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琥珀手链 聂鑫森 年近半百的湘楚大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琥珀手链    聂鑫森

年近半百的湘楚大学考古系教授柏寒冰,业余爱好除了看书、著述之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抽闲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看过去,金石、字画、瓷器、杂项,在一种高雅而古典的气氛中,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他不着意于收藏,但偶尔也会买上几件被店主看漏了眼的小玩意,价格便宜,又“真”又“古”,作平日休憩时的把玩,那一份快意只有他自个儿知道。七彩教育网

古玩街的店铺,他太熟悉了,有经营专项的,也有啥都上柜出售的,前者历练已久,属于“老江湖”了,后者往往初入此道,于杂乱中显出一种热闹。柏寒冰特别留意于后者,往往在这种地方,可以“拣漏”,淘到称心的宝贝。

在午后稀薄的阳光下,柏寒冰走进了这家新开张的“赏奇斋”。他清楚地记得,这家店铺原名“悦古斋”,专营古旧家具,店主是个白发老爷子,大概是赚够了钱,把店铺转让了。里面的格局,已经全变了,古旧家具一件不见,墙上挂着字画,博物架上摆着铜壶、瓷瓶、佛像,柜台里胡乱搁着一些钱币、项链、灯具,一看就知道店主应是个品位不高的新手。

柜台里果然站着个年轻人,不到三十岁,长得很粗壮,浓眉、大眼、高鼻,下巴上蓄着一小撮胡子。看见有客人进来,他只是点点头,连问候都没有一声,不是过于自矜,就是有点傻愣。七彩教育网

柏寒冰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进门时,从墙上挂着的营业证上,知道这个店主叫毕聪,本想主动打个招呼,喉结蠕动了一下,到底还是忍住了。

柏寒冰先看字画,真的、好的,少!有一幅黄胄画的《毛驴图》,初看,题款是真的,可那几只毛驴用笔用墨虽有几分相似,但不是黄胄画的,缺那么一点精气神。看得出是一张黄胄的真迹,分成了两张画,这张是真款假画,另一张呢,只可能是真画假款,没挂出来罢了。他再看博物架上的玩意,最终也只是摇了摇头。然后踱到柜台前,俯下身子,细细地看。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一串琥珀手链么?但说明卡上只是标着“旧式手链”四个字。

他相信他的眼力不会错,这串暗红色的琥珀手链,是用八颗琢磨好的琥珀珠穿成的,每一颗都有拇指甲那么大。此刻他只是想知道,毕聪是否明白这串手链是琥珀的就行了。

柏寒冰问道:“请问这手链是什么材质的?”毕聪说:“不知道。是从一个老宅子里收购来的,应该是个老玩意吧。”“出价多少?”毕聪想了好一阵,咬了咬牙,说:“五百元吧。”

柏寒冰心里笑了,这样大的琥珀珠,每颗应在两百元左右,可见毕聪真没看出这是琥珀手链。“请拿给我看看?”“好。好。”柏寒冰并不是真要看,只是做出看了又看的样子罢了,然后说:“可以少点儿吗?”“多少呢?你说个价。”“四百元怎么样?”毕聪装出很犹豫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你就再加五十元吧。”“行。我要了!”柏寒冰付了款,转身准备走时,毕聪很恭敬地说:“你是柏寒冰教授吧?”柏寒冰愣了,问:“是。我并不认识你呀。”“我买过你一本谈考古的书,上面有你的照片。我叫毕聪,请你记住我,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小毕,我‘拣漏’了,这是琥珀手链,你居然没有看出来!”“是吗?我高兴啊,今天认识了你这位大教授。”

又过了些日子,立冬了。

本市的一家拍卖公司,从古玩街征集了一批古玩,准备邀请企业界人士竞拍,响应者甚众。

在竞拍之前,拍卖公司先请文物专家前来鉴定、估价。还特意通知了有古玩送审的店主到会场旁听,以便增长见识。柏寒冰当然在受邀的专家之列,当他走到会场门口时,毕聪立刻迎了上来。

“柏教授,你好!”“啊,是小毕,你送了什么好玩意?”“一张已故大画家黄胄的《毛驴图》,很多企业家都看中了这张画哩,出价不会低的。”“就是挂在你店里墙上的那一幅?”

