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2.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

 

 

 

 

1.①交代了所写的主要事件――听筝;(2分)②引出下文,底下内容,均从“听”字而来;(2分)③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奠定了全诗悲怨的情感基调。(2分。) 2.①颔联借用比喻,以春风、杨柳、花鸟形象地渲染了筝声中的所流露出的伤春惜别之情;②颈联展开想象,连连发问,通过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等意象,也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孤单寂寞的思念之情;③尾联再作想象,通过友人一南一北的对比,又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友人离别思念之情。(每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语句作用题,此类题目一般要从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两个方面着手分析。本诗首联的内容作用是交待事件,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结构作用则是引用下文内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新颖、贴切的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完成第小题。(每题2分,共6分)

杨邦乂,字唏稷,吉州吉水人。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旧家,实娼馆也。邦乂初不疑,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博通古今,以舍选登进士第,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阳县。会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曰:尔悉里中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明即请行,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越翼日,讨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高宗如浙西,留右仆射杜充为御营使,驻扎建康,命韩世忠、王燮诸将悉听充节制。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渡冈沙,充遣陈淬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自辰至未,战数合,胜负未决。燮拥兵弗救,淬被擒,燮兵遁,充率麾下数千人降。金人济江,鼓行逼城。时李槐以户部尚书董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守建康,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槐、邦光率官属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宗弼不能屈。翼日,遣人说邦乂,许以旧官。邦乂以首触柱础流血,曰: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翼日,宗弼等与槐、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邦乂叱槐、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有刘团练者,以幅纸书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无多云,欲死趣书字。邦乂奋笔书字,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胜愤,遥望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事闻,赠直秘阁,赐田三顷,官为敛葬,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官其四子。            (节选自《宋史·杨邦乂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舍欲其守                 隳:毁坏

B.诚能集尔为邑人诛贼         徒:徒党,同一类人

C.皆具降状,之十里亭         逆:叛逆

D.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汝     假:给予帮助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杨邦义节义品性的一组是(   )

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            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

惟邦乂不屈膝                    立邦乂于庭

邦乂奋笔书"字               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邦乂在郡里求学时,被同学托言是到故友家而被骗到娼馆,酒行了几遍后才知道真相,先是惊愕,后马上快步回到宿舍,脱下衣服帽子烧掉,痛哭流涕深深自责。

B.杨郭乂做溧阳知县时,为对付占府城杀官吏的叛卒周德而对犯人赵明恩威并施,在杨邦乂赦罪报功封爵的许诺下,赵明第二天就主动请缨,几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C.宋朝将领在金兵面前或逃或败或降,使得金兵渡过长江直逼建康城;宋朝大臣们也屈膝迎拜金帅完颜宗弼;而杨邦乂却在衣襟上写下血书,表达誓死效忠大宋的决心。

D.宗弼软硬兼施,又用许诺恢复杨邦乂原有的官职来诱降他,杨邦乂不为所动,抱定必死的决心,即使如此,金人也不敢加害他,后来他又怒骂宗弼,才被杀死并剖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 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5分)

译文:                                                                 

 

(2) 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题2分)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题目:有一种         是顺其自然

自然所指太丰富了!而对于顺其自然,或者赞成,或者反对,或者……你应该有自己最想要说的话。请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角度,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请仿照例句,在别里科夫翠翠这两个课本小说人物中任选一个,根据你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以内。(4分)

示例:林冲,我想对你说:虽然你为人善良,但你还是保不住幸福的生活;虽然你安分守己,但奸人还是会找上门来;虽然你一再忍让,但仇敌还是会步步紧逼。凭着你的侠义心肠,盖世武功,如果早一点向恶势力宣战,你会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417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先生在家中辞世,享年107岁。作为在内地知名度最高的港人之一,邵逸夫的名字是与逸夫楼联系在一起的。他辞世的消息传出后,有网民在电子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的结果近3万座,密密麻麻几乎遍布中国。某门户网站微博上发起名为随手拍校内逸夫楼’”的活动,各地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学校的逸夫楼照片,为老先生送行。许多网友在微博上点烛悼念,感叹从小到大上过的学校几乎都有一座逸夫楼’”

百度的邵逸夫吧也发起一项活动:各地有逸夫楼的请留名,一起纪念邵老!回复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第八中学到四川省宜宾市高县逸夫小学,从桂林理工大学到淮阴师范,几乎每隔三五秒钟就一条。

请为邵先生写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敬意,要求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