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凝,沧州无棣人。少有武勇,倜傥自任。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约筑土百步射之,馔一发洞过,观者叹服。节帅张美壮之,召置帐下。太宗在藩邸,闻其名,以隶亲卫。淳化初,以其有材干,授洛苑使,领绣州刺史。真宗践祚,迁北作坊使。成平初,契丹南侵,凝率所部兵设伏于瀛州西,腹背奋击,挺身陷敌。凝子昭远,从行。即单骑疾呼,突入阵中,掖凝出,左右披靡不敢动。明年,契丹兵大至,车驾幸大名,凝据要害,断其归路。契丹宵遁,凝纵兵击之,尽夺所掠。四年,召还。时斥候数扰,转运使刘综惧飞輓不给,问计于凝。凝曰:“今当深入,因敌资粮,不足虑也。”乃自白豹镇率兵入敌境,生擒贼将,斩首五千余,降九百余人。庆州胡家门等桀黠难制,凝因袭破之。又熟户与生羌错居,颇为诱胁,凝引兵至八州原,降百七十余族,边境获安。时王超为总帅,以大兵顿中山,朝议择凝与魏能分握精骑,俟契丹至,则深入以牵其势。时魏能逗挠,退保城堡,众皆愤悱,责让能,凝独默然。或问之,凝曰:“能粗材险愎,既不为诸君所容,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计也。”上闻而嘉其有识。车驾观兵澶渊,凝率众抵易州。既而契丹受盟北归,所过犹侵剽不已,遂以凝为缘边安抚使,提兵蹑其后,契丹乃不敢略夺。改高阳关部署。明年议劳,就加殿前都虞候,卒。凝忠勇好功名,累任西北,善训士卒,缮完器仗,前后赏赐多以犒师,家无余资,京师无居第。真宗悼惜之,遣中使护丧还京,官给莽事,厚恤其家。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帅张美壮之 壮:赞赏 B.车驾幸大名 幸:希望
C.以大兵顿中山 顿:屯驻 D.提兵蹑其后 蹑:跟随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凝“有识”的一组是(3分)
①凝一发洞过,观者叹服 ②今当深入,因敌资粮,不足虑也
③朝议择凝与魏能分握精骑 ④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计也
⑤庆州胡家门等桀黠难制,凝因袭破之 ⑥家无余资,京师无居第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凝年轻时威武勇猛,豪爽自信。他曾与同乡相约比试射箭,观看的人对他的技艺都很赞叹佩服。后来,节度使张美把他召到帐下。
B.太宗做藩王时,听到张凝的名声,就召他到王府作侍卫。淳化初年,官授洛苑使,兼任绣州刺史,后来,太宗又提拔他担任北作坊使。
C.张凝有智谋,善用兵。咸平二年,契丹大举入侵,张凝占据险要地势,截断契丹军队的退路,乘敌军逃跑之机,纵兵追击,取得了胜利。
D.张凝为官清廉,所受的赏赐大多用来犒劳军队;他死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京城没有府第。真宗为此哀伤惋惜,对他的家人优厚抚恤。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5分)
(2)时魏能逗挠,退保城堡,众皆愤悱,责让能,凝独默然。(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有两种生成层面,一种层面是艺术生成活动中情感情绪的激发,另一种层面是欣赏活动中兴致和韵味的激发,这两种层面活动中,都是一种艺术瞬时直觉和情感顿悟。这种审美活动,构建了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的一种活动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虚静澄澈心境下的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主体应是“致虚致,守静笃”的一种精神状态,也就是说主体在宁静澄明的精神状态,才能促使其诱发出一种情绪情感。这种情感情绪是因外物的刺激而使主体产生的。
感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理论,历来就受到研究家们的重视,对感兴从美学视角进行思考的,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较典型的要数《乐记》。《乐记》提出了物感说。《乐记·乐本》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初,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敌形于身。”主体心的动是因为受到外在物象信息刺激引起的触动,就是“感于物而动”。在先秦美学理论中,主体本性至纯至静,没有受到外在物象蒙蔽与侵蚀,“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这是人的天性。主体本性之心虽然是“生而静”,但随着智识的参与和后天欲望的诱导,“生而静”的心就容易受到物象信息的刺激,于是就会产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这粹感物说,是主体与客观物象世界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既对主体有所规定,也对客观存在有所要求。那么,对主体有什么规定呢?庄子提出“心斋”,就是主体之心要有虚空的境界,澄澈的质地,没有受到功利和物欲的污染,而是超越功利的一种心境。在这种境界中,要求主体以“虚一而静”之心对待外物,方能感知和体悟出事物的本真。即是说主体要用摒弃功利的心态去感悟物象世界。主体所接触的外在物象的各种性状触动主体生成相应的情感情绪状态,产生相应的志意感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主体之心都是由于受到外物触动而生成的,而不是主体的天性。在《乐记》看来,外在物象性态决定着主体所生成的情感情绪。所以要“慎所以感”,要纯洁外物,选择那些能够引起主体产生喜乐爱敬之心的物象。用什么方式“慎所以感”呢?“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就是用礼乐政行四种规范仪式引导约束,防止恶事恶物触动主体之心。所以,先王们用“制礼乐”来规范引导主体,尽力避免和摒弃“乱世之音”“亡国之音”,不能让其进入儒家正统雅正正声的领地。在《乐记》看来,既要求主体有一种宁静澄澈的心境状态,又要求观照对象符合在礼乐规范下的范式结构。只有在这种情状下,主体与所感外物才是符合规范的关系。
