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怎样认识和破解“碳排放” 陆健健 ①联合国下属的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怎样认识和破解“碳排放”

陆健健

①联合国下属的气候专家组织的不少专家认为,现在温室气体排放太多了,应该马上减少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现在不降下来的话,全球气温会形成指数型上升趋势,会很快导致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换句话说,地球毁灭的日子快要到了。实际情况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②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种系统,属沉积型循环物质类型。据专家检测,整个地球碳的含量并不是太高。地球结构的0027%是碳,而且大部分储存在石灰岩中。在岩石中,碳主要以碳酸盐的形态存在,在水体中主要以碳酸氢根的形态存在,在大气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态存在。碳及其化合物,在地球圈包括生物体内不断转变形态,形成不同类型的循环圈.如果含碳能源利用多了,二氧化碳排放就多,大气中的浓度就会上升,除了温室效应,还会引起酸雨现象。在很多工业发达地区,下的雨不少是酸雨,这也是造成有些绿化植物生长不好的重要原因。同时,二氧化碳也会溶入水中,如果水中碳多了就会出现水体酸化现象。由此可见,目前全球生态系统的几个重大生态问题中,不少都与碳循环相关.

③由于碳循环引发了不少生态问题,事关全球人类发展,大家很自然地认为,应该想办法控制碳排放。目前主要有三个观点:不排碳、少排碳、使用无碳能源.不排碳的地区就是不发展的地区,甚至是没有生命的地区,所以完全不排碳是不可能的。少排碳,就是现在普遍提倡的“低碳社会”,所谓“低碳社会”主要是通过四方面达成:一是节能减排,尽可能提高能量的使用效率,特别是通过一些措施,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效;二是“低碳一建筑业,提倡热传导率低的建筑,冬天保暖,夏天通风散热;三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通过合理布局产业、居民区和交通来节约能量,这一块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在内;四是行为“低碳”。当前社会更感兴趣的,是寻找无“碳”能量。比如法国用得最成功的是核能,日本也用得很成功,但现在发现,核能的弊病越来越大,甚至比含碳能量造成的危害更多。不仅会有各种核泄漏事故,就是核电的废料处理也还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实际上,一个区域既要发展,又不改变碳能利用方式,是不可能达到“零碳”效果的。再节能减排,还是会释放二氧化碳.不管是传统工业,还是未来要发展的新工业,包括“迪士尼”那样的游乐业,都不可避免消耗能源。太阳能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太阳能光板的制作过程,一方面要消耗大量能源,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大量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还有储能问题,因为太阳不是每天准时出来,即使出来了亮度也不固定。光能多时要把能量储存起来,而高效率的储能电池就成为新的发展瓶颈。还有,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很大。尽管我国沙漠也很多,可没人去,如何输出电力也成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风能,风能发电厂全国都在造,特别是沿海地区.也有人提议做潮汐发电,但是潮汐发电需要建坝,而建坝对环境的破坏很大。总而言之,目前我们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可以做到“低碳”,但还不能做到“零碳”。

④我们可以用无碳能源局部替代含碳能源,但由于开发无碳能源的设施装备还摆脱不了含碳能源的消耗,因此不能被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那么,是否有真正能做到 “零碳”的设想呢?换句话说,我们在未来100200年内还要使用含碳能源,我们如何来使得地球环境在这个阶段不受损害,确保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或者我们如何来创造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动力,实现真正的“零碳”?我的设想是:师法自然,在碳循环的碳汇库上做文章。在认识自然碳循环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态建设的措施,增强全球(或地球局部地区)的碳汇能力,特别是海洋及海洋生物的碳汇能力,从实现局部区域的“零碳”做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摘自《新华文摘》201398,有删节)

1.关于控制碳排放,作者认为“目前我们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可以做到“低碳”,但还不能做到“零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原因。(4)

2.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层次。  (4)

3.文章结尾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有何作用?(4)

4.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现阶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看待和应对“碳排放”?(6)

 

