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褶皱 窥伺 冗烦 心不在焉
B.吞噬 憔悴 猿猱 沸沸扬扬
C.相貌 土坯 邮戳 义愤填赝
D.内涵 含蓄 湮没 迫不急待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寥廓(kuò) 杂糅(lóu) 娇嗔(chēn) 同胞(bāo)
B.纤细(qiān) 碾轧(yà) 接茬(chá ) 稽首(qí)
C.踉跄(qiàng) 逮捕(pǔ) 铁锹(qiāo) 编撰(zhuàn)
D.笑靥(yè ) 怅惘(wǎng) 蜕变(tuì ) 纨绔(k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碰上对手。如何寻找对手,如何对待对手,常常关系到人生的成败。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他说:“这杯酒敬给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在人类社会中,对手可以说是人类生命中的盐,少了它,生活会淡而无味。
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阅读奥斯勒的《送花》,完成下面的问题。
送花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语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的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_____________。”
1.(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 (3分)(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 (3分)
2.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 (4分)
3.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4分)
这个道理是:
4.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名句默写(10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丛菊两开他日泪, 。
4.画图省识春风面, 。
5. ,潦倒新停浊酒杯。
6.浔阳江头夜送客, 。
7.大弦嘈嘈如急雨, 。
8. ,此时无声胜有声。
9. ,江州司马青衫湿。
10.此情可待成追忆,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11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