“对,就是那一幅,还得请你美言几句啊。那串琥珀手链,你觉得满意吗?我店里还有几个琥珀佩件,你什么时候来看看吧。”

柏寒冰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天他去买琥珀手链,还自以为是哩,分明钻进了毕聪设的“套”里!这小子哪会不懂琥珀?为的是让他尝点甜头,在关键时刻好说出违心的话。他拍拍毕聪的肩,说:“你年纪虽小,心眼却多,真让我长了记性。”然后,一昂首走进了会场。

轮到柏寒冰发言时,他公正地评说了所有送审的古玩,重点谈了对《毛驴图》的意见:款识虽真,画却是伪造的,一定要撤下来!

毕聪痛苦地垂下了头。

第二天,柏寒冰特意去了古玩街的“赏奇斋”,把那串琥珀手链放在柜台上,钱也不要退还,扭头飞快地走出了店堂。  

(摘编自2010年20期《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柏寒冰教授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目的是买上几件被店主看漏了眼的小玩意。

B.新开张的赏奇斋老板毕聪不经营专项,柜上出售的东西杂乱无章,因此柏寒冰教授可以“拣漏”,淘到称心的宝贝。

C.柏寒冰教授进入“赏奇斋”时,有意识地将它和“悦古斋”做了对比,意在突出“悦古斋”的店主品位高。

D.文中交代了黄胄《毛驴图》的真假,为下文毕聪和柏寒冰教授在拍卖会上相见的情节作铺垫,有利于塑造二人的形象。

E.本文通过结缘赏奇斋、拍卖会相见以及送还琥珀手链三个片段,来展现精巧的故事情节、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思想主题。

2.小说第一段重点介绍了柏寒冰的身份、专业和爱好,其作用是什么? (6分)

3.赏奇斋的老板毕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琥珀手链”为题,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等多方面的考虑,结合全文,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1.E、D(5分,答对一项给3分) 2.①柏寒冰是考古系教授,喜欢古玩、懂得古玩,为下文买琥珀手链作铺垫。②他是考古方面的专家,为下文毕聪的有意逢迎以求照顾埋下伏笔。③也因为他是教授,是知识分子,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操守,到最后出现情节的转折放回琥珀手链也在情理之中。 3.①工于心计,善于表演。毕聪城府很深,他明知手链珍贵,见柏寒冰教授来买就装作外行压低价格,谋求以后照顾;②处心积虑,较为世俗和拜金。以利益收买人心,关键时刻企图让教授美言几句的做法,以小利获大利。 4.观点一:情节结构方面:“琥珀手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①柏寒冰教授与毕聪因琥珀手链相识;②又因为琥珀手链的关系让他们在拍卖会上相见;③最后因为柏寒冰教授评价客观公正,最终又归还了手链。观点二:人物塑造方面:琥珀手链可以很好的展现人物心理。①起初,柏寒冰看到琥珀手链后沾沾自喜,而毕聪认出他是考古系教授后,也在打心理战,明知它价值昂贵却在有意识地压低价格,巴结讨好;②拍卖会上,因为毕聪说出琥珀手链的材质之后,柏寒冰教授感到极为震惊,知道中了圈套;而毕聪也为先前的明智自喜,相信柏寒冰一定会为他美言几句;③当柏寒冰客观公正地评价了黄胄图之后,义无反顾地归还了琥珀手链。观点三:主题思想方面:琥珀手链便于作者揭示小说的主题。①在世俗的社会里,有些人极有城府、心计很深,试图用利益来收买人心,磨灭公正,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中丑恶现象的鞭挞;②柏寒冰教授归还手链的做法表明,社会中总有人能够抵制诱惑,拒绝利益,保持社会的客观公正,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肯定与赞扬。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将个选项表述同原文相关部分进行比较。题中,A项错误在于:柏寒冰教授“扣访”古玩街是为了愉悦身心。B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错误。并非毕聪不善经营,而是毕聪假装不识货。C项错误在于:本文意在突出毕聪初入此道,而后者历练已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必须明白,小说对人物的介绍,不外是因为表现人物形象的需要、表现小说主题的需要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需要这几方面。答题时应从这几方面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根据小说中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等描写以及小说中的其他叙述性语言进行分析。比如毕聪明知手链珍贵,见柏寒冰教授来买就装作外行压低价格,这是为了谋求以后照顾;这一点表现了他工于心计,善于表演。再如他以利益收买人心,关键时刻企图让教授美言几句的做法,这表现了他处心积虑,较为世俗和拜金。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试题。答题角度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观点宜选择赞成态度;理由则应从标题对展现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展开故事情节等方面考虑。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

2.                    ,侣鱼虾而友麋鹿。

3.从今若许闲乘月,                  。

4.              ,往来翕忽。

5.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其一)

