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由开放的网络,风起云涌的媒体选秀,低门槛、快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由开放的网络,风起云涌的媒体选秀,低门槛、快速度,犹如给无数年轻人的成名梦想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们“秀自己”的主要招数就是凭借大胆、出位、反传统的言语和行动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想做就做,张扬自我,标榜个性,开创了属于这一代人的“草根注意力时代”。

然而,张扬自我就是言行出位吗?只要吸引眼球就是秀出自我吗?搞怪是提升人气的捷径吗?出位的自我秀会成为被很多年轻人争相效仿的一种时尚吗?我们,又需要怎样的自我秀?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或者自己找一个角度,写一篇表现你对现在流行的“自我秀”的认识。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 800字。

 

参考例文: 一枝独秀 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也随之扩大,“秀”文化便浮出了水面。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发展也将成为21世纪社会的亮点。 秀是一个拼搏、奋斗、挑战自我的过程。 秀需要认识自我,审清自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同时也需要找准位置,绽放个性,不能让迷雾蒙住双眸,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 刘翔以其惊人的短跑速度,跨越重重障碍,打破了欧美人所谓的“黄种人不能获得奥运短跑金牌”的神话。他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雅典奥运赛场,让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在爱琴海。他以顽强的意志在110米跑道上挑战自我,秀出了青春,秀出了中国。 同时,秀还需要小晖杀进斯诺克的风度,需要阿宝展现民族音乐的勇气,也需要马邦杰创造建筑唯美境界的魄力…… 秀使文化艺术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 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的聪明与才智。九州华夏说过,“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背弃民族文化的民族不会长存于世。”让这些文化瑰宝成为历史的睡美人将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错误。睡美人固然美丽,但灵动的美人更有韵味!“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哀之无道,鉴之必然! 时下,“超级女声”、“百家讲坛”等文化创意产业正火热登上国际大舞台。虽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势头强劲。易中天教授诙谐动听地讲解,将三国人物挖掘的活灵活现,使这些已逝的人物走出了历史的象牙塔,不寻常地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孔子,美国一学者景仰其为哲学上的华盛顿。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他这位和谐的代表者无疑在全球又掀起了一波儒学热潮。儒学的兴秀不是一个偶然。“君子和而不同”,阐述着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揭示着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秀”文化填补了人们心灵的空虚,找到了人们灵魂的归宿。 “秀”,想保持恒久魅力,就要不断创新,而不只是简单的重复模仿。 一味重复前人的脚印,会看不清来时的路;总站在别人身后,会看不清自己的影子。“秀”文化就是不断追求,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不断绽放。 08奥运吉祥物,秀出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08奥运奖牌,秀出了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彰显玉的高贵品质,诠释对运动员的尊至褒奖。08奥运火炬,秀出了中国古老的纸文化,绽放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寄托人们对祥和的期许。 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它们为奥运而生,但它们的意义决不仅在于成为这一国际体育赛式的一个标记,而更在于向世界秀出了中国的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 “秀”时代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时代,“秀”文化是一个绽放个性的机遇。21世纪需要“秀”文化来焕发这个文化时代的魅力。 “秀”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愿它不只是流星一闪。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秀”文化的品位,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枝奇葩! 【解析】 试题分析:在构思选材时需要注意,题目要求是对此社会现象的“认识”。做为“认识”而言,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构思:一、赞成年轻人要敢于张扬自我,青春没有失败,敢于表现自我,是一份对人生的自信。二、年轻人表现自我,仅仅在音乐舞蹈方面是不够的,年轻人应当胸怀祖国情系天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三、客观的对待,“作秀”做为寒暑假的一种专长表演,可以尝试一展身手,如果把青春都搭进去,得不偿失。 文体选择上,根据自己掌握材料的多少,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得心应手的表现自我应当能很好的凸现文章的主题思想。要注意的是,此类话题新闻媒体上时常有人撰文表扬或批评,可以从中汲取精华,来增加自己文章的力度。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2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查看答案

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7分)

1.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飞湍瀑流争喧豗,               。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夜深忽梦少年事,                 

7.沧海月明珠有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6分)

