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工欲善其事,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5._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6.“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7.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8.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1.必先利其器 2.)发奋忘食 3.万类霜天竟自由 4.五岭逶迤腾细浪 5.因人之力而敝之 6.“风萧萧兮易水寒 7.大行不顾细谨 8.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必须依托牢固的记忆,尤其是一些名句中的重要字词。如本题中“竞”、“ 逶迤”、“ 敝”、“ 萧萧”、“ 细谨”、“ 斑斓”等字。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说“前半论骨相,后半并及性情”,请试述马的形象。(4分)

2.浦起龙《读杜心解》中说此诗是诗人“为自己写照”,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习题。

1.用斜线(/)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划9处)(3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2.在小题1的文言语段中,体现了孔子哪些教学理念?请简要概括。(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建昌县。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来劝勉。久,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归,杀而鬻之。”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预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宋史·包拯传》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归,杀而鬻之 第:只管B.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C.出建昌县  知:了解 D.凡讼诉不得径庭下  造: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里中父老来劝勉范增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久,赴调,知天长县顷未发,太子迟之

C.父母皆老,辞不就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D.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权贵 持千金之资币物,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2分)

②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2分)

③臣不才备位,乞预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影响很大。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合于一体。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族尤其是仕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庭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俭朴当做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袁采《袁氏世范》)。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其中。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改编自马泓波《宋代家训的特点》)

1.下列对宋代家训的特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宋代家训专著与单篇计百余种,是家训史上数量最多的,有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

B.注重家庭经济管理。治生、制用是宋代家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叶梦得的《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与陆九韶的《居家制用》分别是其代表。

C.注重家庭教育。宋代家训通过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令其家庭成员修身、齐家,以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

D.与法律有相互依赖之处。宋代家训的内容基本上都谨守法律的规定,支持法律;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一些家族尤其是仕宦家族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了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积极地纂述家训,家训因此而繁荣。

B.宋代家训把俭朴当做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提倡辩证的节俭,以量入为出为基本原则,但对公益事业则要求尽力而为,不能吝惜财产。

C.宋代家训重视道德教育,尤其重视科举教育,以提高子孙素质。家训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

D.宋代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又采取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惩罚方式。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内容丰富,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经济、法律等方面,影响很大,有力地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B.宋代家训适应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形势,重视治生、制用,以维持大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对科举进行经济支持。

C.宋代家训的篡述虽然主观上只是为了维护家族的繁荣、兴旺,局限于家族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对治国平天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家训着眼于教导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宋代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迥然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 先秦历史散文的体例与艺术,对后世史书、散文、诗歌、小说、戏曲等都有重大影响。

B.《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卷,约12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