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 分) 遗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 )

遗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了,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 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前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了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该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A、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块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大石头,遗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观赏。

B、男人们不相信女人说的有关老贾 “劳改”一年的话,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当年老贾下放到遗璞村时,受到村里不公正的对待。

C、遗璞村的人们常以省城老贾为骄傲,是因为老贾当了县委书记后没有忘记他们,给了遗璞村人很多的救济粮、救济款。

D、婆娘家转述蛮儿的话后受到男人斥骂,便不再言语了,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在男人说话时贸然插嘴是不妥的。

E、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

2.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6分)

 

                                                               

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1.答E给3分 答B给2分 答A给1分 答C或D不给分 2.① 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纯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款,救济粮。 (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 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地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理念。(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E 这篇小说以对话,构建故事情节并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个性,表现现实生活,从此可以判断出,在艺术手法上对话是最为突出的手法,所以E项的分值应该是最高的。 B 项是对小说情节中的一个细节的分析,分析出了这个细节的人物心理。所以在选项答案中选以上两项是最为合理的。 A项中“地方偏远”、 “弃石传说”和“吸引很多人前来观赏”在文中都有相应的内容,概括的也相对准确,但是“成为旅游胜地”这一项信息在文中却是明显的错误。 C项 从文中的信息看,村民们是因为老贾当官了才表现出来的骄傲,这一项分析完全错误,违背文意。 D项,婆娘们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插嘴不妥,而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所提到的信息被男人否定,意识自己的观点站不住脚。这里表现的是村民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作用题,联系小说的主旨,将两处情节对照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抓住情节是分析概括村民性格特点的关键,而本文的情节又多是通过对话来展开的,所以从对话描写中能够看出村民的性格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是要考生探究小说结尾的情节处理,答案不唯一,可以认为合理,也可以认为不合理。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内引外联”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要善于“内引”,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还要善于“外联”,由阅读的 文本联想到所学的有关作品的背景、作者及社会生活知识等,进行知识迁移。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句。6分)

1)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2                   ,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3)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行路难》(其四)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5)斜月沉沉藏海雾,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7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过秦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4 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遂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请谥曰。”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

(节选自 《旧唐书·宋庆礼传》)

[]安堵:安居。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岭南采访使            充:代理

B庆礼至其境              躬:亲自

C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        乖:背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   3

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更于柳城筑营州城                 ④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              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A、① ② ④       B、① ⑤ ⑥      C、② ③ ⑥     D、③ ④ 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朝廷商议给他加谥号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

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原则;于是加谥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10 )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译文: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芭蕾舞演员尼金斯基在南美巡演途中与匈牙利女演员普尔斯基相恋,并迅速闪婚,经纪人佳吉列夫闻讯暴跳如雷,一气之下将尼金斯基从巡演团中除名。

B.日前上映的电影《一九四二》以直面遗忘的方式,将人们带到了灾难现场,掀起了人们追忆历史的热潮。

C.据报道,从930107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 422起,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 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 473人受伤。

D.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中生活不惶恐?这样一份调查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的目光。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不惶恐需要9 000元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