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新春感事 (明)王稚登 信有清风不厌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新春感事

(明)王稚登

信有清风不厌贫,吹帘入幌转相亲。红颜薄命空流水,绿酒多情似故人。

服药难辞星入鬓,闭门长与竹为邻。黄金散尽真堪惜,前日亲知是陌尘。

【注】王稚登少年成名,“奖引寒素,敦笃故旧”,遇人危难,不惜倾身援救,但是人至晚年,黄金散尽,热闹已逝。

1.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分析。(4分)

 

1.(4分)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所谓亲知的势利嘴脸的愤慨与鄙夷。诗人也曾富有过,也曾周济过亲朋,可是当诗人散尽黄金时,以前那些曾得过救助、受过恩惠的亲人知交都如同路人,让人深感世态的炎凉。 2.(4分)①拟人。一二句写出了清风不厌弃贫寒、与人相亲的形与神,第四句以“多情”来写绿酒,第六句赋予竹以邻居的身份,将“清风”“绿酒”“竹”写得可亲可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清正的品格喜好。 ②比喻。第三句将自己的大好年华比作逝去的流水,意指虚度;第四句将绿酒比作老朋友,形象地再现了自己的现实处境。 ③反衬。一二句写清风“不厌贫”“相亲”反衬出人之厌贫爱富;四句写“绿酒多情似故人”,反衬出旧人的寡情;第六句“竹为邻”反衬出亲朋的疏远冷落;以物衬人,语不言人而意在写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感探究的题目,情感探究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探究,注释中有“遇人危难,不惜倾身援救,但是人至晚年,黄金散尽,热闹已逝”的解释,诗句中“亲知是陌尘”可知情感为:对所谓亲知的势利嘴脸的愤慨与鄙夷,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分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和情感的综合考核的题目,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考核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对手法解释和效果的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记    鸽

(清)管同

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而去。不数日,复获一雌焉,狸至而又食之,然以前被啄故,若惮雄不敢近。雄因自恃其强,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

管子曰:吾观狸鸽之事有深感焉。当夫狸之始至也,盖欲攫鸽雌雄而并食之矣。然而力疲于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则权嗥而去,以避其锋,兵法所谓穷寇勿追,强而避之之说也。

及其再至,非不欲先食雄,然而知雄必备而雌无备,故先易而后其难,且示雄以若独食雌者,而使之不忌,兵法所谓诱之骄之者也。

至是而雄固已怠矣,乘其怠而突取之,则计无不得,兵法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

!狸所为悉合于兵法,鸽乃游其术中而不悟也。吾思鸽之与狸诚为非敌,然雄啄狸,狸始未尝不畏。使彼雌雄者并力相扶,以与狸为难,狸虽强,何至并为所食哉!恃一己之强,而不知援其侪类,侪类亡而己抑吾又思之:夫鸽虽小鸟,然健而善飞,当其悬哨薄云,虽鸷若鹰  莫能害,而何惧一狸乎?以见获于人而遂不能飞,以不能飞而遂为狸所食。然则世之见获于人者,其亦可为深虑也已!

                                                         【注】①悬哨,高飞呼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喙啄狸      奋:张开

B雄者知必死    度:估计

C.雄已怠矣      固:必定

D.当其悬哨云    薄:与“厚”相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缚翅而畜之野      则或咎欲出者

B.有深感            犹且从师而问

C.知雄必备雌无备    吾尝终日思矣

D.以见获人          以其无礼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侯家先后得到三只鸽子,其中两只是雌鸽,一只是雄鸽,被狸分三次吃掉;在狸第一次进攻时,雄鸽曾奋力抗争过。

B.狸为了吃掉鸽子采取了种种手段,这些手段依次符合“诱敌骄敌”“穷寇勿追、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策略。

C.悲剧之所以产生,一是鸽持一己之强而不与同辈并力相扶,以致被狸各个击破;二是见获于人,被捆住了翅膀,因而被狸所乘。

D.本文是一篇寓言小品,以叙为辅,以议为主,议论部分始终紧扣故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揭示了“狸鸽相斗”背后蕴藏的意义。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4分)

2)兵法所谓诱之骄之者也。(3分)

3)狸所为悉合于兵法,鸽乃游其术中而不悟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上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异军突起,而这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主导位置的乡土叙事似乎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有观点认为都市叙事对乡土叙事具有超越性。实际上,乡土叙事和都市叙事是两个独立的叙事体系,它们之间应是相互补充的。丁帆认为,“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为世界性母题,上述现象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激烈冲突”的结果。

