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山川相(同“缭”,连结,盘绕)   何为其也(这样)

B一世之雄也(本来)              飞仙以遨游(持,带。这里意为偕同)

C.而莫消长也(终究)              则天地不能以一瞬(曾经)

D其破荆州(当)                  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哀吾生须臾              不知东方既白

B今安在哉                耳得之为声

C.知不可骤得              相与枕藉舟中

D.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托遗响悲风

3.下列各句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客有吹洞箫者

C.游于赤壁之下             D.而又何羡乎

4.下列对这几段文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

B.选文第二段中,作者借用江水、明月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

C.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结尾“不知东方之既白”体现了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相与枕藉乎舟中”看似洒脱,实则暗示作者心中仍存有那挥之不去的烦闷心理。

5.翻译划线句子(6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3分)

 

1.C 2.A 3.D 4.D 5.(1)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做伴,与麋鹿交友。 (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解析】 1. 试题分析:C曾,竟、简直。依据语境理解词语。例如:“萧曹曾作沛中吏”中“曾”的意思是“曾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都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B表转折/表承接 C助词不译/在 D 被/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D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判断句 B定语后置句 C状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D两句不可割裂开来理解。两句合在一起均体现了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要求语句通顺,注意特殊的句式和重点词语的翻译。注意下列词语翻译:“况”“子”“渔樵”“江渚”“侣”“友”“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念》词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B.《永》词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表现出作者对韩侂胄之流轻举妄动必将误国的担忧。

C事件描写方面,两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D情感抒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将“我”的“车辙”和母亲的“脚印”联系在一起,说明“我”在地坛心灵求索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母亲的脚印,母亲对“我”的爱早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地坛上空,弥漫在“我的”的周围了。

B.“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出肺炎侵袭之凶残,在调侃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某种认同。

C.“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这样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这名伤兵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由上战场的心甘情愿,转为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并为自己竟为纳粹而受伤感到悲哀。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里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分别从妆镜、头发、化妆品、香料四个方面,渲染美女之多、生活之奢,以此极写秦始皇骄奢淫逸。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与地坛》(节选)的两部分,从主题思想上看,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让作者在“怎样活”这个问题上有了深切的感悟。

B.《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苏艾是琼珊的朋友,是与琼珊有着更为相似的现实困境的人,是一个乐观而又勇于面对苦难的人,情节安排上,如果由她来画最后那片叶子,则更合情合理。

C.《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一个伤兵的所见所感,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

D.《六国论》中,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外,还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继“永州八记”之后的又一佳作。

B.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传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C.欧·亨利,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与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按照特殊句式类型进行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 ⑤斯用兵之效也 ⑥居是州,恒惴栗 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 ⑧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①/②⑦/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⑦/④⑧/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③/②⑦/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