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题目。(8分)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

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题目。(8分)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

南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4分)

2.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

 

1.(1)李诗巧用地名表现“舟行江上”。后两句中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途经三峡前往渝州。陈诗以景物衬托舟行。前两句是静景生动(化静为动)以两岸的花与树来表现舟行之快。后两句是动景生静(化动为静)。以江上行舟上的“我”去观流动的云,物与我俱静,写出平原行舟平稳的特点。 2.(2)李诗表达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陈诗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程充满信心,抒发了豪迈俊发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 【解析】 1. 试题分析: 李诗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陈诗第一句“飞花两岸照船红”,写船在红花夹岸的河道上走。由于船只顺风航行,船速较快,就产生了这种“飞花两岸”的错觉。第二句“百里榆堤半日风”,直接写船只顺风航行。“半日风”告诉我们,行船半日,是有风力相助的;由此我们可以猜想,这船是在扬帆航行。“百里榆堤”又告诉我们,船才走了半日,就走过“百里”了,可见船速之快。第三四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人写的是仰望天上云朵时的感受。我的船在向东走,天上的云朵也随着风势,和我同步向东飘移啊!——这句诗,其实说的也是说他的船行速度很快。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 李诗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陈诗写他在从开封到襄邑(现在河南睢县)去的一次旅行。通观全诗,这是一首很好的记游诗,既写了船行河道中时所看到景象,也通过描写,抒发了自己在航行时欢快的感受。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②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③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④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⑤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⑥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其左足       刖:砍断脚,古代的一种酷刑。

B.而游士危于战     陈:通“阵”,指军队阵列

C.独乎道言也      周:契合,此可引申为采纳

D.大臣苦法而细民恶也  治:被治理,此引申为被管制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组是

A.玉人曰:“石。”/ 是寡人之过

B.和献璞而未美 / 无丝竹管弦之盛

C.然犹两足斩而宝论 /能衔哀致诚

D.主尊安 / 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A.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B.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C.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D.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和氏得到玉璞后,先后两次进献君王,均以欺骗罪被处以刖足之刑。后至文王时他才得以献玉而正名,并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B.第二段,韩非指出若以法、术治国的话,臣则失去擅权弄权的自由,士民则失去游说游荡的自由,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C.第三段,韩非借吴起与商君之例,阐明了法、术能否施行于世,取决于君主的判断力以及臣子细民的处世态度。然后借此针砭时弊,指出当世乱而无霸主的原因。

D.文章除了运用和氏之喻、吴起商鞅之例外,还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的态度及其结果作对比,文笔犀利而深入浅出,叙议相间而富于变化。

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3分)

(2)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4分) 

(3)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3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也许是山边小餐馆的笑眯眯老板,或是恒河畔凝视落日的独眼老妇。

②毕竟,再怎么风光明媚的自家山川,总会有看腻的时候。

③旅行,是从固体的生活中抽离去异地寻觅另一个自己的活动吧!

④另一个自己是什么样呢?

⑤旅行迷人之处正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与来世。

⑥旅行,正好让人从自身的禁锢中放飞,歇够了,再飞回来。

A.④③①⑤②⑥   B.③②⑥④①⑤   C.④①③②⑥⑤   D.③④①②⑥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学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害。

B.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C.十年枯寂的山上生活,形成了唐明修类似于禅宗意义上的文化修行,以他特殊的东方大儒的禅修方式游弋于都市之巅。

D.英国过去的贵族因为拥有自己的庄园,社交聚会不愁去处。新兴的小资产阶级——尤其是职业分工较细后日渐增多的专业人士——却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方便,绅士俱乐部因此应运而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九十岁的老母亲开始往墓地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

B.在塞外草长莺飞的早春时节,独处异乡的诗人怎会不向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江南,怎会不思念远方的亲人。

C.一些不纯洁的想法,将事物的本质层层遮蔽,使人误以为云遮雾罩方可包罗万象,人为地把一切都弄得很复杂。

D.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们在纪念活动中回顾那段蹉跎岁月,感慨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好pǐ     本末置dǎo     一拥而入    拨款

B.沉mēn   头盖脸lōu      冬夏长青    舶来品

C.饰jiǎo   安毋躁shǎo      绿草如茵    爆冷门

D.开piĕ    靡靡之音mǐ      仗义执言     钓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