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特质世界里人们抢盐,抢醋,抢板蓝根,上车去抢位子,交通路口抢红灯;精神领域里人们抢时间,抢机会,还抢各种世界第一。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围绕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抢”之文化,应该缓行 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我们可悲地发现,不少人的行为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无论在物质或精神领域,“抢”已渗入国民之思维中。 “抢”反映了浮躁的社会心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赏天空云卷云舒的惬意情怀已不再,盛行的是“抢”,是“快”,是“速度”。我们痛心地发现,那些争先恐后地推出诸如《直来直往》等相亲节目,那些把古典文化抢着变成缺少口味和内容的文化快餐,那些把用餐享用美食之乐压缩为电视餐等等的现象,无一不折射出社会的飞速发展,让“抢”盛行,也让浮躁的心理盛行。抢着发展,抢着出名,难怪有人哀叹:中国的文学界不能出大师!究其原因,就是“抢”的浮躁心理让文学家们无法静下心来搞创作,也就难以成大师了。 “抢”反映了高压的社会现象。在产家抢着出货,商家抢着出售,群众抢着消费的氛围下,经济社会始终处于高压状态。也难怪有“富士康十三跳”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发生。抢着出名,成就了凤姐、马诺,“兽兽门”等不顾手段的“名人”,也滋生出了阿谀奉承,走后门等社会弊病。抢着升职,让肖传国以虚假学术报告愚弄世人;抢高学位,让唐骏深陷“学历门”而被拉下神台;抢着敛财,让文强迈向犯罪的深渊。抢,抢,抢,抢的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抢就能带来幸福吗?不,事实告诉我们,那些抢得高官厚禄的人的幸福感也不强。 “抢”反映了民众对规则的漠视。龙应台曾谈到:她看到一个抢闯红灯的行人,那真是雷霆万均、迅雷不及疾火这势,那行人“忽”地闪了过马路另一边,原以为有什么急事呢!谁知那人却在悠闲地等着朋友。这是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吧!也曾看到凡是要排队的地方,就总有争先恐后挤着抢向前的人。与日本地震后涡能有序排队领取救济品的日本民众比,差距太远了!可见,就是为了抢那几秒钟,就是为了抢着向前,人们纷纷漠视规则,这样的社会如何能称“和谐”? 让我们放缓脚步,领略“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温情吧,让我们放缓脚步,感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惬意吧;让我们放缓脚步,感受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之美吧! 别总在抢了!让我们跨过浮躁,迈过压力,遵守规则,共同为社会的和谐而努力吧!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根据材料内容,考生要围绕“抢”这一社会现象,悟出点什么,能否写出“我”真切的体验,挖掘出“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立体地、辨证地看待“抢”,给不理智的“抢”开出一剂良方。 文章可以正向立意,指出“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而这种“抢”的态度和精神则是时代的需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唯有“抢”,人生才能焕发光彩。亦可反向立意,批评我们(一个民族)特别喜欢“抢”的心态,指出这种“抢”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等等,给人们(民族)下一剂猛药,唤醒一味盲目去“抢”的人们(民族)。也可辩证立意,既肯定“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指出“抢”的不足。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些学生谈自己对“抢”的一种富有个性色彩的感悟,如面对“抢”或在“抢”的过程中的一种迷惘,也是符合题意的。 文体选择上,记叙性文体(记叙文、叙事性散文)和议论性文体(议论文、议论性散文)都符合题意的要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18分)

“一代演员”于是之

我记得十年前的一天,于夫人李曼宜大姐突然打来电话,告知老于病危。我立即赶到医院,与李大姐一起商量善后。我提了个建议:在送遗体火化前,先将灵车开到首都剧场门前停留五分钟,让老于与他心爱的剧场告别。

但天佑是之,他奇迹般地逃过一劫。不过身体每况愈下,由失忆而失语而失去感知,很快就离不开医院的二十四小时护理。李大姐每天下午到病房去陪老于,老于无语,只是有泪。

然而,李大姐是坚强的。她120 日晚七时许打来电话,平静地对我说:“老于今天下午519分走了,已经商定不去八宝山,就照你的建议,24日火化前先把灵车开到人艺转一圈,让老于与剧场告别。”

于是之和首都剧场,但愿这能成为一个让一代代戏剧人感奋的戏剧童话。清华的梅校长有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而是大师之谓也。”剧场何尝不是因大师而放出异彩!

