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蒸蒸①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鉴见。伏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原文略)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③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日:“人亦有言,有固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摘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蒸蒸:zhe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②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③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早亡,母何氏醮 醮:改嫁
B.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禀告
C.任黄皓而丧国 任:任凭
D.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援:靠山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C.齐桓得管仲而霸 酌贪泉而觉爽
D.华问其故,对曰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干的~组是( )
①奉事以孝谨闻 ②周门人方之游夏
③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④有暇则讲学忘疲
⑤乃迁汉中太守 ⑥数使吴,有才辩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惰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分)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3分)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
梁思成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未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
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1.下列对的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B.是中国人民在建筑实践中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C.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是在木材结构建筑中产生的,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规则和惯例。
2.对于作者所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B.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规则和和惯例来处理它们的建筑,但是他们是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
C.作者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比较,说明中国的建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
D.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是有着相同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有其风格,本没有相通之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丽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读了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一道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B.自我市开展“创卫”活动以来,原来“垃圾围村”、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背街小巷的脏乱差等一系列影响文化名城形象的难题迎刃而解。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曲卑廖河人工湖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科技和人文展示平台,体现了“礼之起源”、“修身之礼”、“信义之礼”、“纲常之礼”、“好客之礼”和“礼乐之治”等六大特点。
B.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士大夫们认为《水浒传》笔法好,写人“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C.11月3日习近平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老人老伴石爬专问:“怎么称呼呀?您。”村主任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闲暇 闻名遐迩 鹊桥 鸦鹊无声
B.成功 计日成功 孤鹜 好高骛远
C.凝练 千锤百炼 是非 共商国是
D.伦理 美伦美奂 卓越 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