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沂水春风》
材料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1.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图景。请简要概括。(2分)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泛舟 明·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_______(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______ 的情感。(2分)
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听 雨
【元】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①,绛蜡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雨夜闻箫
【明】叶小鸾
纱窗徒倚倍无聊,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注】①毵毵:形容毛发细长。②绛蜡:红烛。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雨”这一意象,其含义却又显得不同。请结合其具体内涵进行说明。(3分)
2.两诗都突出了“闻”和“听”,并且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心境都颇为相似。试作简要分析。(4分)
诗歌鉴赏
1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共10分)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5分)
课外文言文检测(共16分)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②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交阯道御史 改:改任
B.趣言之 趣:通“促”,赶快
C.比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褒表忠节 节:节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
①诏求直言 ②时勉言营建之非 ③对不屈
④时勉独正立 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⑥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古文观止检测(每题2分,共10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易:改变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广:扩大
C.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抢:撞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D.左右欲刃相如
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长跪而谢之曰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C.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4.下列选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物性格鲜明是本文的一大特点。秦王先胁迫威逼安陵君、唐雎,当唐雎以死相搏时又长跪而谢, 恃强凌弱又色厉内荏的性格跃然纸上。
B.情节波澜起伏是本文的另一特点。唐雎寸步不让,据理力争,既驳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也表示了对秦王的蔑视。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C.作者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段来烘托气氛,同时对秦王和唐雎的情态举止的变化略加点染,精心营造了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D.本文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胆识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