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_____________,朋友信之,____________。”(《论语》)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似诉平生不得志。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荀子《劝学》)

 

1.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         4.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2注意“萧”的准确记忆;小题3注意“续”的准确记忆;小题4注意“匏、樽、沧、粟”四个字的形旁;小题5注意“鳝、躁”两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沂水春风》

材料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1.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图景。请简要概括。(2分)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泛舟    明·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1.这首诗歌记述了_______(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______ 的情感。(2分)

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听  雨

【元】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①,绛蜡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雨夜闻箫

【明】叶小鸾

纱窗徒倚倍无聊,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注】①毵毵:形容毛发细长。②绛蜡:红烛。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雨”这一意象,其含义却又显得不同。请结合其具体内涵进行说明。(3分)

                                                                                          

2.两诗都突出了“闻”和“听”,并且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心境都颇为相似。试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1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共10分)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5分)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检测(共16分)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居丧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阯道御史            改:改任         

B.言之                  趣:通“促”,赶快

C.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D.褒表忠                节:节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

①诏求直言            ②时勉言营建之非        ③对不屈

④时勉独正立         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⑥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