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欲得君作记,君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①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②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①山人:山居者,指隐士。 ②乾没氏:侥幸取利的人。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欲得君作记              渠:他        B.非深山之中            特:只

 C.欺松桂而云壑者多矣      诱:欺骗      D.药不二                贾:出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以我故为之          尔无忘乃父之志

 B.子何疑                积土成山,风雨兴

 C.请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今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今为儿女子所知        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伪隐者讽刺否定的一项是(  )

 ①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②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③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④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

 ⑤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      ⑥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A.①③④⑤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

4.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斋的本身作记述描画,而是从题外作淋漓发挥,以对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名为隐士而实为热中于利禄之徒的丑恶面目。

 B.作者从“夫隐,自闭之义也”说起,认为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处,以古代隐士的高尚行为与今之“乾没氏”钻营牟利的卑劣行径作对照,鞭笞痛骂了现实中那班追名逐利之徒。

 C.古人认为“隐”有大小之别,小隐是因为刚刚隐居的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去,“大隐 ”因为道行深,可以不诱于外物,所以可以隐在闹市。

 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者,从而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

5.把第I卷文言文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3分)

②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3分)

③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4分)

 

1.D 2.A 3.C 4.D 5.①像盗跖一样行事,(却像)伯夷一样说话,说“我是隐者”,行吗?(“行”“语”“我隐者也”句式各1分) ②(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固”“所以”“子何疑焉”句式各1分) ③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文” “显”“ 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句式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贾:价。此类试题应将原句放在文中,推断原句大意,继而推断出加点词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虚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首先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原句意思,然后根据原句意思确定虚词意思,如果虚词用法不能从意思上确定出区别,可以从虚词前后的关系断定。 A其:项“其” 作副词用,表祈使语气,B句末语气词╱兼词,C用╱把,D却╱甚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 ①④是作者对隐者在看法,而不属于对假隐者的讽刺否定。此类试题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排除法。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从开头来看,求取书斋之记,是娄公本意,作者说“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是作者委婉地批评娄公。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文” “显”“ 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句式各1分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行”译为行事,“语”译为说话,“我隐者也”译为我是隐者。(2) “固”译为本来,“所以” 译为……的原因,“子何疑焉”译为您怀疑什么呢?(3) “文”译为修饰,“显” 译为显扬,“焉用文之”译为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是求显也” 译为这是追求显扬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游历长安时,住在娄公家中。娄公,是一位隐者,住在长安市市区三十年了。家中有一个小书斋,称为“市隐”,和他交往的大夫、士人,很多替它题诗的,他想要您写一篇记,您还是因我的缘故写一篇记吧。” 我说:你懂得隐的含义吗?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之意。古人隐于农、工、商、医卜、屠钓,以至于赌徒、卖酒人、守关吏、酒家伙计,无处不在,不只(生活)在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才算隐者。前人之所以有大隐、小隐的区别,是说那些最初有智巧变诈之心的人,对道的信仰还不够坚定,不愿意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把隐居山林作为小隐。那些既能坚守(操行)又能应付(世事)的人,不被外物所诱惑,他们或出仕或退隐,喧嚣与寂静全都忘记了,所以(人们)把隐居于朝廷与市肆的人作为大隐。依我看来,小隐在山林的,或许有,但在朝廷与市肆中隐居的人未必都是大隐。自从“山人”(李渤)以隐士为名索要高位以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更何况是居在朝市的人呢?现在那些投机牟利之人,敛缩肩膀出入市肆,翘着双腿操纵、把持集市,以牟取高利,用利嘴长爪,争强好胜,谋求功名,以致于与佣夫商人为一点微末小利争得头破血流。挂羊头,卖狗肉,像盗跖一样行事,(却像)伯夷一样说话,说“我是隐者”,行吗?我冒昧地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什么呢?”  (友人)说:“他卖书来换取食物,求饱罢了,不妨害他的清廉;凭诗酒与各位士大夫交往,求得融洽罢了,不妨害他的高洁。(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知道了,我替你写这篇记。即使如此,我对于这件事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之事来说清我的看法。伯休在都市中卖药,他的药没有两种价格,一个女子来买药,伯休坚持不肯改变(降低)价格,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吧?为什么不肯改变价格呢?’于是韩伯休叹息说:‘我本来不求名声,现在(我的名字)却被一个小女子知道了!’他丢了药,径自离开了,至死也没再回来。娄公本来是隐居的人,可是与外界隔绝的想法,恐怕与伯休不同吧?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娄公)用这篇记做什么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欢娄公的大夫士人勉强要替他求名罢了,不是娄公的本意吧。你回去试着用我的话问问他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丹尼尔·贝尔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被光怪陆离的形象的海洋淹没了。不管是电视屏幕,还是公交车体广告,或者商店橱窗,触目全是形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用语言思考和交流,但得到的信息80%以上却来自形象。而现代都市正在纵容这种视觉依赖性,只要有形象,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代文化中的人就会如鱼得水,用语言思考的环节正在被忽略。这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言、象关系的经典论述相吻合:“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

