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后面题目。(8分)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后面题目。(8分)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1.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2分)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1分)通过峨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愁怨。(1分) 2.①比喻。“眉共春山争秀”,以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意为思妇之眉比春山还要秀丽,写出女子的貌美。“恐花也、如人瘦”,以人喻花,亦可想象思妇美貌。②烘托。“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用“玉箫闲久”从侧面烘托少妇情绪低落,满腹愁思。虽有玉箫,也无心吹奏,让它闲置已久。因为意中人不在,又吹与谁听呢?③借物抒情。“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借“亭前柳”抒发少妇的离愁。(答出两点即可)(表现手法1分,结合词句分析1分,共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需要用四字格或二字格先概括出人物的特质,再结合词句解释人物的特质,即可完成题目。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做此类题目,首先找修辞手法,然后再找有术语的艺术手法。答案的写法是先概括,后分析,先写出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的术语,然后结合词句解释手法,如比喻,需要写出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作用或效果;如烘托,需要写出用什么侧面烘托什么,有何作用或效果;如借物抒情,需要写出借的什么物,抒的什么情。结合术语,定向翻译相关词句,即可完成题目。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容春堂记

明·归有光

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监郡者不合,得移官,即拂衣以归。占园田于县之西小虞浦,去县治二里。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如百足,而小虞浦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可数十回。园有堂,启北,则马鞍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

    昔孔子与其门人,讲道于沂水之滨。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天下之乐,无以于此矣。夫子使二三子言志,皆舍目前之近,而驰心于冠冕佩玉之间。曾点独能当此时而道此景,故夫子喟然叹之。盖以春者众人之所同,而能知之者惟点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渊明可以语此矣。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

    余之曾大父,与兵溪之考思南公,成化甲午,同举于乡。是岁,王文恪公为举首。而曾大父终城武令,思南公至郡太守。余与兵溪同年生,而兵溪先举于乡者九年。庚戌岁,同试南宫。兵溪就官广平,三载,已倦游,而余至今犹系六馆之籍。故为此记,非独两家世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盖有感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监郡者不合,得移官      例:照例

B启北,则马鞍山如在檐际    牖:窗户

C天下之乐,无以于此矣      易:改变

D三载,已倦游              甫:刚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监郡者不合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月乎

B去县治二里      若属皆且为

C皆舍目前之近    今其智反不能及

D非独两家世契    夫夷近,则游者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容春堂坐落于吴淞江畔的小虞浦。堂外有园,园外清水绿畴,风景如画;园中间植有四季花木,春意自来,故名此堂为“容春堂”。

B在第二段中,作者引了孔夫子与门徒赏春言志的故事。别人都在春光美景中说想当官的志向,惟独曾点说志在享受这一派春光。

C第三段引了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语句,作者说“渊明可以语此矣”,因为他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离开官场、享受春光的人。

D第四段简述“我”和兵溪先生两家为世交,上一代就情意相投,而且“我”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因此写下《容春堂记》。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4分)

2)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3分)

3)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

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

潘岳

    中华传统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对于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县有很强的针对性。100多年来,中国始终在向西方学习,走西方传统工业文明道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也在中国30年间集中地体现出来。中国不能延续老牌工业帝国的旧模式,必须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

    西方工业文明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比如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为制度,以建立在工商业和金融业上的城市为载体,等等。它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段、经济、社会矛盾转移出去。几百年后,人们发现,什么危机都能转移,惟有环境危机转移不了。因为气候危机一来,飓风不光袭击东南亚,也袭击新奥尔良;海水上涨不光会淹掉南太平洋小岛,也会淹掉纽约。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内在困境,各国一部分政治精英与学者已开始全面研究世界文明和古老家教中的生态智慧,试图从中寻找摆脱困境的路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又将目光转向东方和中国。

    中华民族是有特殊性的,其最大特殊性在于它是世界惟一以国家形态传承,而又同根、同文、同种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其文化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其伦理与制度充满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其生活方式实践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其历史传统延续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即中庸、和谐、包容。这套文化体系不光有伦理准则,更有一系列政治制度与生活实践,比如大一统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乡绅制度、教育制度等,它一贯倡导有序、平衡、包容、协调,这正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不灭的根本原因。当然它们缺陷,不然当初不会导致革命。

    一些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的物质基础已被全面推翻,其价值观并不适用于今天的工业化社会,这是错误的想法。中华传统的核心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字。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是一种从容回旋的空间,是一种进退有余的艺术,是一种节制合适的平衡,是一种立身达人的智慧。概言之,不仅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如治家之道、茶道、商道、剑道、酒道、弈道、医道、药道、江湖道等。

    ⑧所谓道,就是精神,就是原则,就是境界。上连天道自然,下通人伦日用。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世界,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重重迷雾。

⑨东西方文明在几千年前惊人相似地同时崛起,又在几千年后惊人相似地会师,会师在哪里?会师在生态文明的平台上。中华传统文明虽然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具有普世价值,更能够进行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尤其是在生态方面,因为中华传统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对于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1.下列各项,有关“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有独特的文化体,倡导有序、平衡、包容、协调的生态智慧,这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不灭的原因之一。

    B.中华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业文明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都有体现。

    C.从容回旋、进退有余、节制合适、立身达人,这种中国人的生态智慧自古以来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

D.上连天道自然,下通人伦日用,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级、经济和社会矛盾转移出去,但也产生了内在困境。

B在儒释道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这套文化体系既有伦理准则,更有政治制度与生活实践。

C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所追求的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倡导现代人摒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欲望,从容有度、精神饱满地生活。

D.中华传统文明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其具有普世价值,对于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为解决当今世界的       ,作者认为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中蕴含着超越现实功利追求的       ,要在现实中去落实,则要讲求       。(3分)

 

查看答案

请以时间都到哪儿去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刘小龙是一位快递送货员,现在正在给赵匀大爷家送货。交货过程中两人有简短的交谈,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

刘小龙:               ①                              

赵大爷:哦,我是。谁寄给我的东西呢?

刘小龙:寄件人的名字在这儿,你先看看。要是没问题,就在这儿签收。

赵大爷:               ②                                               

刘小龙:您女儿挺孝顺啊,(含笑,再次提醒)大爷,要是没问题,您在这儿签个字。

赵大爷:               ③                              

刘小龙:没事,大爷。您是老寿星,女儿又孝顺,羡慕您呀。

赵大爷:               ④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划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不超过15字。(5分)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    ①  ,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自我剖析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        ②   他又习惯于这种淡泊和静定。    ③    ,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但正是这种灾难,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今往来许多大家一样,  ④  。幸好,他还年轻。中国历史上,     ⑤     ,换言之,他们虽在灾难之后获得成熟,但已过了美好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