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面贵俗功。此其大敞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语》 《世本睦》《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主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基垒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勘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一,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呜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  序:记述

B.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咎:过失

C.此其所蔽也 蔽:短处

D.质而不俚俚:鄙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斯以勤矣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C.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

D.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班彪看来,《史记》存在严重的问题,司马迁受极刑乃咎由自取。   

B.“诚令”三句,是班彪惋惜司马迁未能用“圣”的观点写<史记》。

C.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的评价基本相同,他们认为《史记》欠缺的要害为“是非颇缪于圣人”。

D.班固所见刘向、扬雄以来对《史记》的评价,并发表己见,但并未为此后的史学批评立下准则。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B.以迁之博物治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C.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D.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乏伦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3分)

译文:                                                                                  

(2)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3分)

译文:                                                                                     

(3)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4分)

译文:                                                                                             

 

1.B 2.A 3.D 4.C 5.(1)(他)一心想以见闻广博、记载全面作为功绩,议论肤浅而不深刻。 (2)称道游侠,就鄙视守节而看重世俗的事功。 (3)至于采录、摘取经传,分别记述几家的史事,有很多地方粗疏简略,有的地方互相矛盾。 【解析】 1. 试题分析: 咎:处罚。可以通过“既往不咎”这一成语来辅助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 “而”均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B 前者是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后者是连词,表修饰;C前者为介词,译为“跟”“同”;后者为介词,表被动,译为“被”;D.前者为代词,译为“他的”,后者为副词,表祈使语气,译为“可要,一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应删去“但并未”三字。“实录”是司马迁的创作原则,“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应视为班固为后人立下的史学批评的准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一、借助句首、句末词:“而”“既”“矣”。二、借助句子的大意:以司马迁的博学广闻,却不能靠智慧保全自己,遭受了极刑仍在狱中发愤写作,他给任安的信中所陈述的也是可信的。究察其所以哀伤自己,是属于《诗经·小雅》中巷伯一类的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务:致力,一心。载:记载。笃:深刻。(2)道:称道。贱:鄙视。贵:看重。(3)摭:采录、摘取。分散:分别。或:有的地方。抵牾:互相矛盾。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C.③②⑤④①D.③②①④⑤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在专业、行业和权力的高位上,掌控庞大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重心。那些沉醉在过往,滞在今日,那些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无关痛痒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A.自命不凡B.沉醉C.无关痛痒D.唾弃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沏茶   哈蜜瓜    振聋发聩    绿草如茵

B.幅射   一炷香    蓬荜生辉    鳞次栉比、

C.譬喻   照相机    急流勇进    竭泽而鱼

D.发轫   文绉绉    置若罔闻    光风霁月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翌年(yì)  癸巳(guǐ)纨绔子弟(kù)锲而不舍(qì)

B.字帖(tiě)  别扭(biè)一曝十寒( pù)数见不鲜( xiān)

C.档案(dàng)  笑靥(yè)返璞归真(pú)高屋建瓴(líng)

D.汾酒(fén)  俯瞰(kàn)阖家欢乐(hé)惊魂甫定(b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乡村的瓦

冯 杰

①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③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④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⑤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⑥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⑦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⑧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请用两个词概括第④段中瓦的特点。(3分)

                                                                                          

2.文中说,“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3.文章第⑥段说,“有一片瓦迷路了”,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迷路”的理解。(4分)

                                                                                          

4.文章为什么要写外祖母采“瓦松”给我治病的事?(4分)

                                                                                           

5.本文语言典雅优美且富有情感,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内容作赏析。(不少于80字)(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