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放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放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1.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文中李老壮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分)

1)“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2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4.对小说的主人公,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李老壮,有人认为是姑娘,你认为是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①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2分)②为揭示李老壮的性格特点作铺垫,暴风雨使鸭子走失,李老壮没有据为己有,说明人物不是“小偷”,从而点明主旨。(2分) 2.先是心情快乐。开头写李老壮看到的景色是美好的,看到的姑娘是俊美的,都反映了他内心的快乐。然后气愤。姑娘戳到了他的痛处,他生气了,开始对姑娘反感,看到姑娘就暗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最后轻松愉快。小说最后写李老壮知道姑娘认识自己的儿子,关系还不一般,消除了自己对姑娘的反感情绪。(答出每点1分,2点3分,3点4分) 3.(1)运用语言描写(1分),表现出放鸭姑娘当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开始不自觉下意识地直呼“苇林”,可看出她对他的喜爱,两人关系的不一般;后来改称“李技术员”,表现出放鸭姑娘发现眼前这位老人是苇林爹后的不知所措慌忙掩饰的心理。(1分) (2)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1分),反映了姑娘得知自己面对的就是李老壮时的吃惊和羞愧。她吃惊是因为面对着的就是曾经打听过的李老壮,羞愧是因为自己曾经认为他手脚不干净,偷过鸭子游过街,揭过大家的伤疤。(1分) 4.(1)主人公是李老壮。①李老壮贯穿了全文,是主要描写对象。(2 分)②李老壮性格鲜明,形象突出。(2 分)③李老壮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人物性格特点,也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轨迹。(2 分) (2)主人公是姑娘。①姑娘贯穿了全文,从开头到结尾都有姑娘的身影。(2 分)②姑娘性格开朗,形象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 分)③姑娘有先进的思想,是新时代的人物代表,更是新时期的致富代表,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2 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中画线语句为环境描写,首先要想到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一般性作用,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然后结合着画线语句所在段落及后文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为文章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为写鸭子走失,揭示李老汉的性格做了铺垫,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可对文章情节进行梳理,然后根据李老汉的言行举止来推断老汉的心理变化。从李老汉与姑娘开始的对话中可知,他的心情愉悦开心。“‘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从语气和动作可知,李老汉生气了。“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从心理描写和叙事性的句子中,可看出李老汉轻松愉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结合着语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人物的心理或者性格,如第一题,是语言描写,以语无伦次的语言表现了姑娘复杂不知所措的心理活动;称谓的变化也反映出她与老汉儿子关系的不一般。第二问是神态和细节描写,“惊叫”表现出了姑娘的吃惊;“脸红”表现出了姑娘的羞愧心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从人物性格、着墨的多少、故事的情节、反映的时代主题等角度来分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则在网上流传的某政府机关发布的招聘微博。对此形式,有人拍手叫好,争相转帖,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请你从语言风格及效果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4分)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了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张娜拉、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外宣人员6名,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

 

查看答案

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下:(4分)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观点、材料、分析

4330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1135

语言表达

词汇、句子、修辞

3945

其他

书写、标点

59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25字)(2分)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40字)(2分)

 

查看答案

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提出异议的三个角度,不超过20字。(4分)

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悠悠我心。(《诗经》)

回首向来萧瑟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王安石《苏幕遮(燎沉香》)

4.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执手相看泪眼,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8分)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①北音书断,丹凤城②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③。

】①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丹凤城,指京城长安。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