从《乐记》对物感的阐释来看,虽然在“感兴”中需要主体以一种虚静澄澈之心来审视观照物象世界,但必须合乎礼乐规范,而不是情感的恣意兴发。对所感之“物”也必须要合乎礼乐规范,是需要主体根据礼乐规范有选择地去“感”。从这方面而言,就更多地是对主体有所要求和规范。这与魏晋以降的“感兴”就有一定的不同,如陆机所说:“应感之会,通塞以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主体情感情绪被外在物象兴发起来后无拘无束自由驰骋流动,是精神和情感的完全释放和自由,走向主体的更深层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探索主体人生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本真。
(选自2013年08期《作家》向天华《<乐记>的物感说与感兴》,有删节)
1.下列关于“感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艺术生成和欣赏两种层面的活动中激发的一种艺术瞬时直觉和情感顿悟。
B.感兴这种审美活动在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构建的关系,是主体在虚静澄澈的心境下与对象之间的一种活动关系。
C.在感兴的审美活动中,主体应保持一种宁静澄明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外物的刺激下产生出一种情绪情感。
D.感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理论,历来就受到研究家们的重视,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乐记》提出的物感说认为主体“感于物而动”,也就是说,主体心的动是因为受到外在物象信息刺激引起的触动。
B.在《乐记》看来,主体之心是由于受到外物触动而生成的,所以外在物象性态决定着主体所生成的情感情绪。
C.只要通过“制礼乐”,对主体进行引导约束,就能纯洁外物,摒弃“乱世之音”“亡国之音”,避免恶事恶物触动主体之心。
D.魏晋以后的“感兴”认为,主体情感被外在物象兴发起来后无拘无束自由流动,是精神和情感的完全释放和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顶是
A.在《乐记》的感物说中,本性之心的“生而静”,促使主体容易“感物而动”,主体与客观物象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B.主体所接触的外在物象的各种性状都可能触动主体生成相应的情感情绪状态,产生相应的志意感发,所以主体要“慎所以感”。
C.在《乐记》看来,只有主体之心保持宁静澄澈的状态,同时观照对象符合在礼乐规范下的范式结构,主体与所感外物才是符合规范的关系。
D.《乐记》认为,在“感兴”中主体对物象世界的审视观照,必须合乎礼乐规范,而所感之“物”也需要主体根据礼乐规范有选择地去“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古往今来,立志做“一品大员”、“一品高官”的比比皆是,而立志做“一品百姓”的却寥若晨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却做了天下第一人。
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勉“想老百姓、做老百姓、学老百姓”,是光彩照人,彪炳史册,比那些一品大员、一品高官都要高大得多的“一品百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写作之前请精心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努力写出自己作文的亮点。请注意自己的书写,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以及阅卷者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
什么样的感情?(4分)
2.“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4分)
3.结合原文,说说作者为什么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
意?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4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臣心一片磁针石, 。(宋·文天祥《扬子江》)
(4) ,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5)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6)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7)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