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句名言。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70分) 凡是现实的就是合...

阅读下面两句名言。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70)

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

请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域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必须符合文体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例文: 剔除存在的不合理 万千世界,往往无法单一而论。万物似乎都有其两面性,如印度的“双面佛”。由是,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 无可否认,一个事物的存在有其因果必然,但由此片面得出“存在即合理”便是正确的吗? 恐怕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曾经的事物往往迅速消失,“存在”也是瞬息万变的。譬如曾经的封建思想在今日已经难以理解。若认可“存在即合理”,那么无疑将导致评判标准的朝令夕改与价值观的瞬变。更为严重的是,如此观点极易导致相对主义,认为没有绝对对错,只要存在便是合理,如三岛由纪夫所说“一切都在事先被原谅”——沽名钓誉是合理的,社会上存在的出卖良心以求利益也是合理的,为自我实现而祸害众生也是合理的,因为它们是客观存在,有其因果必然的。相对主义将必然导致伦理价值的模糊化与价值观的缺失。 但相对主义是错误的,“存在即合理”也是错误的。千百年前柏拉图已为我们证明了这点。他说,理念是客观存在的,即便拥有这一理念的事物并不存在。千百年后,索尔仁尼琴又向我们重申了这一点。他说:“我绝不认为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一个对正确与良善的评判标准,它不仅存在,而且不是朝令夕改的。”绝对真理的存在便否认了仅以事物存在与否来判定是否合理的诡辩的价值观。 并且,正因为认识到这点,认识到“存在不等同于正确,只要存在的事物不符合真理与正义,它便是错误的”,鲁迅才对存在着的非正确事物提出了质疑:“从来如此,便对么?”也正因为如此的质疑,使他觉醒而致力于将存在了千年的封建思想与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麻木与懦弱的人性劣根作纠正。 否认“存在即合理”,进而选择用真理与永恒的善与正义的标准,来将存在的不合理事物剔除,才能逼近真理。米兰昆德拉说:“人类的历史不是循环的圆,而是一条飞速向前的直线。”正是在不断剔除当下存在的非合理事物的过程中,人类得以进步。如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对神权束缚与非理性的剔除,人类价值与理性得以显现。因而,梁文道说:“每个时代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的时代是最糟的,由是批驳,由是进步。”因为对存在事物的不断质疑,并在质疑过程中始终以善与正义的价值观与真理贯穿,人类才得以进步。 批驳,并将真理一以贯之,人类才得以逐渐逼近真理,而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便是在对存在的不合理的剔除中体现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名人名言式的材料作文。黑格尔的话充满思辨色彩,可肯定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也可否定。鲁迅先生的反问“从来如此,便对么?”就是很好的切入口。行文有理有据,谈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专心学习一门技艺的人,较之聪颖但不专攻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者是有差别的。

而后者恃才妄为,做事轻率    纵然技艺还可能不够纯熟

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体上,前者专心致志,谨慎行事

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A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到园博园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免费租用一台语言导览器,收听专业的闽南语讲解。

B随着梨花体”“甄媚体相继出现,土豪体又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在新浪微博上被提及超过5600万次以上。

C台北故宫目前己发展了翠玉白菜伞、冰山一脚’’袜、富春山居图茶杯垫等文化创意产品。

D一曲《江南style》,一周内拉动的GDP数值竟然高达10亿美元,成为韩国软实力输出的标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央视汉字听写大会________。正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节目______了荧屏

的生态结构,______了社会对汉字的关注,激发了关于汉字的深层思考。总之,它传递了文化的______

A、可圈可点  更换  吸引  生命力    B.差强人意  改变  增加  正能量

C、可圈可点  改变  吸引  正能量    D、差强人意  更换  增加  生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

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有四种软弱的小生物,虽然历经千百年的生存竞争,却依旧______.。宇宙浩 ____ (han),大如恐龙,愈强大死得愈快,小物却敖过恶劣环境。故自大不如认小,安全些,也长命些。

1.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填入处。(2)

A、相安无事    B.安然无恙   C、安之若素    D安于一隅

2.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填入第处。(1)答:(      )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答:_____改为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默秋

1909年,陈寅恪复旦公学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

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 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莱文等2 2种语言。

陈寅恪一心向西学,但没想到的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竞是东方学。陈寅恪发现,在世界学术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跟当时中国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他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粱启超,王国雏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一一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即将不保。陈寅恪携妻将雏,踏上了流亡之路。在离开北平之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可是当书到长沙,竞悉数被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书烧毁了,而他随身带着的常用的、备用的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部分竞被盗走了。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就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述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在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作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中国学者,此时却身处战火之中,他的工作条件惊人地恶劣,但他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抗战胜利了,双目失明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新回到清华园。一个瞎子为大学生授课,在世界上实在是绝无仅有。清华为陈寅恪配了三个助手来协助他的教学和研究。这三个助手都是他当年的学生。其中汪篯是他最喜欢的一个,他们可以无话不谈。

1953年,在清华时的学生蒋天枢,给自己的老师寄来了长篇弹词《再生缘》,陈寅恪听了,大受震动。在病中,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他开始了对明清历史和文化的探索。

正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在北京的许多好友都希望陈寅恪接任这个职务,然而他却拒绝了。这一年,他最喜欢的汪篯,带着同样的使命,到广州来看望他。他们开始谈得很好.但不久就谈崩了。陈寅恪感受到这个昔日门生,已经摒弃了自己恪守的治学为人之道,他怒斥道:你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1969107,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

(选自《国学》2010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A有真学问的人不需要文凭装点门面,陈寅恪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只有一张文凭,却给后世留下了藏之名山的著作。

B.陈寅恪虽然辗转欧美游学13年,但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这首先归功于他的中学优于西学的学术思想。

C书被毁,书被盗,但陈寅恪凭借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隋唐时期的政治史和制度史,登上了研究隋唐史的高峰。

D国难当头,陈寅恪恪守着民族史学国可以亡,史不可断的传统,这表明他是一个对政治不关心,专心研究学术的纯正学人。

E文章撷取了陈寅恪人生的若干片段,叙述了陈寅恪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成就,清晰地表明了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本文两次提及汪筏,这对叙写陈寅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4)

答:                                                                                     

3.文章标题是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你认为陈寅恪是踽踽独行者吗?请结合文本简析。(6)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