 纵然,生存是成就非凡的前提,可是如果人人都只满足于生存,谁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呢?人就要活得非凡,活得有价值,不然只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周恩来胸怀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响彻云霄。终凭借努力成为了国家总理,于我国的开国元勋之列。我想,如果没有志存高远之士崭露头角,古往今来的成就便会付之一炬。所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才不会向纸片一般,漫无目的地漂泊流浪。  而所谓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只需持续不断地为之奋斗,并克服一切阻力。  成就非凡在于坚持。不管你是出生名门世家还是地位卑贱,都有平庸与非凡的选择权。富贵者坐享其成,不求奋进,平庸便向他们靠近,最终泯然众人矣。贫贱者克服逆境,努力开拓事业,终成佳人。其区别在于努力与否。而持续的努力,才是致千里的必要条件。“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便告诉我们坚持的道理,而坚持的条件,便是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当家境的贫寒已然威胁到贫贱者的生存之时,贫贱者是否因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而放弃理想谋得生存?有一些人放弃了,而另一些人,他们自始至终便拥有走出困境的信念,最终在前者的衬托下,更显非凡,以胜利者的姿态矗立于金字塔尖。就好比飓风中的蝴蝶,因为只要自己一喘息,便会卷入风之涡流之中,无法回头,于是挥动翅膀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成就非凡更在于方法。蝴蝶再顶过一段暴风后,终于找到了翅膀张开的最佳角度,最终完成了“顶风而行”到“借风而行”的转变。贫者经过多年的打拼完成脱贫后,将时间与经验结合,完成了行业全球化的壮举,致富存名。 所以,当自己陷入困境之时,不妨下定决心,坚持实践,探求方法,双翼定能带你展翅高飞,穿越层峦叠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本题可从以下一些思考:材料中的三个意象为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把握三个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风是施力者,纸片和蝴蝶是受力者,纸片与蝴蝶的区别在于:纸片单薄、苍白、脆弱、没有生命力,只能无助地被风吹走,成为被风随意摆布的对象;蝴蝶虽同样单薄、弱小,但它具有生命活力,拥有会飞的翅膀,能够在风中把持自己,摆脱风的控制。结合现实生活,联想三个意象背后的某种象征义或隐喻义。立意时可以以其中的一个意象为主,进行联想,但最好能将几个意象组合起来,根据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整体联想,揭示某种生活道理。 1.“风”——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影无踪,形态多样,变化莫测,是一种吹动他物的“外力”(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正面是助力,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顺境、有利条件、好的社会风尚、风气等;负面是阻力,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逆境、不利条件、不良的社会思潮、歪风邪气等。面对好“风”,我们要学会顺风而行,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勇开风气之先”;面对坏“风”,我们要学会御(逆)风而行,如“任尔东西南北风”、“抵御歪风葆本色”,而不要“盲目跟风”、“顶风作案”、“尽出风头”。“风”也可以是中性的,如时尚、潮流,用好了造福人生,没用好危害社会。2.“无助的纸片”——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轻飘,单薄,易碎,无生命,无思想,“无助”地被吹走的状态,容易让人想到没有思想活力、没有自控力、没有根基的人和事,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孤立无助地被动地任其摆布。如“无生命力的支撑,永远是被动的”、“不能自己给力,只能受制于人”、“不能自我主宰、只能被人主宰“、“无力者无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无助”一词,还可理解为没有外界资源、没有外界帮助,但主要应指没有精神内涵。3.“会飞的蝴蝶”——一种弱小的生命,同样是单薄,脆弱,但轻盈,灵动,有生命,有灵魂,有活力,特别是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风来时它可以敛翅静待,可以震翅而息,也可以展翅而起,迎风飘舞,它可以在风中主宰自己,把持自己,展现自己。“会飞”的特技,让人想起那些有生气、有灵魂、有思想、有本领、有实力的人,他们能在各种外力(包括外界坏境、条件等)面前,能把持自己思想和灵魂,独立自主,特立独行,能掌控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随波逐流等。如“有活力才有定力”、“在脆弱中走向坚韧靠的是生命活力”、“用灵魂(思想、智慧)主宰命运”、“自立者必自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存在”、“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等。4.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三者之间的关系——风与纸、风与蝴蝶(外力与内力,客观与主观等)、纸与蝴蝶(被动与主动、消极与积极等),思考事物之间的前因后果、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等哲学关系,对材料的内在寓意进行整体把握,可以使立论更完备,说理更辩证,论述更严谨更深刻。 就以上四个角度而言,单独从“风”的角度立意较难,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侧重从“无助的纸片”或“会飞的蝴蝶”角度立意,必然要以“风”的作用为参照,如果丢掉了“风”的要素,也容易使议论失去依傍,而且“纸片”与“蝴蝶”之间也可以彼此对照,使论述更鲜明。其实,真正孤立地从一个意象的角度来写是不可取的,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材料,才能使立意更准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6分)

2013年09月10日《现代快报》讯: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在9月8日和9日连续两天,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以“每日一呼”的名义,发出同样的内容: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 随后,不少网友对此进行了转发和评论。

@匆匆过客小松:小学应该把用于外语教学的时间用来诵读国学经典,或者是练习毛笔书法。课外愿意学外语的,就自己学吧……

@躺着的傻鱼:英语就应该作为选修课,现在都快成母语了。

对部分网友的评论,王旭明也通过微博进行了回复。

网友“@岐山凤鸣”对王旭明说,“非常同意你的意见,这些年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全民疯狂学英语;非专业者毕业后基本不用英语;汉语能力直线下降;英语老师不会写基本的汉字等。不过建议先取消高考英语,把英语必修课的角色转换成兴趣课、选修课,再来谈取消小学英语。”对此,王旭明回复称,“现在必须下猛药了。”

结合你身边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字数80字左右。(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成都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银行代排”颇有意思:付2元钱,就帮你排队。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2小时,2元钱换2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

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银行代排”下一个定义。(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20字)

(1)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的一种雇佣行为。

(2)被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       _________的一种雇佣行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22分)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峡口处,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篇描写峡谷,着力突出了它的“险”“奇”“静”;对四角蛇的描写,更是以动衬静,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这些特点。

B.肥汉“梦一样呆着”,是被骑手喝酒吃肉时的气概,以及酒后不同寻常的动作和表情所震撼。肥汉的“呆”突出了肥汉的性格特征。

C.小说文字简洁,注重细节描写。“布旗上有个藏文字”“藏靴上一层细土”,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

D.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E.小说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描写神奇的峡谷与质朴的边民,观察细致,笔法老练,用语奇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8.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习题。(8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