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①曰:“奚自?”子路曰:“...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③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 ①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②桀溺:楚国隐者。③滔滔,比喻天下纷乱的样子。④而:通“尔”,指子路;辟人之士:指孔子。⑤多,只是。

1.请分别概括晨门和桀溺对孔子的评价。(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月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分)①晨门认为,孔子明知处境艰难,仍然不屈不挠,积极入世;②桀溺认为,孔子奔波游说各国,没有能力改变混乱的社会现状。(每点1分,表达通顺1分) 2.(2)(3分)①日月比喻孔子,说明孔子崇高伟大,不可超越。②用人们无法遮盖损害日月光辉的事实,说明了不自量力的人诋毁孔子,并无损于孔子崇高光明的形象。(每点1分,表达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答题时,应先找出原文的对应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转述。第一问较简单,只要将“知其不可而为之”转述为自己的话即可;第二问要根据“辟世之士”的含义,推断出孔子被称为“辟人之士”的原因是诸侯不采纳孔子的政见,孔子被迫周游列国,最后再推导出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考生答题时,首先要细读文本,找出比喻的相似点是①“无得而逾”,②“何伤”(不可能伤害),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①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②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③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众军仰视,只见孔明立于火光之中,指众军而言曰: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这里的“马”暗指的是谁?“”暗指的是谁?请简述这个故事。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平儿听了点头,想凤姐病里必是懒待见人,便说道:“奶奶现在养神呢,暂且叫他等着。你问他来有什么事么?”

平儿说的“他”指的是谁?后来凤姐把谁托付给“他”? 请简述这件事。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战乱以来,高家许多人跑去投靠亲戚,留在府中的人则聚在一起商量逃难的办法,瑞珏和琴都很恐慌,梅则冷冷地说“我只有这条命”。(《家》)

B181911月中旬,在欧也妮生日上,德格拉桑的儿子阿道夫给欧也妮带来了索漠城罕见的鲜花;特篷风送给欧也妮一个在上面用哥特体缩写欧也妮名字的针线盒。(《欧也妮.葛朗台》)

C、韩孟翔临阵倒戈,把吴荪甫他们的计划暗地里向赵伯韬报告,这一点已经让吴荪甫眼冒黑星,再听到公债开盘又涨了的消息,吴荪甫终于承受不住,晕倒在交易所。(《子夜》)

D、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做过不少荒唐事:从同事手里把一个法国女人夺过来,和同事们挥霍、赌博花了很多钱,他还把大片土地分发给农民。亲戚们不断责难和讥笑他,他的母亲为此伤心欲绝。(《复活》)

E、爱斯梅拉达自从被弗比斯搭救后,心里就爱慕着他,用两个月的心血训练小山羊,教会了小山羊拼字母“弗比斯”, 弗比斯从山羊加里的魔术里看出了少女对自己的爱慕,就约她在旅店幽会。(《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不见①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③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1.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3分)

 

                                                                           

2.杜甫和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听到李白获释,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②;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③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④。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农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

注释: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旨:味美。③服役者:劳作的人。④渫:流通。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养孤幼在其中    长:成年人

B尚复水旱之灾    被:遭受

C.有者半而卖      贾:通“价”,价格

D.三曰农功。      劝:鼓励

2.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贵粟之道”的一组是(     )(3分)

①薄赋敛,广畜积                 ②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③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     ④使民以粟为赏罚  

⑤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⑥朝令而暮当具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在文中告诫统治者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醒国家要重视积蓄粮食,这样人民才能生活安定,国家才能长久稳定。

B. 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有其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有其民。

C. 作者陈述了当时农民勤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D. 文中提出“贵粟”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文中提出的“贵粟”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方式。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⑴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3分)

 

⑵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l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香远益清,亭亭静植,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