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C.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D.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B.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C.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除了道德的标准外,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接近于“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1.B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将文本中关于“大家”的论述筛选出来,加以集中概括。文本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由此可知B项的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将各选项表述代入文本相关部分比较。A项表述同文本第二段相关;原文虽有“‘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的文字,但后面又有“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的说法,于是可知此项说法有以偏概全之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项错误在于,根据原文,王维被称为“名大家”,是在清代中叶,而不是被“明清诗学批评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谈到他的创作追求时,形象地把自己的写作比做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海面上露出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以下的。

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落花生这种隐而不露的品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从“藏与露”的角度构思作文。

(2)自主确定立意。

(3)自拟题目。

(4)文体为议论文。

(5)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两个表格是CCTV《东方时空》栏目关于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的截取部分,请你概括出两个表格数据反映出的调查结论:(不超过30个字)(6分)

表1

如果一周内不使用短信会表现出的感觉

不太适应,心里会不舒服

无所谓,不影响生活

很不适应,无法忍受

被调查人的选择所占百分比

56%

24%

20%

表2

国家

日本

中国

韩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平均每人每天的短信量

4.5条

2.5条

2.43条

0.54 条

0.23条

0.14条

调查结论:                                                                   

                                                                                             

 

查看答案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4分)

如:未及远迎:“失迎” 请人勿送:留步

贵宾来到:             求人帮忙:            

请人原谅:             谢人爱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                                      。  

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 

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

 ③ 但只要我们奋勇执着

④ 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  

⑤ 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 ⑤④③①②    B. ③①②④⑤  C. ③①⑤④②  D. ⑤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遵义的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B.很多人利用国庆长假出游,怎样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D.关于《品三国》, 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