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江行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注】①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姜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卓越军事才能雨爱国热忱。但他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却遭受排挤,经常被调来调去,先后担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
1.这首词蕴含着作者的复杂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2.这首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何特点?请作简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樠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樠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研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谖草:亦作“萱草”,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②大易:指《易经》。③樠(mán):液体渗出。④瘿肿:树木外部隆起像瘤子一样的东西。⑤樛屈:树木向下弯曲。⑥胶:像胶粘连在一起,形容固执。⑦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 特:只是。
B.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信:的确。
C.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 涉:经历.
D.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过:过错。
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节”,全都体现“节操、节义”含义的一组是(3分)
①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③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
④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
⑤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
⑥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栽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修身养性,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而不是只为了玩乐。同样,其他许多器物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而会稽人黄中立能以“尚节之亭”明志,这是与刘基等人长期交往受到熏陶的结果。
C.节操对人来说是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泰伯、子思能守大节,而季子、曾子却不能做到适宜,这是因为前者明白怎样做才合乎义,后者却是过于固执而处理不当。
D.这篇文章名为《尚节亭记》,但作者并没有详细记叙亭子的有关情况,而是以亭子周围的竹子为着眼点,写了自己所理解的节义,说明了将此亭命名为“尚节亭”的缘由。
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3分)
(2)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3分)
(3)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盈天地间,万物纤悉,含毫运思能曲尽其态者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
(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画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关注一下我们的周围,随处可以见到“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大学生沉沦网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文化”。现代化的写字楼里,不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忙碌,但他们不知道事业的意义在哪里。
“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京师大中文系贺仲明教授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于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身心交瘁。
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
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这其中充斥着扭曲。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因此,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一方面,我们应该在心灵的层面上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选自2011年3月6日《新华日报》,有删略)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
A.精神追求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
B.对事业缺乏激情,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人缺乏感情,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C.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D.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精神亚健康“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这种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
B.全社会消费思潮迅速膨胀,人们被消费主义的狂潮牵制着而身不由己。
C.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
D.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论述类文本,围绕“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这一论题,联系生活实际,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B.“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拉远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
C.文中引用南京师大中文系贺仲明教授的话,进一步揭示了“精神亚健康”症状的实质,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作者在文中把“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单独作为一段,意在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名著情节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繁漪、觉慧、傩送分别是曹禺《雷雨》、巴金《家》、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
B.小说情节的巧妙安排,如《祝福》的倒叙、《清兵卫与葫芦》的摇摆、《牲畜林》的延迟等等,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增强故事性,吸引读者。
C.《红楼梦》中,宝黛初识时似曾相识,心有灵犀。后来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宝玉的爱情逐渐专一,他在沁芳闸桥边与黛玉共读《牡丹亭》,并借其中的曲词来表明心迹。
D.在《哈姆莱特》中,趁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哈姆莱特安排了一场“戏中戏”,授意演出《捕鼠机》一剧,剧中主人公的死与克劳狄斯谋害其兄的情况十分相似,不等戏演完,克芳狄斯便惊惶离去。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B.一个国家是否体面,不在于它拥有多少高楼大厦,创造了多少经济奇迹,其精英人群生活得多么风光,而在于它如何对待最弱势、最无助的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C.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D.“居者有其屋”确实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许多城市中,随着人口和部分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房屋租赁正在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与资源无关。是中国的领土, 有没有资源,都应属于中国。日本对此怎么想的,我们 ,但从过往以来的百余年的历史来看,日本倒是多有侵略别国领土,抢占别国资源的 。霸占台湾,侵略中国,这是公认的事实;连太平洋上的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地盘,它也想 。二战不就是这样打起来的吗?
A.不论 不知所以 爱好 侵吞
B.无论 不得而知 恶好 鲸吞
C.不管 无可奉告 癖好 攻占
D.尽管 无庸讳言 嗜好 霸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