辩论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纵观整场辩论,对方辩友犯了如下三个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今天的逻辑就是一句话,大学生是不成熟的,所以大学生犯了错,不是大学生的不对,是生理规律让大学生成熟得太晚,是社会让大学生太幼稚,社会和网络创造了一个错误的环境。那我就不明白了,到底是大学生去适应环境,适应一个善恶并存的社会环境,网络环境,还是让社会来适应人。当地球的环境变换时,有的生物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性,成功地生存下来,有的生物却不然,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说环境是不会因为人而改变,只能由人来积极适应环境。在当今社会,网络的使用是大势所趋,面对这样的环境,大学生只能培养自己抗拒诱惑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分辨力,在纷繁的信息中把握自己。应对新时代的挑战,而不是逃避。网络之于大学生与网络对于任何群体一样,有利,有弊。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不是更应该有能力充分利用好网络中积极的因素,利用好网络无与伦比的信息量,利用好网络这个开放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吗?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行。有益的东西不学,还要以大学生涉世未深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对方辩友,网络本身对人是利大于弊的,对大学生依然是利大于弊的。

其次,对方辩友认为上网会浪费时间,那么首先,是不是除了学习以外的事都是浪费时间呢?显然,一定范围内的休息,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聊聊天,都是必要的。而过度的上网,沉迷于网络,这些又是网络的错吗,关掉网络不就好了?换句话说,这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与网络有没有必然联系,是不是没有网络他们就可以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呢?显然不是,网络前有游戏机,网络时代中还可以打球,逛街,聊天。是什么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是一颗躁动不安和空虚的心。校园需要宁静,但破坏宁静的并不是网络。

第三,对方辩友认为网络会让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空间,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是有的同学利用网络与从前的同学保持联系,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有的同学却玩起了网恋,这个差距在哪里,依然是使用网络的人哪。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学习压力生活压力都很大,面对残酷的社会,我们需要一片净土让我们暂时远离尘嚣,我们需要倾诉和休息。面对这样的事实,对方辩友不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调节身心,保障大学生心理建康,而是连网络,这个我们仅有的家园都要受限制,对方辩友,您看到的只是网络交往失败的例子,还有那么多人得益于网络的解脱而重新回到阳光的生活中,您怎么看不到呢?对方辩友不断的举出不幸的例子,耸人听闻。殊不知,那正是因为成功的例子太多,就在我们身边,媒体才没有追踪呀。

网络和许许多多的科技发明一样,是双刃剑。但是,看主流,看网络对大多数大学生,对大学生主流的影响,利大于弊。对待网络,我们不用恐惧,因为只要我们自己心中有一把尺子,有一扇门,有一个信念,网络必然会像其他工具一样为我所用,成为我们新的舞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信心,也有能力驾驭好网络,利用好网络,成为中国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附录:

跟帖一(伯爵):网络的双刃剑在于使用者的能力,若是有能力,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这把剑。就像有人用刀杀人,那到底是刀的错还是杀人者的错呢?网络也是一样,它只是没有思想的工具而已,主要错误在于使用者,网络只是为这种错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在辩论赛中,我是正方,所以我的观点是网络的利大于弊。

跟帖二:不对,整篇稿中都有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就是网络工具论,本来网络作为一个工具来说是无所谓好坏的,但是,楼主的稿件中的工具论只是把网络的弊说成是使用者的弊,就不成为网络的弊。换句话说,就是网络是没有弊的,然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又说在合理和正确的情况下使用的网络就有带来利,同样是使用者本身的性质,却突然就变成了网络的利,所以,就得到了你方的观点。

在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样的比较是没有公平的比较平台的,同样是使用者使用网络中的利和弊,利就是网络的,而弊就成了使用者的了。这样其实是不是在质疑这个题目呢。按照这篇论来说,题目是不是应该改称“网络对大学生是否有弊”呢?

所以,这片论中有明显的逻辑漏洞。还希望楼主能正面论证一下

1.请根据上述辩论总结陈词进行推论,写出对方的论点及理由:(4分)

                                               

2.从辩论的总结陈词中,辩论者认为网络对学生来说有哪些益处?(4分)

                                                 

3.辩论总结陈词最后一段中提到的“双刃剑”和“暴风雨”分别比喻什么?(2分)

                                                 

4.请针对辩论总结陈词中辩者的理由提出三点反驳意见和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课内名篇阅读(6分)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1.“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一句中“骇人听闻的情况”指什么?试根据有关内容作概括。(2分)

                                                

2.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2分)

                                                 

(2)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5分)

秋 思(张籍)                秋夜曲(张仲素)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漏:计时用的漏壸。

1.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

                                                   

2.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