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连州[注]阳山归路 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连州[]阳山归路

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注]连州,今广东阳山县。吕本中,北宋末期诗人。这首诗是诗人为避战乱,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

1.诗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境况?请结合注释简要分析。(3分)

2.试分析诗中“不知”“强言”两词的妙处。(4分)

 

1.时局动乱,诗人衰病漂泊,忧时伤国,满怀哀愁。 2.小儿女不解父亲此刻的心情,竟说湘潭风光胜过江南。这两个词语不仅写出了小儿女的天真无知,又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悲愁之情,读来倍觉伤痛。 【解析】 1. 试题分析:从注释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诗人为避战乱,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烟瘴”指战乱之地,写出时局动乱;“疾病衰颓”写出诗人体弱多病。诗人为体弱多病而愁,为战乱而愁,为国家而愁。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分析所使用的手法,“不知”“强言”的原因,诗人内心的感情。“不知”“强言” 不仅写出了小儿女的天真无知,又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悲愁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郊湛等曰:“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帝:晋武帝司马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质事人,复何容易      委:放弃

B.其先识不如此          伐:夸耀

C.军司徐胤执棨营门曰    当:挡住

D.陈饯吴之计            面:当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沈故吏免   竟诡计令吴罢守

B.每边害,祜患之  石城以西,尽晋有

C.自是前后降不绝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

D.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  至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B.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D.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祜不仅仪容俊美,善于谈吐,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曹爽早年征召羊祜,羊祜拒绝,后来曹爽失败,羊祜免难。

B.羊祜在出镇南夏期间,开办学校,发展生产广积粮食,采取怀柔策略征服吴人民心,为后来晋灭吴奠定了基础。

C.羊祜用计平定边害,为晋国守边腾出了一半兵力。羊祜命腾出的将士去垦田种粮,使得晋军储备了十年的军粮。

D.羊祜率军外出打猎不越边界,凡自己的士兵得到吴人打伤的猎物,悉数归还。吴人深服羊祜此举,称其“羊公”。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3分)

②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4分)

(2)除有远见卓识外,羊祜还有哪些美好品质?(3分)

 

查看答案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                        ,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

②“意境”是一个由“意”和“镜”相结合的美学范畴

③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

④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⑤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⑥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②⑤  C.③④②⑤①⑥   D.④③①⑤②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再战告捷。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

    C.“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将“国宝”南迁。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空前绝后的文物大迁徒工程。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藏匿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一位当事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不过,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确乎愈挺愈直了!”

A.空前绝后    B.藏匿    C.安然无恙    D.确乎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促/嵬    离/反计    序渐进/私舞弊

B.忸/拘    提销社    不成军/振聋发

C.张/字    急击炮    签订约/而不舍

D.熟知    分热器    不及防/出类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