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注释: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旨:味美。③服役者:劳作的人。④渫:流通。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养孤幼在其中    长:成年人

B尚复水旱之灾    被:遭受

C.有者半而卖      贾:通“价”,价格

D.三曰农功。      劝:鼓励

2.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贵粟之道”的一组是(     )(3分)

①薄赋敛,广畜积                 ②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③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     ④使民以粟为赏罚  

⑤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⑥朝令而暮当具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在文中告诫统治者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醒国家要重视积蓄粮食,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安定,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B. 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有其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有其民。

C. 作者陈述了当时农民勤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D. 文中提出“贵粟”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文中提出的“贵粟”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方式。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⑴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3分)

 

⑵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3分)

                                                                          

 

1.A 2.B 3.D 4.(1)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关键词:人情、再)(3分) (2) 提高粮食地位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关键词:贵、道)(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长:养育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 ②原文是要使百姓“务农”,就要“贵粟”。⑤指从富人那里拿粮食给政府,那么就减轻了穷人的赋税,不是“贵粟”。⑥指政府向百姓强行征收赋税。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减轻贫民赋税不是“贵粟”的方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人情:人之常情。再:两(顿饭)寒:受冻。(2)贵:使……贵, 意译为“提高”。道:办法。以……为……:把……当作……。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现在农夫中的五口之家,家里可以参加劳作的不少于二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不超过百亩,百亩的收成,不超过百石。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署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又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摊派,早晨发命令,晚上就要交纳。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子儿女来还债的事情。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l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香远益清,亭亭静植,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来国王御览一番。

国王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国最漂亮的庭园。”

国王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

建筑师听后,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

国王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

读了这则材料你的感想是什么,请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1)为该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试分析此漫画的寓意。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微博没有传统媒体守门人过滤、垄断信息的特权,而且门槛很低,    。但是由于人们大多使用匿名,    ,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短小精悍,微博往往只有论点而缺少论证,似乎只需要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    ,这就造成微博里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歧视或蔑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特别是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段,         

①精确地克敌制胜,才能把谣言的破坏性和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

②掌握其作为一种特殊细胞的生长与繁殖规律,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

③特别是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作为一种特殊舆论其产生和传播的规律

④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

⑤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

⑥而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

A.④⑤②⑥③①    B.⑥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⑤⑥③①    D.⑥③②④⑤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