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满分5 manfen5.com年龄段

选  项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82%

72%

74%

35%

69%

23%

6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同:两个年龄段中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3分) 异: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答题,如图表中,两个年龄段数字最高的均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两个选项,所以答题时,可以把这两个选项表述出来就可以。不同点,有图表可看出,主要集中在“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这两个选项上,所以答题时,把这两个选项在不同年龄段的分歧表述出来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6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耕耘三尺讲台,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题(17分)

关于精神

李书磊

①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追究起来,中国古典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及人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一以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 

②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惟其不知出处,那些文字才更显得神秘而有意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断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与空虚挥之不去。教科书里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觉”,我觉得这断语下得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却也兴致勃勃地存在着,去打仗,去婚嫁,去种去收,去生去死,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而不可收。

③后世的感伤文人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是李后主,一是秦少游。他们把《古诗十九首》那种无缘无由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世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从李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秦词“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中,我们看出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像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感伤的文人对人世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然而他们不安于生命的定数又无可奈何,他们对世界有太强的欲望却只有太弱的力量,他们既不能战胜世界也不能战胜自己。这正可以说是一种孱弱和病态,这种病态对于少年人却有无法抵抗的传染性。我那时候对感伤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生命个体所秉承的趋向健康的自然机缘,我的这种感伤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对李后主和秦少游再也没有那样强烈的共鸣了。我喜爱起了苏东坡的达观。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也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表露出这样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放弃了那种“非如何不可”的悲剧感,随遇而安;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他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充盈。他知道怎样在这大不如意的人世间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的心情被后人誉为“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同样在诸种坎坷中保护了我,使我平安度过了生于人世难免的一次次危机。

⑤然而,到了今天。我在这青春将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大惶恐。我要一直这样平庸而快乐地活下去,直到暮年。在这青春将逝的时候我突然对青春有了一种强烈的留恋,突然生出一种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强烈冲动,我不要感伤带我去唤醒那占有的欲望,不要达观但要保持那种顽强的力量。我发现我内心真正向往的乃是那种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怀,那种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也是一种感伤吗?这是英雄的感伤,这是苍凉。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屈服,但这是竭尽人力之后的屈服.这种屈服中包含着人类不可折辱的尊严。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动,我想我要记下并且记住这壮年的感动。

1.文中画线句子“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句中“有毒”和“甜蜜”该怎么理解,请结合文章①--③段内容回答。(4分)

有毒:                                                                     

甜蜜:                                                                    

2.联系上下文,请分别指出下面两个短语在文中的意思。(各限12字以内)(4分)

第②段中“人生的自觉”的意思是:

 

 

 

 

 

 

 

 

 

 

 

 

第⑤段中“人生的缺憾”指的是:

 

 

 

 

 

 

 

 

 

 

 

 

3.试说说“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而不可收”一句的意思以及在文中的作用。(3分)

4.文章题为“关于精神”,叙说了中国古典文学对“我”精神成长的影响。请简要概括古典文学对作者的成长所产生的启迪。(6分)

 

查看答案

按课文内容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8分)

1.爱而不见,              。《诗经 静女》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

3.                  来吾道夫先路。   《离骚》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5.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6.余霞散成绮,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第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③,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合。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吏传》)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③差,病愈。后作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药           市:买

D.讼者多让而止      两:再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母氏所养              ②吾固知謇謇之患兮

B.①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②君既见录

C.①留养之                ②求假暂归

D.①岂有禁人在狱心自安乎  ②不抚壮弃秽兮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以勤苦著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

③所得秩俸,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

⑤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5.翻译下列两句。(6分)

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

②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