②上世纪90年代文学大潮汹涌澎湃,但都市小说中很难发现光闪闪的金子,没有出现卡夫卡、萨特和加缪式的深刻作品,也没有董桥式的反讽、幽默作品,更没看到大关心、大钟爱和大悲悯的作品,这表明都市叙事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乡土叙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可以为都市叙事的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③在叙事对象上,可以用“他者”视角深入都市生活。五四时期,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一大批知识青年被抛出了沿袭千年的生活轨道,他们从偏远的乡村故土走入现代都市,寻求现代文明。“现代人”的意识觉醒,使得他们开始以“他者”的眼光去观察故土。现在都市叙事要以“他者”的眼光去读懂都市,都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流动创造了当下颇为复杂而又丰富多姿的生活景观,作家要以认同都市的思想参与“都市乡村”的建构,细心体验都市的日常生活,书写“城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都市意识和都市精神。

④在叙述立场上,都市叙事可以借鉴乡土小说终极关怀的立场。终极关怀是对于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探求,它的着眼点在于未来。但“终极”本身不是一个时间性、历史性的概念,而是一种理想的完美形态,恒定地指向对现实的超越。像鲁迅的《阿Q正传》、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小说,都在人类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反思历史、批判人性、追问灵魂。他们同样关注当下,只是不像某些都市小说只关注现实的当下,而是将当下的现实和人类终极关怀结合在一起。只有在现实层面上突破超越,向人性更深处挺进,在具体形象的超越上展现人类的整体处境,体现作者的大悲悯、大关怀,才能塑造出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

⑤在叙事结构上,都市叙事可以借鉴乡土小说空间化的叙事结构。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中出现的空间叙事是乡土小说叙事理念的变革。这种空间叙事结构可以打破某些都市小说个体化的线性结构模式,不是将个人的体验横置于历史的维度之上,而是穿越政治、时间和个人,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对特定历史时空之中的人和事进行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和审美的深度思考。

⑥在叙述语言上,都市小说要借鉴乡土小说的含蓄、凝练、张力与诗意的语言特色。鲁迅的乡土叙事追求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又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语言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他反对文字的意气浮露。都市叙事的语言,也要力求情感美与色彩美。

                                     (摘自《光明日报》2013121714版,有删改)

1.下列对“乡土叙事”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叙事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上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异军突起的背景下似乎呈现出窘相。

B.乡土叙事并没有被都市叙事超越;乡土叙事和都市叙事同为文学的世界性母题,是两个对立统一的叙事体系。

C.乡土叙事的视角是“他者”视角,“他者”的眼光源于五四期间从偏远的乡村进入都市寻求现代文明的知识青年。

D.《阿Q正传》《白鹿原》等乡土小说将当下的现实和人类终极关怀结合起来,因此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由两种叙事的发展状况谈起,接着明确了它们的文学地位,最后指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冲突会影响文学创作。

B.②段在简单评述都市小说之后,具体分析了都市叙事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明确了乡土叙事的积极作用。

C.③至⑥段从叙事对象、叙述立场、叙事结构和叙述语言等四个角度阐述了乡土叙事能给都市叙事的发展以有益启示。

D.从整体上看全文是总分的结构,在分说部分采取的是并列式的论述方式,整篇文章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语言明了。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世纪90年代的都市小说没有佳作,读者没有看到深刻、幽默反讽的作品,更没有看到大关心、大钟爱和大悲悯的作品。

B.现在的作家在思想上认同都市,也有读懂都市的眼光,他们体验着复杂丰富的都市生活,对都市意识、都市精神的把握精准。

C.都市叙事可以借鉴乡土小说的空间叙事形式,从而打破部分作品个体化的线性结构模式,实现政治、时间和个人的穿越。

D.都市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应当学习鲁迅、沈从文等人的小说,追求含蓄、简约、纯真、凝练,力求情感美和色彩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切幸福都有一个平庸的结尾。                                         ——周国平

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坏。               ——莫泊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某刊记者就“语言文字与中华经典诵读”采访了国家语委有关专家。下面是报道节选,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6分)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             

专家: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推行规范的汉字,实现每个人都能用普通话顺畅地交流。在新的背景下,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推广和如何更有效推广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

记者:         

专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诗文,让国民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

记者:媒体上经常有声音批评国民语文能力下降,请问         

专家:诵读经典对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多读一点经典诗文对我们精神修养、行为修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依据下面图片和文字的内容,概括《中华五禽操》特点。(4分)

 满分5 manfen5.com

 

《中华五禽操》是江苏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依据东汉名医华佗的五禽戏,融合徐州悠久的汉文化而编创出的一套配乐徒手象形操。《中华五禽操》配乐诗诵,文熏乐染,在极具诗意的情景中舞出中华文化。它的每一套动作都在情景音乐伴奏下配以诗词吟诵而进行,每一个动作都被赋予一定的故事元素,每一节均有匹配的故事情节。此外,《中华五禽操》在创编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从幼儿操到高中操“现其形—显其神—形神兼备”的规律,不断丰富完善套路和动作。

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