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块方糖,调味着人生。
。
下面是介绍兰花的一段材料,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兰花为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具有高洁、清雅的特点。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据记载,兰的根、叶、花、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肺结核、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叶治百日咳,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材料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兰花的。
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5题,23分)
天 堂
苏沧桑
仰望苍穹,常看见一朵云,在阳光下轻轻飘着,美丽高洁、自由自在。假如,所有的生命都能以这样的形式存在,人间和天堂一定没有什么区别。
二十多年前的星空下,我坐在黑沙滩上,听姨婆给我讲七仙女的故事。
听完后,我问:“姨婆,天堂是什么?”
姨婆说:“是一个能使我们觉得特别幸福的地方吧。”
我又问:“天堂远吗?”
她想了想,说:“很近,你就是刚从那儿来到人世的。也很远,很久以后,你还会回去的。”
我懂了,原来生命是一个以天堂为起点和终点的圆圈。在这个漫长的圆圈里,我们永远够不着天堂,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永远无法体会到天堂的滋味,那种无与伦比的幸福的滋味。
所以,对我们而言,天堂是不存在的。
只好将充满希冀的目光转向滚滚红尘。地上走着的一个凡人,对应着天上的一朵云。人和云一样,最初来自大地和海洋,最后重归大地和海洋。不同的是,云无心,云优哉游哉,人有心,人便被无所不在、永无止境的种种欲望挑逗着,步履匆匆,铿锵坚定,从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在漫漫长路上,人与人争斗着,人向自然掠夺着,人跟命运抗争着,人在欲望的沟壑里挣扎着……在画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圈时,人带着满身的尘垢血腥回首往事,却再也找不到最初的自己,才知快乐总是稍纵即逝,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心灵的空虚成了最后的、永远的痛。
那么,生有何欢?
于是,在黑夜与白昼的轮回里,我无着无落的目光在苍凉大地和茫茫苍穹间徘徊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我孤独的心忽然被一缕圣洁的阳光照得通亮,高高的天际传来一个声音!一个未知之神的召唤!它说──
坚持,再坚持,你一定能保留一个独立的祭坛,在任何时空里,我便可以顺着星光,或者风的衣角,走进一个无比和平安宁的世界──
那一刻,我坐在夜色的深处,空气的怀里,只要一种简简单单的形式──看书,写作,或者冥想,我便成了另一个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那一刻,仿佛有无数只温柔的眼睛在字里行间注视着我,如无数天使的羽翼呵护着我。那一刻,我可以自由地往来于远古和未来,可以任爱恨悲欢汹涌而来,可以关注人类命运,也可以只倾情于一片落叶,一只蚂蚁……
当我将所有的感动,所有的真,所有的善,所有的美,用文字编织起来,我发现,那与生俱来、弥足珍贵的一切从未离开过我,那常被人们遗忘却又被人们追寻的一切从未离开过我。
一个人,拥有了如此富有而瑰丽的精神世界,她便拥有了整个天堂。
这个人无意兜售自己,却愿意展览一颗赤诚的心。就像一朵云变成一滴雨的执著,哪怕仅仅只有一颗尘土被它荡涤,只有一棵草为它感动,只有一朵花为它一放,只有一条河流记住它的名字。
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爱我所爱。还因为,我住在一个被人们叫做人间天堂的地方。
1.从文中可知,一个人,要具有那两大重要因素才能拥有自己的天堂?(4分)
2.文中第6段说“很近,你就是刚从那儿来到人世的。也很远,很久以后,你还会回去的。”其中“很近”“很远”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
很近:
很远:
3.文章围绕作者对天堂的追寻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6分)
4.作者在刻画“人”和“云”两个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试做简要分析。(3分)
5.在文中,作者追寻的天堂有何特征?你有想追求的天堂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2. ?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3.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
4.既自以心为行役,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背绳墨以追曲兮, 。(屈原《离骚》)
6.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
蝶 恋 花①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②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①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②即无奈。
1.上片作者以月为喻,表达了主人公哪些深意?(3分)
2.下片对“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描写用意何在?请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李士谦传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伯父魏岐州刺史瑒,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埒:相等
B.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 角力:较量力气大小
C.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 阋:不和,争吵
D.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 行状:轮廓、式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事母以孝闻
每以振施为务
B.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
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C.无为吏之所拘
为设酒食,对之燔契
D.赵郡农民德之
何阴德之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谦是一个大孝子。他幼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他曾经为弄清母亲呕吐的原因,尝食她的呕吐物,孝顺之举深得伯父赞赏。
B.李士谦性格宽厚。别人的牛毁坏了他的田地,他反而替人好好喂着;有人偷割他的禾苗,他却不加阻拦;甚至放走被家仆抓住的盗粟者。
C.李士谦有乐善好施的品德。他周济乡里无钱办丧事的人家,又曾拿出钱财来化解兄弟间因分财不均而起的纠纷。
D.李士谦的德行深得同乡人的爱戴。他死后,人们为他举行万人葬礼,树碑立传,并联名请求朝廷给了他一个谥号。
4.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3分)
②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4分)
5.给文中无标点的句子断句(用/线即可)(3分)
夫君子之所取远者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