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能力。

②如果没有___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_。

A.鉴赏  体味  侧目     B.鉴赏  体验  刮目

C.鉴别  体味  刮目     D.鉴别  体验  侧目

 

C 【解析】 试题分析: “鉴别”是辨别真假好坏。“鉴赏”是鉴定和欣赏的意思。从语境“盲目地去模仿”看,应该说是“没有足够的鉴别(辨别)能力”。“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验”,“味”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酸甜苦辣”应搭配“体味”了。“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刮目”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刮目”相看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酒馔  伏侍  喝采  逸兴遄飞

B.庇佑  撮合  逋慢  哀声叹气

C.严峻  虔诚  委屈  矫揉造作

D.绊倒  分辩  报歉  不假思索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棨( qǐ)   帷(chān)   范(yì) 水(liǎo)

B.騑( cān)  绣(dā)    雕(méng)   阎(lǘ)

C.出岫(xiù) 西(chóu)   船(zhào)  论(huáng)

D.防(tí)    事( xíng)   发(jī)    风(shu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兰  亭

远  方

花开花落

生死沉浮

演绎着自然与人生的悲欢

今人浮躁的心灵

更需栽种兰花,建造兰亭

抒写新的兰亭华章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请以“栽种兰花,建造兰亭”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少于700字。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画中是一位父亲的形象,写一段文字解读父亲的神情,侧重描绘岁月沧桑刻在他手上、脸上的烙印。

要求:(1)突出人物的肖像变化。(2)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3)不少于200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  屋

张  炜

(1)我居住的这座都市,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丛丛高山,它们笼罩在雾气下的神秘诱惑我,甚至是召唤我。我每次走进大山深处时,心境都为之一变,有时甚至会为这样的情绪所惊喜,在心底自问一句:多么奇怪啊,仅仅是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这里,而此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寂静的山谷,树的谛听和注视,还有鸟儿问答。山石裸露,云母、石英的闪光。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若有若无的声音。大山的早晨也有这种咏叹,但那又是另一种色调和意味。

(2)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下的小小山屋。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大约仅仅是几十年前,这些山屋还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它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但我可以想象其中的原因:山下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山上的人于是再也待不住了。

(3)小屋里的人不是和尚,他们是守山人,林场工人,或其他什么人。他们下山寻找新的日子,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我稍稍有些困惑不解的是,难道现在的山上就不需要那些工作了?比如说大山不需守、林木不需护,连同其他一些山里的营生,在现代都可以一并省略?

(4)不管怎么说,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山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我在盘算一些事情。因为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我欣喜地发现这远离尘嚣的山屋可以成为我这个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看过了一个个山屋,搬进了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逃离之心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多么奢侈的思想和行为,多么繁华的简朴。

(5)偶尔有好友来访,他们总不忘捎来一些吃和用的东西。这样的白天或夜晚啊,是多么愉快的时刻,好像整个的友谊都变得簇新了。大家一块儿从拥挤中,从无边的繁琐中挣扎出来,这时大大地舒出一口气。山下,凡是不好的消息都不愿提起,暂且让我们与他方隔绝。这里有树林山泉和鸟兽,有久违的一切,于是什么都不缺了。朋友当中的大多数没有长时间离城的条件,他们只好匆匆地来,恋恋不舍地去。我从他们的身影联想起自己,想这几十年的光阴,想那些消磨和耗损,想每一个人究竟会被什么拖累、拖累一生?这样直想到许久,想到头疼。

(6)我有一个聪慧的朋友说过:人与物质的关系不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更不是役使和被役使的关系,而应该加以调整,调整为崭新的关系。究竟怎样调整?没有说。不过我深深理解这种渴望和想象。是的,人在物质世界中要获得一点点自由,大概离不开这种调整。人的烦恼在许多时候的确来自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可怕的、没有尽头的物质欲望把我们自己淹死了,可我们仍旧在一刻不停地往这浑浊的污潭中加水,一直弄到彻底的灭顶之灾。

(7)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消耗甚少。我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美国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白了,简朴的生活并不等于简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难以为计的尴尬,不是无米之炊。(有删改)

1.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山屋的情感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6分)

2.作者为什么要放弃都市生活而隐居山屋?概括回答。(6分)

3.综观全文,作者的山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5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分)

A.每次走进大山深处,作者的心境都会为之一变。主要是因为山间景致太美,恍若人间仙境;徜徉其间,世间的一切烦恼皆可忘却。 

B.山下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对于山民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山民们因此丢弃山屋,下山寻找新的生活。 

C.“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久困都市、渴望隐居的作者得其所愿之后的欣喜和兴奋。

D.作者以山屋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山屋的神韵,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E、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抒情为主,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表达了作者融入自然,借以摆脱现实困扰的心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