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

“此难”指什么?曹操怎样“脱此难”?请简述这个情节。

                                                                                         

(2)葛朗台在临死前有怎样的具体表现?请简述之。

                                                                                          

 

(1)曹操在华容道被关羽的伏兵堵截。(1分)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想起曹操以前对他的许多恩义,便把马头勒回。曹操等一齐冲将过去。(2分)关羽想起军令状,大喝一声。曹军皆下马哭拜;(1分)后看到张辽又动故旧之情,于是就放了他们。(1分)(2)临死几天,葛朗台便死死盯住密室的门,生怕金子被偷。(1分)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让他感到温暖。(1分)做临终法事时,当金银法器一出现,他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1分)他还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结果耗尽了他的生命(1分)。还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临死前,他取印绶授予孙权,并嘱咐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三国演义》)

B.吴国太在甘露寺召见刘备,如不中意,任凭孙权等人处置刘备;如中意,将女儿嫁给刘备。吴国太见了刘备,对刘备虽不满意,但考虑到名声,同意将女儿嫁给刘备。

C.曹操亲自率军四十万来到汉中督战。黄忠采用法正的计策以逸待劳,打败了夏侯渊。黄忠和赵云兵进汉水,曹兵又连败数阵。在汉水岸边,赵云单枪匹马,击退了曹操的大军,重现长坂坡的风范。

D.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堂弟后,很担心被父亲知道。后来,她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面对父亲的逼问,她反唇相讥。(《欧也妮·葛朗台》)

E.欧也妮三十三岁守了寡,她用一百五十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体面的生活。她自己则幽居独处,过着虔诚简朴的生活。(《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泰和令时。②痴儿:作者自称。③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答:                                                                                       

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②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注] 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礼之       重:器重           B.似道怒,其疏       寝:搁置

C.又除赵溍建康 知:知府           D.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旋:随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似道主说      文龙斩之而纵副以还

B. 似道庇之       使其姻家持书招降

C. 文龙上疏以为不可   以为京尹

D. 是当罚赏也     为安步徐行之仪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御史台谏官,有什么建议就先将奏章稿呈送贾似道,待他同意后才上呈,陈文龙任监察御史没有这样做,因而冒犯了贾似道。

B.陈文龙认为范文虎统军却丢失城池,赵溍乳臭未干,而黄万石又不勤于政事,这几个贾似道提拔的人不能担当大任,都应该免职。

C.当边关紧急时,陈文龙向朝廷进言,认为朝廷大臣应当同心图治,不要只发表空洞的议论。后来贾似道后悔没听取他的建议。

D.林华投降引元兵攻城,曹澄孙又打开城门迎敌,陈文龙被捕至元军中,但无论元兵劝降还是动刑,甚至再三强迫,他都宁死不屈。

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3分)

                                                                                         

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州司临门,           。(李密《陈情表》)

2.引以为流觞曲水,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6.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驰    回溯    卫戍     皇天后土        B.辨认    影牒    荣膺     残羹冷炙

C.豆蔻    聘礼    修葺     金壁辉煌        D.城阙    编纂    恻隐     亭亭玉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