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下面的问题。 送花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

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下面的问题。

                                 送花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语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_____________。”

1.(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           (3分)(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                                (3分)

2.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                                (4分)

3.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4分)

这个道理是:                                                     

4.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3分) (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2.①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②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③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意思对即可,4分) 3.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意思对即可,4分) 4.BC 【解析】 1. 试题分析:(1)文中第三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一句,写出了人虽然活着,但精神已经麻木,活着已没有任何意义。(2)儿子是老妇人生活的全部,儿子死了,让她没有了精神寄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从文中最后一段可以看出,老妇人受到守墓人的启发,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那些花送给活着的人,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意义。(答全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小说的主题内涵,补写道理意思对即可。亚当夫人失去了她的儿子,对于亚当夫人来说,儿子是她的全部,是她的希望,当希望没了,她活着的动力也就没了。小个子守墓人的话虽不太中听,但是实话,而亚当夫人听到了,在她觉的自己快死的时候,她按照小个子守墓人的话做了,她看到了孤儿院里活泼但缺少爱的孩子,亚当夫人爱他的儿子,她把给儿子的爱给了孤儿们。她有了希望,有了活着的希望!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10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画图省识春风面,                      

5.                      ,潦倒新停浊酒杯。

6.浔阳江头夜送客,                    

7.大弦嘈嘈如急雨,                    

8.                     ,此时无声胜有声。

9.                     ,江州司马青衫湿。

10.此情可待成追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11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岁五经                  通:精通

B.其《清平调》中飞燕事      摘:选取

C.白时卧庐山,为僚佐        辟:开辟

D.宰惊愧,拜曰              谢:道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发生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因以之                    B.力士

C.白供状不姓名              D.宫锦袍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3分)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4分)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粗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长叹(坐下)             B.画图识春风面 (曾经)

C.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此生休 (预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