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毋庸讳言,在英语文明依然强势的今天,英语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毋庸讳言,在英语文明依然强势的今天,英语是最为通用的国际语言,政治、科技、文化的信息传播大都以英语为最主要的载体。因此,无论是个人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还是国家寻求发展,都不能轻视英语。不仅接引国外新知需要英语,将中国文化向国外推广也需要英语。

(二)近世以来,西方文明的的强势输入,损害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强烈地触动了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情绪,这也是当前民众反感普遍性强制学习英语的一个背景。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例文: 英语真的那么重要吗? 惊闻上海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六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只考英语和数学而不考语文,我实在是惊诧莫名。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堂堂中国高校竟然弃自己的母语于不顾,把英语作为学生的看家法宝,这也太滑天下之大稽了吧! 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上任何国家,母语都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当中饱含着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汉语言文化,就连那些漂泊海外多年的华人仍以说中国话、写中国字为自豪,现在随着国力的增强,“汉语热“在世界各地已形成蓬勃之势,我实在搞不明白我们自己的大学竟然丢弃自己的优秀文化,盲目崇洋媚外,岂不可悲可叹? 这个事件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最近几年,中学的语文教育越来越被边缘化,语文似乎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后娘生的孩子。相比较而言,英语却像一匹来自西方的狼,在我们的校园里长驱直入,无时无刻不在蚕食着我们的汉语言文化。现在我们的大学生几乎不学语文,中小学的语文也在逐渐被淡化,就连幼儿园的教室里传出来的也是“ABCDEFG”。我们经常慨叹现在的学生文化素养底,一个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人,一个对民族语言漠然置之的人,他怎么能有文化素养?如果各地都仿效上海高校的做法,那无疑会把高中语文教育逼入一个更为尴尬的死角,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一直到高中三年,十年的时间我们把多少精力用在英语上。进入大学,又是“四、六级”“考研英语”,又是“托福雅思”“商务英语”,可以说学生把大部分本该好好学习专业课的宝贵时光浪费在学英语上,但实际效果又如何呢?我们学的英语除了能应付考试,根本就上不了台面,而且除了几个走出国门或专门从事和英语有关的工作的人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恐怕终生再也和英语没有丝毫关系了。既然学了没用,这种纯粹是浪费学生宝贵时间的行为和图财害命有什么两样。尤其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研究生考试,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都必须先考英语,英语不过关,你专业课再好也没有用,难道外国考研究生也要先考汉语吗?苏步青老先生如果泉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 在我们这个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国度里,英语难道就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到了敢跟汉语叫阵并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上海的这六所高校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由两段文字组成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应把两者结合起来理解,第一段文字显然突出了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段文字是当前民众对英语的反感情绪,写作时应辩证理解。既可侧重分析英语的重要性,突出英语是一门工具;也可分析民众反感的原因,学会理性看待学习英语。具体行文时要联系现实展开分析。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每空1分。)

1.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动。”(《论语》)

2.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凄凄切切,号呼愤发。                    。(欧阳修《秋声赋》)

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5.世人皆浊,         ?举世皆醉,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渔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谨而信”的“谨”字, 从“言”,杨伯峻注云: “‘寡言’叫做谨。” 请结合杨伯峻的注释,说说以上内容表现了孔子如何看待“言”与“仁”的关系?(2分)

                                                                                            

2.你是否赞同孔子对“雍”的辩解?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1)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2)荆薪:柴草。(3)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1.这首诗的第一句有一“冷”字,说说这个“冷”字所包含的内容。(2分)

                                                                                          

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 注:两处“适”均通“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即墨燕。           距:抵抗。      B.齐人未。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城。       乘:巡视。      D.而城中噪从之。     鼓:指击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且缓攻即墨待其事。     焉用亡郑陪邻

B.遣使约降燕。             吾长见笑大方之家。

C.田单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衔枚击之。         相如持璧却立。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已方同仇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3分)

                                                                                           

(2)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2分)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我的机会也来了。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两位已入仕途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但那又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以外的空间。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天下第一峰呵,举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⑤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⑥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怕。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F•佩索阿说,他更愿意“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我没有他那样自闭,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⑦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任意创建共和国。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颗冥王星放入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⑧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两种表现。(4分)

                                                                                          

2.文章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3.第6自然段“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一句中,“人们的野心”“传统的空间意识”分别指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怎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天空”。(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