2006516,香港话剧团在首都剧场演出《倾城之恋》,演完谢幕,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动情地在台上对观众说:“香港话剧团能在首都剧场演出,瀑感荣耀,因为伟大的于是之、朱琳、英若诚曾在这个舞台上献艺。”

于是之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演戏,是1992716的《茶馆》告别演出。老于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倾吐了他的感受。他自觉这场戏演得不太好,却又偏偏受到了热烈欢呼,整篇文章成了他的“忏悔录”。最后他这样写道:“卸装完了疲倦极了,剧院用车送我回去。在首都剧场门口,没想到还有观众等着我。千不该,万不该,再疲倦也应下车和他们告别,但我没有这么做,一任汽车走去,每想起这件事来,我总谴责自己。” 

老于在这里故意隐瞒了一个细节:在车上还坐着我和剧院一位年轻干部,车开到门口时见有一群观众等着,那位年轻干部怕老于体力不支,便招呼司机“别停车”,司机说:“不停车还不容易。”老于立即轻声说了一句:“可我们就对不起观众了。”车里一片沉默。我想,老于是有意识地略去这个细节的。

有次我送老于一张贺卡,上边写着:“祝你健康!因为除了健康之外,你什么都不缺。”他回答我说:“我还缺文化。”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

他有篇文章叫《幼学纪事》,劈头就是这样一句:“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文章里写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苦读经历,也记述了一位与他同住那个大杂院里的老郝叔,文中一段深情的文字就是献给这位苦命的洋车夫的:“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就化为乌有。他奔波一世,却仿佛从未存活过人间。”

后来剧院排演《骆驼祥子》,于是之主动申请扮演剧中的洋车夫老马,他从内到外地描摹他心中的老郝叔,老马的那场篇幅不大的戏,成了全剧的华彩乐章。通过老马的舞台形象塑造,他给“无碑无墓”的老郝叔,在舞台上立起了一座丰碑。

《幼学纪事》曾入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于是之作文,大俗近雅,很耐读,而他的书法更受人称道。l985年他给我写了个条幅,用汉碑体写了“宁静”两字,下边用行书作跋:“道明同志嘱书,录石门碑以求正,汉碑初学,有辱所命,企谅。于是之。”他为什么要学写汉碑呢?因为其时他准备在谢晋筹拍的《赤壁大战》中演曹操,他知道曹操当年是写汉碑的。

于是之在《一个演员的独白》中说:“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形象,美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而于是之所创造的程疯子、老马、王利发、魏勒等角色,就是“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

黄宗江先生著文谈于是之,标题是“一代演员”。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这个崇高称号的。

1897328,病中的契诃夫与托尔斯泰,就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托尔斯泰持肯定态度,契诃夫持怀疑态度,我当年写《契诃夫传》写到这一段时,只是不持立场地作了介绍。听到于是之死讯后,我突然想认同托尔斯泰的想法:人,死后因为灵魂还存在而获得永生是可能的。

20131201719分,于是之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于是之的新的生命又开始了。

(节选自《演员于是之》,王宏韬、杨景辉编,有删改)

1.文意第五段引用了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六、七两段中,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4分)

3.文中说“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于是之对文化的不倦探求,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4.作者认为,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一代演员”这个崇高称号的。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一代演员”内涵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即可。(3分)

走进徽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人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

①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

②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

③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

④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诗歌的修辞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4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提取信息的主要内容,在横线上写出4个关键词,每词不超过3个字。(4分)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因持续干旱,水位直线下降,目前水位只有11,达到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

据介绍,洪泽湖水位在日前降到113米的死水位后,由于上游没有来水,加之长时间的干旱蒸发导致洪泽湖水位持续降低,虽然52530日有两次降不过程,但是这对洪泽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严重的旱情,给沿湖地区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渔业和湖区水运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湖区的三条航线中,已无一条能够维持正常通航。除航运受影响外,水位很低使过去“日出斗金”的洪泽湖水产渔业遭受严重损失。登上高高的洪泽湖大堤,只见无数只渔船静卧湖滩,往日2000多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水面,如今只剩下100多平方公里。走进湖滩,曾蔚为壮观的万亩临湖围网蟹鱼塘口已完全干涸龟裂。洪泽湖区围网养殖及内塘养殖旱情严重,仅洪泽县养殖塘口就干涸1000亩,露滩5000亩,缺水受旱6万亩,造成经济损失6500万元人民币。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2分,每小题3分)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谷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乃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吏宾客并                                                                                    委:抛弃

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                                                        殷:盛,众多

C.徽乃遣一人劝彦归朝                                                        微:稍微

D.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边远耳                            谢:道歉、谢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欲权略致之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①遂缚之                                                                                                  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不见舆薪

C.①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请宾客

D.①既至,止宾馆                                                                                    ②斑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3.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  )

A.①近待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                            ②复云大军续至

B.①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                                                        ②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C.①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                                                                      ②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

D①徽乃遣一人徽劝彦归朝,以揣其意                            ②故史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

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函魏帝的称赞。

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

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3分)

②计君之咎,实不容诛。(3分)

③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