1.“低碳”,可以通过四方面达成:一是节能减排,二是 “低碳”建筑业,三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四是行为“低碳”。(2分) “零碳”有两种路径:“不排碳”和“寻找无‘碳’能量”。但是,不排碳的地区就是不发展的地区,甚至是没有生命的地区,所以完全不排碳是不可能的;寻找无“碳”能量,但各类无碳能源有巨大的局限性。(2分) 2.用总分的方式。首先提出应该想办法控制碳排放的问题;然后列举当前控制碳排放的三个主要观点,并加以分析论述;最后得出“实际上,一个区域既要发展,又不改变碳能利用方式,是不可能达到 “零碳”效果的”这一结论,并加以举例论述。(4分) 3.观点:现在还做不到“零碳”,但可以有真正能做到“零碳”的设想。(2分) 作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完整,对论述“碳排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远景目标和追求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大胆的设想。(2分) 4.要点提示:现阶段我们还无法做到“零碳”,应该尽可能做到“少排碳”;(结合原文分析出现状3分)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随时关灯、关水龙头,要尽量选择骑自行车、步行的方式出行……,以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浪费。(结合现阶段生活提出具体措施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答题区间在第三段,可根据提示进行概括或者直接提取即可,如“目前主要有三个观点:不排碳、少排碳、使用无碳能源”,可根据第三段对这几个观点的论述进行概括即可。例如,“不排碳的地区就是不发展的地区,甚至是没有生命的地区,所以完全不排碳是不可能的。”可直接提取。以此类推。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第三段论述的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即可。如“目前主要有三个观点:不排碳、少排碳、使用无碳能源.”从总体上论述控制碳排放的观点,然后又分别从“不排碳、少排碳、使用无碳能源”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故采用了总分结构方式。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可在感知画线语句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具有概括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者概括即可。如“我的设想是”后面的内容“在认识自然碳循环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态建设的措施,增强全球(或地球局部地区)的碳汇能力,特别是海洋及海洋生物的碳汇能力,从实现局部区域的“零碳”做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可提取关键词句加以概括为:加强生态建设,增强碳汇能力,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第二问,可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答,如丰富了内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大胆设想等。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可结合着文章中的观点内容及自己对“碳排放”的感悟与认识进行阐述。如文章中作者认为,目前还做不到“零排放”,但可以“‘少排碳’”,然后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茶  壶

安徒生(丹麦)

从前,有一个茶壶很骄傲。   

它看着自己光滑的瓷感到骄傲,看着自己长长的嘴感到骄傲,看到自己那个大把手也感到骄傲。它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前后,前面是一个壶嘴,后面是一个把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它老是谈着壶嘴和壶把手,就是不谈它的盖子。原来盖子早就被打碎了,是后来粘好的,所以它有缺憾,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套喝茶的用具中有杯子、奶油罐和糖罐,它们把茶壶盖的缺点记得清清楚楚。说到它的缺点比说那个完好的把手和漂亮的壶嘴的时候多。茶壶心里知道这一点。

“我太了解它们了!”茶壶自己在心里说,“我也知道我的缺点,而且我也承认。我可是很谦虚,很朴素的。我们大家都有缺点,但是我们也都有优点。杯子只有一个把手,糖罐有一个盖子。这两样我都有,而且我还有它们所没有的一样东西一一壶嘴。凭着这个,我也能成为茶桌上的皇后。糖罐和奶油罐可以担任甜味的管家,而我是大家的指挥。我把幸福分给那些干渴的人群。在我的身体里面,中国的茶叶在那白开水中散放出香气。”这话是茶壶在它还年轻时说的。   

它站在铺好台布的茶桌上,这时一只娇嫩的手揭开它的盖子。不过这只手很笨,居然没拿住茶壶,茶壶掉在了地上,壶嘴跌断了,把手也断裂了,那个壶盖更是摔得粉碎。茶壶躺在地上昏过去了,开水洒了一地。这对它说来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更糟糕的是大家都在笑它。大家只笑它,而不笑那只笨拙的手。   

“我永远忘记不了这次经历!”茶壶后来回顾自己一生时说,“人们叫我为一个病人,把我放在一个角落里。一天以后,人们把我送给一个要饭的女人。我沦为贫民了,我难过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正在这时,我的生活开始好转起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们给我的身体里装进了土,对于一个茶壶说来,等于入葬。但是土里却种了一个花根。谁种进去的,谁拿来的,我都不知道。把花放进去算是弥补了失去的中国茶叶和开水的损失,也算是作为把手和壶嘴打断的一种补偿.

“花根躺在土里,躺在我的身体里,成了我的心脏,一颗跳动的心一一我从来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东西。我现在是有生命、有精神的了。花根慢慢发芽了,我开始有了感觉。它开出了花朵.我看到它了,我在这美丽的花香中忘记了自己。为了别人而忘记了自己,这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花没有感谢我,也没有想到我。它接受人们的赞扬。但是我听到也感到高兴,它一定也会很高兴的。  

“有一天我听到一个人说,这么美丽的花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花盆来配它。于是人们把我拦腰打了一下,可真是痛啊,花儿被挪出来,栽进一个更好的花盆里去了.   

“我在哪呢?我被扔到院子里,已变一堆残破的碎片,但是我的记忆还在,我不会忘记的。”   

(选自《语文周报》20139)

1.请根据第一自然段的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上一句承上启下,并折射人性的句子。(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茶壶”怎样的性格特征。  (4)

(1)我可是很谦虚,很朴素的。

(2)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花根”这一事物对本文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4)

4.请梳理“茶壶”的心理历程,并联系原文谈一谈你对幸福的认识。(6)

 

查看答案

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画线旬一致。  (4)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家电、家具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句构思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  (4)

示例:电视机一一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空调一一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却只能改变一个狭小空间内的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

①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②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③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④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⑤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⑥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旬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短歌行》曹操)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庄子)

4.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李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