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年一度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迄今为止已经...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年一度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迄今为止已经是第56届了,做为业界认为的“世界最重要新闻摄影奖”,为这一行业设立了非常专业的标准,吸引了世界上众多专业新闻摄影家、摄影记者、记实摄影师参赛。

B.在《西游降魔篇》里,我们既能看到那个久违的、足以让铁竿“星迷”在影院撒欢儿的周星驰;同时也能看到一个想要对创新和守旧两手都抓的北上香港导演的努力。

C.余姚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主城区全线停水、停电。宁波市各部门紧急弛援余姚,截止今天上午8时,已有9万份食品送抵姚城。

D.鲁迅先生振聋发聩的文章,曾使多少中国人迅速从醉生梦死中苏醒过来,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 【解析】 试题分析:做为—作为,记实--纪实;铁竿-铁杆  弛援—驰援  截止-截至。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辨析方法有“对举法”“组词法”“搭配法”“形旁辨义法”,辨析步骤是先判断如有错别字是哪个,正确的应该是哪个,比较这两个字哪个更合适。“作”和“做”可用组词法区分,“作”组词“当作”,“做”组词“做事”,“当作”更合词义;“记”和“纪”单独记忆;“杆”和“竿”用读音法区分,根本并没有“铁竿”这个词语;“驰”和“弛”用形旁辨义法区分,“弛”从“弓”,“驰”从“马”,“马”和“驰援”,更接近;“截止”,和“截至”,通过句意辨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zhuó)     蕴(jiè)        愿(nìng)    刻(qǐng)

B.连(lěi)      挛(jīng)     肪(zhī)     架(kuāng)

C.(qiǎo)然       干(jìng)     茶(qī)      鼎之作(gāng)

D.快(jǐn )     状(zhēng)    联(mèi)     掌而谈(zhǐ)

 

查看答案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3分)

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选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1分)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选自《古文观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西一舍                           一舍:三十里。   

B.今乃得之几席之上       玩:嬉戏。

C.使其不自得                        中:内心          

D.收会计之余                            会计:管理钱粮财物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B.今得玩之几席之上

今其智反不能及

C.不物伤性

不赂者赂者丧

D.而况濯长江之清流

故今之墓中全为五人也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

B.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这种从大处着眼的笔法,使行文不同凡响,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

C.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的哲理。

D.作者凭吊赤壁“流风遗迹”,联想到此处发生的楚王宋玉论风、曹操孙权争雄的故事,既点明题目“快哉”二字出处,又使人生快意添上了怀古的内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江流之胜。(3分)

 译文:                                                                                  

(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3分)

译文:                                                                                    

(3)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2.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3.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2分)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2分)

                                                                                         

4.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4分)

苏格拉底有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                                                             

(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