这也许能说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代中国何以能够亦步亦趋地追随“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的潮流:中国历史上本来就不象西方那样确立过高扬理性的“语言的中心地位”,所以即使没有经历西方那祥完备发展的“扫荡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的“机械复制时代”,中国同样可以沐浴着全球化浪潮中的欧风美雨,欣然接受这个当代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的事实。

 广告无疑是一种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上的文化现象。它当然不可能逃脱当代文化整体走向的制约。就大多数电视广告而言,假如你按下遥控器的静音钮,你一样可以看明白它们想要贩卖的是什么。就平面广告来说,语言也一样受到了形象的巨大的挑战。

视觉文化时代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形象的“霸权”,更重要的是形象的大批量复制和无孔不入的渗透性正在导致现实与形象之间的区别的消失。在这个意义上,形象的生产实际上也是在塑造着现实。这就导致了现实“虚拟性和可模型化”的审美化倾向。现实的审美化造就了德国哲学家威尔什所谓的“审美人”。

广告人正是从事“象征符号生产”职业的一类审美人。广告人一方面具有审美化现实所塑造的审美人的普遍角色特征,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关系他们也积极向社会提供着用形象说话的“象征商品”,亦即广告作品。从总体上看,广告作品中的形象最初是符合受众使用形象的文化逻辑的。但如前所述,形象的霸权性使它最终建立起自己的发展逻辑,而且是一个相当强硬、不可违背的逻辑。

于是对于广告人来说,这种制造形象的工作就绝非轻松愉快了。在这个视觉文化时代,大众对视觉快感的期待已经被大大提高了,而且还在继续提高。广告人试图使形象负载较多的含义,受众需要的却是拥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本身。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推销商品、服务或是观念,广告就不能停留在平均水平的审美趣味上,而是必须提供超常的视觉刺激。在这种超常刺激之下,受众对视觉快感的期待又会相应地进一步提高。于是再加大刺激……

这样一个互动过程的建立对广告来说不能算是个好消息。一方面受到娇纵的受众会越来越偏向于感性和欲望,无餍足地要求视觉形象的强度和冲击力而忽略形象所承载的意义;另一方面,为了加大刺激,创意依恃着越来越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不断地作出位之思,不断地违背形象自身的逻辑,终于导致传统的形象及其相关规则的失效,最终结果是受众想象力和理解力的混乱。

1.下列不能说明“视觉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的一项是(  ) 

 A.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被光怪陆离的形象的海洋淹没,所得到的信息80%以上来自形象。

 B.置身当代文化中的人们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只要有形象,生活就如鱼得水。

 C.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的论述表明在语言和视觉形象中视觉形象占重要地位。

 D.“虚拟性和可模型化”的审美倾向造就了当代社会大量从事“象征符号生产”的广告人。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广告最能体现视觉文化时代来临的特点,多数电视广告无需声音,就能使观众明白其意图。

B.形象的复制和渗透性正导致现实与形象之间的区别消失是视觉文化时代特点的重要体现。

C.形象所建立的强硬、不可违背的逻辑使受众对广告作品形象的使用一开始就受到干扰。

D.为满足受众的感性和欲望,广告创意违背形象自身的逻辑,导致受众想象力和理解力混乱。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项是(  )                 

 A.广告人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自己必须了解受众的视觉刺激,而且还要不断增强广告作品的视觉刺激性。

B.媒介技术手段越先进,广告视觉形象的强度和冲击力会越大,而形象所承载的意义就更有可能被忽略。

C.中国追随当代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的潮流的现象可以说明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历史并不是有固定规律的。

 D.视觉形象越来越“霸权”,人们用语言思考的环节正在逐渐被忽略,最终会导致人类语言能力不断弱化。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转基因水稻可能很快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将成为第一个批准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的国家,转基因大米很快就能端上中国人的饭桌。

 B.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湖南等城市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动漫产业,把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提升并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C.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最剧烈的时期,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能力较弱的人身上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震荡”现象。   

 D.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正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紫砂杯具自古以来就为茶器之首,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保健功效,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玻璃、塑料杯具望尘莫及的。

B.他是个有名的电视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电视。

C.经过几个月的集训,国家足球队的技战术水平是否能有较大提高,精神面貌是否能有明显改变,广大球迷正拭目以待

D.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②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

 ③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_____的地方。

 A.辽阔     义气      彷徨        B.寥廓     意气      犹豫

 C.寥廓     义气      彷徨        D.辽阔     意气      犹豫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联袂    滂沱    心慌意乱     源远流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舔舐    脉膊    融汇贯通     自食其言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C.缥缈    烦燥    挥斥方遒     一愁莫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料峭    撕打    瞠目结舌     迫不急待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