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赝品 不胫而走 鱼鳔piāo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赝品   不胫而走   鱼piāo  惊魂定fǔ

B.胳膊   长备不懈   通jī    危如卵lěi

C.巨擘   望风披靡   熟rěn   宁缺滥wù

D.滥觞   殚精竭虑   复bì    未雨绸móu

 

D 【解析】 试题分析:A鱼鳔(biào),B常备不懈,C宁缺毋滥(wú)。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本题的形声字有“赝”“胫”“膊”“常”“缉”“累”“擘”“稔”“觞”。“赝品”:以假充真的物品或物体,常指廉价的或以假乱真。“赝” yàn形容词形声,从贝,雁声,本义:假的,伪造的。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没有,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胫”:名词,形声,从肉,巠声,本义:小腿。“膊”名词,形声,从肉,尃(酦)声,本义:肩臂;bó肩膀;胳臂。亦泛指身体的上部,古量词,用同"脖";pò,谓分裂肢体而曝露之,泛指斩杀,切成块的肉;liè界。“常备不懈”:时刻准备着,毫不松懈。常:时常,备:防备,懈:懈怠,放松。“常”名词,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长”形容词chang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缉”动词,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jī捉拿,搜捕见qī;qī密针细缝法,一针对一针地缝,见ji ;jí协调;和合,收集;编辑,编织;裁制,理;整治。“累”名词,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疲劳,使疲劳;léi连缀或捆,连续成串,狼狈不堪的样子,绳索,〈引〉捆绑,缠绕;lěi重叠,堆积,屡次,众多,牵连,累卵,累进;luǒ 、裸露。“擘”bò名词,形声,从手,辟声,本义:大拇指,巨擘:大拇指。“觞”shāng名词,形声,从角,傷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稔”rěn 动词,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年,一年,熟悉。“毋”副词,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wú不要,不必,不可以;móu见"毋追"。“鳔”属于不能按形声字读半边的字,只能记忆。“鳔” biào某些鱼类体内的囊状物。可以涨缩。内有氮、氧、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是比重调节器或辅助呼吸器官。可供食用或制鳔胶。多音字有“甫”“膊”“缉”“累”“毋”“辟”。“甫”名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田中有菜苗之形,金文字形,变为从田父声的形声字,本义:苗;fǔ 才,刚刚,〈古〉在男子的名字下面所加的美称,又写作"父",后来尊称别人的字号叫"台甫";bǔ见"甫田"。“辟”名词,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楪,,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bì君主,排除,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pì开、打开、开发,排除、驳斥,透彻,法度、法律;mǐ停止、平息;bò (用刀﹑剪等)分开,分别,区别;pí 1.织物边缘的装饰。缪miào姓;miù,通"谬",错误,假装;móu绸缪,见"绸;jiū通"樛",绞结,通"纠";mù古时宗庙所列次序,父子辈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调和、和悦,虔诚;liáo缠绕,lù并、合,参见"缪力同心"。望风披靡: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用尽,精:精力,竭:耗完,虑:心思。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乡村,令人眷恋,令人惆怅,又给人温暖的抚慰;城市,令人向往,令人忧虑,又印下人们奋斗的足迹。在乡村或者城市,你拥有怎样的生活?它们曾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或感悟呢?

请在“我与乡村”和“我与城市”中任选一个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七彩教育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处将新闻事实补充完整并写一句话的新闻评论。要求:事实补充用语得体,文意连贯,不超过30个字。(4分)

新闻背景: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2011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新闻事实: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找到褚树青馆长投诉,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说:“   。”褚馆长的话体现了一种让乞丐和拾荒者穿堂而过的雅量。

新闻评论:  

 

查看答案

不同媒体在报道中往往对同一新闻事件有不同的关注点。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拟写新闻标题。(4分)

国务院2月29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以来,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大气中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持续下降。但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仍很突出,大气环境形势严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为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状况,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细颗粒物)等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会议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PM2.5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1)某环保机构的行业报纸,强调环保实绩和问题的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

(2)《成都商报》关注民生的标题:  (不超过12字,2分)

 

查看答案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不但一些高层次的学者对作品的评价很高,一般的民众也非常喜欢。②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能够促进教材的多元化。”③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近年来中学语文课本不断改进,与统一教材配套的辅助读本也变得越来越丰富。④金庸小说的文笔很不错,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水平。”⑤ 对于葛教授的看法,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学校的语文教师基本持赞同意见,认为说得非常有道理。⑥然而部分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葛教授的看法却不以为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秋祭

刘建超

“小戏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己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丢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小贱妃”的戏非常出彩,观众喜爱。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对“小贱妃”非礼,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可笑,那“小贱妃”是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抖索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古戏楼孤零零地出现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的还要沧桑。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子,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的杂耍地方。

 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美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原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商铺一条街,繁华得很。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热闹着哩。

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

 村人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作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

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茂风华,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襟我这厢按节徐行……

朋友喜欢戏曲,大学里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我叫了声好。

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子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得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

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

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

婆婆让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怨只怨你一念差,乱猜诗谜学偷花。

若打官司当贼拿,板子打,夹棍夹,游街示众还带枷。

姑念无知初犯法,看奴的薄面就饶恕了他。

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我们大声叫好。

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

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去得罪权贵,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呢。

人,总要活个气节吧。说完,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

1.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

2.结合小说品味下面句子加点词语。(2分)

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3.简要分析红酒和朋友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1)红酒:

  (2)朋友: 

4.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5.婆婆是不是红酒小说中“小贱妃”的原型?请加以探究。(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