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而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矰缴,(zēng zhuó)古代射鸟用的栓着丝绳的箭。

1.这首诗题为“孤雁”,“孤”是全诗的关键。可是诗人只在最后一句才点出这个字。你认为诗中除了首联的“独”字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孤”字?试举两例说明。(4分)

2.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2分)

3.尾联“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写出了诗人哪两种心理?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1.“暮雨相呼失”的“失”,意为失群。在傍晚的冷雨中,它长鸣着呼唤伙伴,可是哪里能找得到。 “寒塘欲下迟”的“迟”,它想在一处寒塘歇歇脚,由于身孤影单,胆怯心疑,迟迟不敢下落。 “关月冷相随”的“冷”,它飞越层层关山、重重险塞时,只有冷寂的月光与之为伴,倍感孤独。 2.颈联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这两句诗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依然是凄凉寂寞。其中的一“低”一“冷”,是用云低月冷来衬托孤雁的形单影只。从而有力地突出了孤雁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 3.第一句是安慰(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第二句是担心(孤飞独行的险恶),从而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诗人除了直接描写孤雁之“孤”以外,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暮雨中的相呼而失,寒塘上的欲下而迟,飞行中的云低月冷,都是孤单的结果和表现。共要求答出两点,每答对一点,2分,分析恰当1分。 鉴赏诗歌的语言时,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 ⑴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称“倒文”,主要是为了照顾诗句的平仄和押韵,有时是为了照顾对仗。但倒装以后,常常起到强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挪前或移后、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等。 ⑵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了强调语意的作用。 ⑶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省略动词的句式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例如连用多个意象名词,省去常规句中的动词,能让描写更像是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其次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再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表现手法”如答成“烘托”亦可。该题设问具体,切入口较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规范: ⑴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⑵答题思路: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感情。 ⑶表达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评价时,就要着眼于⑴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⑵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⑶明确诗歌的社会意义(积极意义和局限性);⑷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高雅或是庸俗、奋发还是颓唐等。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王李牧     让:责备

   B.边不得田畜     田畜:土地和牲畜

   C.辄入收      保:同“堡”,营垒

   D.北不胜      详:同“佯”,假装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反映李牧“用兵得法、戍边有道”的一组是(3分)

⑴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⑵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⑶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⑷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

⑸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⑵⑶⑸    D.⑶⑷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匈奴还是赵国守边的官兵,都认为李牧胆小怯战,赵王也生气发怒,就召回李牧,派他人替代李牧领兵。

   B.李牧不在任期间,匈奴每次出兵,赵国都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所以赵王只好请李牧再次出任。在赵王的请求下,李牧虽然生病,但还是答应领兵。

   C.李牧精选了战车、战马、勇士等,全都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并且让放牧的牧民布满山头,等到小股匈奴入侵时,假装战败,最终使得匈奴中计而大败。

   D.赵王迁七年,赵王中了秦人的离间之计,让赵葱和颜聚接替了李牧,而李牧不接受命令,因而被赵王派人暗中杀掉。后来,王翦大败赵国,赵国终于灭亡。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⑴常居代雁门,备匈奴(3分)

⑵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3分)

⑶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4分)

 

查看答案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实际上就是对事件本身抒发自己的感想(议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5分)

据《江淮晨报》报道,10月23日重阳节,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献爱心,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而另一家老年公寓的一位老奶奶被梳了两次头,被剪了两次指甲……这样的井喷式献爱心,不少老人都说受不了。

 

查看答案

电影剧本《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生活的美好。的确,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

那么,请围绕“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这一主题,在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续写两句话,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分)

生活可以给我们许多慰藉。在黑暗中仰望繁星,我总会体验到生活中那份惬意舒适的安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永远的雷锋,永远的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向善向上向前,积聚起道德建设的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呼吁。

B.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竞争激烈,多种用工制度并存,是带薪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的客观原因。

C.回顾汽车发展百年历程,新技术总是在人们追求更方便、快捷和环保的交通方式下诞生,又在不断实践和竞争中被超越。

D.根据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铁道部政企分开,原来由商业银行向铁道部发放的贷款以及铁道部发行的债券都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沉怀阱/羞于媚桎影自怜

B.停/人/怨声茫/虚无缥

C.养/重/海市楼裁口不语

D.救/峨/来之食绕/恶贯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