(宋 )尤袤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注:①米元晖,米友仁,字元晖,是宋代杰出书画家米芾之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

1.这首诗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2.作者为什么有“往来泛宅浮家”的想法? 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完白山人传       清·包世臣

山人,安徽怀宁之集贤关人也。姓邓氏,字石如,其名琰,以敬避今上御名下一字,遂以字行,而更字顽伯。集贤关当皖公山下,故又号完白山人。少眇所闻见,顾独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弱冠,孤露,即以刻石游。性廉而尤介,无所合。山人篆法,以二李为宗,其分书遒丽淳质,变化不可方物,结体极严整而浑融无迹。山人自谓:“吾篆未及阳冰,而分不减梁鹄。”余深信其能择言也。

山人客于梅氏八年。学既成,梅氏家益,不复能客山人。山人乃复如前,草履担簦,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山人游黄山至歙,篆于贾肆。武进编修张惠言教授歙修撰金榜家,编修故深究秦篆,为修撰所器。编修见山人书于市,归语修撰曰:“今日得见上蔡真迹!”修撰惊问,语以故,遂冒雨偕诣山人于市侧荒寺。修撰即备礼客山人。山人侨居修撰家,编修遂从山人受篆法。一年,修撰称之于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曹文敏公,文敏请山人作四体千文横卷,字大径寸。一日而成,文敏叹绝,具白金五百为山人寿。

乾隆庚戌秋,八旬圣节。文敏以六月入都,强山人同往。山人独戴草笠,靸芒鞋,策驴,后文敏三日行。文敏舆从,以山东发水转后,与山人相值于开山。时巡抚以下命吏,郊迎文敏。山人策驴过辕门,门者呵止之。文敏坐堂上,遥见山人,趋出延入,让上座,遍于诸公,曰:“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诸公乃大惊,为具车从。文敏曰:“吾屈先生甚,乃肯来都,卒不肯同行,愿诸公共成先生之志。”遂率诸公,送山人至辕门上驴去,乃入就坐。

山人常往来江淮间,鬻书以给旅费。余以嘉庆七年识山人于镇江,过从十余日。明年复于扬州相值,山人作太山之游。至九年秋,山人由山东至常州,过扬不入城。及十一月末,始知余与翰风同客扬州。翰风编修弟也,余始闻山人名自翰风。时山人得家书促归里,乃买舟回扬,访余于天心墩,而余去东台。山人俟余至十二月初八,乃语翰风曰:“岁尽矣,去家尚千里,吾不及终待慎伯矣。”遂解缆。翌日而余至。山人归里不复出游,遂以明年十月卒于家,年六十有三岁。        (选自《艺舟双楫》有删减)

【注】①包世臣: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②孤露:父母死亡。③二李:指秦李斯、唐李阳冰。④分书:书法的一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梅氏家益,不复能客山人                         空乏

B.篆于贾肆                                                        卖

C.遍于诸公                                                        介绍

D.而余去东台                                                   到,往

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邓石如深厚的“书法金石造诣”的一组是(     )(3分)

①顾独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     ②其分书遒丽淳质,变化不可方物

③山人篆法,以二李为宗           ④“今日得见上蔡真迹!”

⑤山人常往来江淮间,鬻书以给旅费

⑥“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完白山人,从小喜好篆刻书法。20岁左右父母双亡后就开始了浪迹江湖的生活,常以书法篆刻自给。他性情正直、孤傲,我行我素。

B.最早发现邓石如书法才华的是对秦篆研究颇深的武进编修张惠言,他在集市上看到邓石如的书法篆刻后说,如同见到了秦代上蔡人李斯的笔墨真迹。

C.乾隆八十岁生日,曹文敏竭力邀请邓石如一同入都。邓石如戴着草帽,趿拉着草鞋,骑着毛驴,这打扮使他被开山守门士兵拦下,结果未能进入辕门。

D.包世臣是通过张惠言的弟弟张翰风知道邓石如的。嘉庆七年,包世臣在镇江见到了邓石如,与之交往跟从他学习了十多日。嘉庆十年,邓石如在家中去世。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修撰惊问,语以故,遂冒雨偕诣山人于市侧荒寺。(5分)

(2)吾屈先生甚,乃肯来都,卒不肯同行,愿诸公共成先生之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C.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D.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B.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C.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除了道德的标准外,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接近于“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谈到他的创作追求时,形象地把自己的写作比做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海面上露出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以下的。

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落花生这种隐而不露的品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从“藏与露”的角度构思作文。

(2)自主确定立意。

(3)自拟题目。

(4)文体为议论文。

(5)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