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又说,读了这些作品,“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是不错的。从《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楚辞》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到汉武帝《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魏曹丕《 》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都是写秋景秋意,至于唐宋以后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郁达夫说,其中的原因是“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这就恐怕有点以偏概全了。 的《秋声赋》写秋,说“秋之为状”,“其色惨淡”,“其意萧条”,把秋声描摹为“淅沥”“萧飒”“凄凄切切”, 的《雨霖铃》说“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样写秋,说带颓废色彩,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古代诗文写秋,并不都带颓废色彩,写得优雅清丽令人赏心悦目的也不少,写的慷慨洒脱意境深远的也不乏其例。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这是南朝齐代诗人左思《杂诗》中的诗句,由秋风霜露勾起壮志未伸而老之将至的感慨,写得意气豪迈,催人激励自勉。
再如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全诗意境开朗,襟怀旷达,毫无伤感哀愁之情。
写秋不仅不带颓废色彩,而且写得慷慨悲壮的还有宋代的范仲淹和叶梦得。范仲淹《渔家傲》词的上片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后两句把边塞风光的肃杀雄壮描绘得十分出色。叶梦得一生跨北、南两宋,他亲身经历北宋末年的战乱,晚年退居江南,虽有报国之志却难以实现。他的《水调歌头》词的下片是这样写的:“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却恨悲风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悲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词中“东山老”一语用东晋谢安的典故。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一举击溃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扭转东晋危局。叶梦得在词里借此表达自己虽已暮年(秋将晚),仍渴望抗金报国的爱国热情。
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作家或作品,正确的一项是
A.湘夫人 短歌行 欧阳修 李清照 B.湘君 燕歌行 苏轼 李清照
C.湘君 短歌行 苏轼 柳永 D.湘夫人 燕歌行 欧阳修 柳永
2.对文中画线句所陈述的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例子加以佐证?
3.同样是秋天,却在文人笔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阐述你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1.①“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指
②“后死者”指
2.“就将这作为……”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3.“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默写
1.人固有一死, , 。
2. ,总是离人泪。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5.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则将焉用彼相矣。
1.《〈物种起源〉绪论》的作者是英国博物学家, 的奠基人 。
2.莎士比亚是英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喜剧 ,四大悲剧 、《李尔王》、 、《奥赛罗》等。
3.《兰亭集序》的作者 ,字 ,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有“ ”之称。
4.《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作者是 国的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思想家罗素,他曾获得1950年 奖。
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组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何以伐为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 ④仰观宇宙之大 ⑤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⑥彼且奚适也 ⑦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⑧南冥者,天池也 ⑨季氏富于周公 ⑩圣人不凝滞于物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⑨⑩ B.①⑧/②③/④/⑥/⑤⑦⑨/⑩
C.①⑧/②⑥/③/④/⑤⑦⑨/⑩ D.①⑧/②⑥/③/④/⑤⑦/⑨⑩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判断,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③谨拜表以闻 ④太上不辱先 ⑤则刘病日笃 ⑥齐彭殇为妄作 ⑦倡优畜之 ⑧魏其,大将也,衣赭衣 ⑨请略陈固陋
A.①③④/②⑦⑧/⑤/⑥/⑨ 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⑨
C.①③/②⑦⑧/④⑥/⑤/⑨ D.①③④/②⑧/⑤⑦/⑥/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