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以惧氐。氐果不敢害,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固将释私怨,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诩以惧氐  假:借,借助

B.行归乡里 间:秘密地,悄悄地

C.更追之,更战必胜。促:赶快

D.愿将军疑!无: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氐果不敢害,盟而送之。嬴而不助五国也

B.绣惊惧曰:“至于此!”  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固将释私怨,明德于四海,  樊哙侧其盾撞。

D.夫有霸王之志。谁为大王为此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诩有谋略才华,能灵活处理面临的情况将事情办成,但年轻时并不广为人知,只有阎

忠比较了解他,甚至拿贾诩与西汉时期的张良、陈平相比。

B.董卓败亡后,他的亲信们十分害怕,打算各自逃生,贾诩劝阻了他们,事成之后坚决拒绝了李傕等人为他请功的做法。

C贾诩善抓战机。在张绣麾下时,在追击曹操兵马的时机上为张绣出谋划策,分析准确,战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D.贾诩明察时局。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想投靠袁绍,但贾诩主动出面,对使者表达对袁绍的感谢,委婉拒绝,然后劝张绣投靠曹操。

4.下列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

B.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

C.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

D.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B 3.D 4.B 5.(1)他被推荐为孝廉,成为郎官,因病辞去官职向西还乡走到汧,在路上遇到叛变的氐人,和他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抓起来。 (2)后来贾诩担任左冯翊,李傕等人因贾诩有功想请封他为侯,贾诩说:“这只是救自己性命的办法,哪里有什么功劳!”坚决推辞不接受。 (3)袁绍强盛,我们以很少的兵马归附他,他一定不会重视我们;曹公军队弱小,他得到我们一定很高兴,这是应该归附他的第二个原因。 【解析】 1. 试题分析:无:同“毋”,不要。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 B.疑问副词,为什么。A介词,跟,和/动词,结交,亲附;C连词,表目的/连词,表承接;D助词,…的人/语气助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贾诩没有表示感谢,也不是委婉地拒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 首先要正确翻译句子:听长安城中的人议论说要杀尽凉州人,如果各位丢下部属单独出走,那么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捆绑起来。不如率领部属向西去,在经过的地方招募兵马,来攻打长安,替董公报仇。其次可借助句首句末词,“而”“即”“矣”。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 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察:被推荐。为:成为。道:在路上。为所:表被动。(2)以:介词,因。侯:封……为侯。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固:坚决。(3)从:归附。重:重视。宜:应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B.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C.地铁是人的载体和文化的载体,更是缓解交通压力的载体。当城市迈进地铁时代,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城市文化展厅就此推开,市民也因此迈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长沙,青葱的岳麓山,火红的口味虾,深灰的西汉夫人,蓝黄间的酒吧,橙黄的芒果台,与每周末如约上演的橘洲焰火一样五彩斑斓;长沙,一座制造快乐的山水州城。 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今为革命圣地,橘子洲、岳麓书院、爱晚亭都留下中国伟人毛泽东的革命足迹,花明楼则是刘少奇的故乡。长沙广纳古今美景,如诗如画。现如今京广高铁开通,从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广州来长沙旅游不过是旦夕之费的时间。山水洲城的长沙,让人流连忘返

A.五彩斑斓     B.如诗如画    C.旦夕之费     D.流连忘返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厮打          海哮          金(yōng)        专跋扈(hèng)

B.惩(chuàng)   通牒          不记其数         肉补疮(wān)

C.车(yùn)      匮乏          鸽(xùn)        辙之鱼(hé)

D.蜂 (kē)     扑朔迷离       枉废心机         半身不 (su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轻佻(tiāo )  弱冠(guān)   压轴戏(zhòu)     安步当车(dāng)  

B.下载(zài)    歼灭(jiān)    涮羊肉(shuàn)    拾级而上(shè) 

C.巨擘(bò)    采撷(xié)     软着陆(zhuó)     呼天抢地(qiǎng)  

D.镌刻(juàn)     整饬(chì)     文绉绉(zōu)      半身不遂 (su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