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熹游。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共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遗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
乾道中,诏举遗逸,刺史芮烨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时宰相陈俊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
先是,学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掞之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励。掞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颢、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遂丐去.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语其切.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罢为台州 教授。掞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日:“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
其居家,谨丧祭,重礼法。从父有客于盘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每遇岁饥,为粥以食饥者。请官米以贷民,至冬取之以纳于仓。部使者素敬掞之,捐米千余斛假之。岁岁敛散如常,民赖以济。
与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后进以礼来者,苟有寸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至或訾其近名,则蹙然日:“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病革,母视之,一不巾不见.以书召朱熹至,委以后事而诀。卒,年五十八。
后上思其直谅,将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赠直秘阁.
(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有删节)
【注】①将丧:护送灵枢。②从祀:孔庙中除主祭孔子外,还附祭历代官方认可的儒家圣贤。④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胡宪,与朱熹游 游:交往 B.逮至一无所得 逮:等到
C.移疾杜门 杜:关闭 D.为粥以食饥者 食: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拘汾于兵家所 赵尝五战于秦 B.乃以布衣入见 乃遂私见樊于期
C.遂以迎亲请归 举匏尊以相属 D.委以后事而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魏掞之正直的一组是
①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②特诏召之,掞之力辞
③日进诸生教诲之 ④今乃专以空言取人
⑤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 ⑥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掞之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后因其德行被征召入朝觐见皇上,他的建言受到皇上赞许,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B.魏掞之主张太学应把培养学生德行和传授经学知识放在首位,所以请求朝廷把程颢、程颐列入从祀大典。
C.魏掞之任职太学期间,改变先前学官陋习,亲自教诲学生,改善学舍条件,让学生深受感动和激励。
D.对于登门拜访的后学之士,即使略有才能,魏掞之也竭力举荐成就他,但也因此招致有些人的诋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3分)
(2)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4分)
(3)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通过读书——仕进而成为官僚士大夫,这是自汉代以来形成的重要的中国文化传统.汉代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了是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外,与汉代儒生的自我改造也是密不可分的.客观上讲,由于先秦的儒生以学习六经、传授知识为主,在秦汉官僚政治社会里是缺少从政的技能与本领的.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走向仕途,他们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改造过程,实际上从汉初就已经开始.当时的几位著名儒生,如陆贾、叔孙通、贾谊、晁错、公孙弘,其思想和政治主张,已超出儒家学派的界域.汉武帝为儒生们开启了一条通向仕途之路,这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这为儒生们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儒生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其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而统治者则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因此,一个儒生如何才能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汉武帝在当时虽号称重儒,所重视的也不是那些腐儒,而是像董仲舒、公孙弘、兄宽那样“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儒家.
儒生和文吏在汉初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儒生有时侯可以称之为“文学”,而文吏之俗称则为“刀笔吏”.由王充在《论衡.程材》可知,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王充为此而为儒生抱不平,但在客观上也说明,儒生在事功方面确有不如文吏之处,他们在走入仕途时必须要改造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一定要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真正由读书出身而在政治上又居高位的优秀官僚,必须是二者的结合.据《宋书·百官下》:“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廉……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这四科当中,前两项是对文化修养与道德操守的要求,后两项是对管理才能的考量。事实也是如此,自汉以后的儒生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之所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这样的改造,符合以上四科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在汉代政治舞台的较量中,经过自我改造的儒生最终打败了文吏.之所以如此,除了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之外,文吏们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是其最为致命的缺陷。文吏们以商鞅、韩非的法家理论治国,排斥礼义、仁爱、孝悌等人文道德关怀,严刑峻法,刻薄少恩。由此而反观儒生之从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经过自我改造后也具备了吏治之才干,而在于他们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一个真正优秀的儒家出身的官吏,不仅要使其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且还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其代表人物就是蜀守文翁。文翁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蜀地人民安居乐业、移风易俗,为汉代树立了一个儒生出身的官吏的正面形象,而且还在于他的事迹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儒家士大夫政治所以优于法家文吏政治之处。它使得这个社会的官僚体系不是仅仅停留在事功的层面上,而是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融注其中,使这个士大夫官僚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道器相通的政治文化模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19期,有删改)
1.对汉代“儒生打败文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吏们虽在事功方面比儒生强,但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
B.朝廷令郡国限四科举孝廉,引导了儒生自我改造的方向。
C.统治者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文吏未通过严峻考验。
D.儒生们能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2.下列关于汉初儒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生在有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
B.儒生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
C.儒生属于与文吏有着严格区别的社会群体,世俗有轻儒生高文吏的习气。
D.很多儒生缺少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的能力。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社会原因外,儒生自我改造是根本原因。
B.称儒生为“文学”,称文吏为“刀笔吏”,表明了儒生地位高于文吏。
C.到汉代,儒家士大夫政治终于取代法家文吏政治,形成官僚士大夫体系。
D.蜀守文翁,做到了“安居乐业”“移风易俗”,是儒家士大夫的代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 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B.淘宝网传来消息,12月12日将推出本年度继双十一之后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并继 续开展去年的“全民疯抢”活动。
C.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 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D.《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源于人们对在长期“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中国将逐步进入老龄社会。
B.从“梨花体”“羊羔体”,到博客诗歌,微诗歌、“废话体”……等,网络诗歌以狂欢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挑战着人们诗歌阅读的底线。
C.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谁来种地、靠谁来 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令人担忧。
D.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遵循道德规范:行医要讲医德,经商要讲商德,从政要讲政德。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欢庆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鞭炮响起来,缤纷的花灯挂起来,市民顾不得严寒料峭, 就算是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也要出来闹元宵。
B.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 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C.“十一”长假期间,开车自驾游的市民特别多,有很多家庭倾巢而出,离开繁华喧嚣的都市,尽情享受天造地设的自然美景。
D.陈先生与他只谈了一个小时的话,就发现他才思敏捷,卓尔不群,当即决定他免试 入学,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渲染 敲门砖 浮想联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斟酌 莫需有 相辅相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通牒 杀风景 永往直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斡旋 掉书袋 要言不烦 聪明一事,糊涂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